APP下载

竹溪板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0-02-09吴庆丽

中国果业信息 2010年8期
关键词:竹溪县竹溪板栗

□ 吴庆丽

板栗,中医学称之为 “肾之果”,熟食可益气补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吃可缓解腰腿酸疼、舒筋活络,是一种富含高热量的绿色保健食品。湖北省竹溪县盛产野生板栗,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一、产业现状

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鄂西北边陲。地处东经 109°29'~110 °8', 北纬 31°32'~32°22'。 东与本省竹山县相连,西与陕西省旬阳、平利和镇坪等县接壤,南邻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入渝、通陕之门户。县境南北长104km,东西宽 51km,总面积3296km2。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全县海拔800m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4%,地貌峡谷与山间盆地相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4℃左右,无霜期238天,年日照1800小时,年降雨量1000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适度。竹溪县气候及地形非常适合包括板栗在内的多种经济林木栽种。近年来,竹溪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机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板栗生产,目前全县板栗种植基地面积近万公顷,年产量达5000t。

在规模、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些制约竹溪板栗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不便。竹溪县尽管有省道、县道贯穿全境,但因为地势高低不平,路况总体较差,很多客商对竹溪的交通环境或多或少都有些顾虑。另外,近年来竹溪县政府虽一直在努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但受资金短缺困扰,很多板栗基地交通仍然极不方便,这给板栗采收和运输都带来了很大问题,板栗采收季节,许多基地的板栗主要依靠果农肩挑背驮的方式运到收购点,运输量小、转运成本高。二是优良品种比例偏低,果品产量、质量不高。近年来,尽管该县通过高接换种等方式改良了很多板栗优良品种,但野生板栗仍占有很大面积,全县板栗产量和质量总体偏低。三是管理过于粗放。从事板栗生产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农技推广部门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很多栗农并未很好掌握板栗栽培管理方法,很多板栗园基本不施肥,也不进行修剪和除草,野生板栗园更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导致树势不断减弱,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栗瘿蜂、锈病、疫病发生逐年加重。四是板栗深加工滞后。目前,竹溪板栗主要是鲜销,还没有任何加工企业或加工项目。板栗是极不耐贮藏的果品,在上市高峰,销售压力非常大,价格非常低,严重挫伤了栗农种栗的积极性。五是销售渠道不畅。全县板栗销售主要依靠少数销量比较小的果商各自为政开拓市场,缺乏完善的销售网络,加之宣传力度不够,销售价格非常低,销量也很有限。

二、发展对策

一是加速交通基础建设进程,解决竹溪板栗运销瓶颈。继续推行“村村通”工程,在原有交通道路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一些新的道路。政府可以出一部分资金扶持栗农修建栗园道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板栗的运输问题。

二是更新品种,提高竹溪板栗品质和产量。对现有栗园,可从外地调运优良接穗对部分品质较差、产量较低的品种进行高接换种。同时,从外地引进一些适宜当地发展的名特优新板栗品种进行扩大栽培,提高竹溪板栗生产规模。

三是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竹溪板栗科技含量。板栗增产潜力大,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益的经济树种,但对栽培技术要求相对提高,一旦管理粗放,产量就会迅速下降,甚至无收益。因此,应加强板栗科学栽培管理技术的宣传、培训,提高广大干群对板栗在发展当地经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政府可借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温江区及阿坝州的有关做法,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当地栗农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民认识到要想板栗高产优质和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作用,必须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通过合理修剪对低产栗园进行改造,提高栗果产量和品质。

四是树立品牌意识。配合当地特产——有机绿茶的宣传,竹溪县可打造生态板栗品牌,必将受到市场欢迎。竹溪县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很高,三条重要的河流及各种小溪贯穿境内,自然条件非常优越。竹溪绿茶已畅销省内各地市场。可借鉴绿茶的做法,打造竹溪绿色或有机板栗品牌。

五是加强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加工产品开发。加强贮藏前准备工作的宣传与推广,如适时采收、发热散汗、熏蒸杀虫、防止发芽等,加强板栗贮藏病虫害防治研究。板栗贮藏方法有沙藏法和低温贮藏法,沙藏法栗农自己都很容易进行,当地可建设大型冷库来对板栗进行贮藏,以缓解上市高峰期的销售压力。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板栗深加工项目,开展系列板栗加工产品,缓解板栗贮藏和鲜销压力,提高竹溪板栗产品附加值。

猜你喜欢

竹溪县竹溪板栗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客行过竹溪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竹溪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云弄竹溪月,诗妆新泰天——2018年《中华诗词》新泰青春诗会侧记
吃个板栗不容易
艺苑
湖北“竹溪县特产税款预借券”—罕见地方政府与地方武装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