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2010-01-29栾春梅申小勤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3期
关键词:甲磺酸麻药罗哌

栾春梅 申小勤

盐酸罗哌卡因,作为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麻醉作用确切、心脏毒性低,尤其是其感觉和运动神经分离的特点在分娩镇痛方面有突出的优势[1]。甲磺酸罗哌卡因是通过改造酸根研制出的与盐酸罗哌卡因类似的新型国产局部麻醉药,但其硬膜外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本试验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试验方法,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南通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2009 年1月至2010年1月间主动要求行分娩镇痛、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100例为随机分成两组。A组: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盐酸罗哌卡因组。两组产妇无产科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证以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年龄、体质量、孕周无统计学差异。

1.2 镇痛方法

观察组待产妇在宫口开2~3cm时,先行阴道检查无异常,由麻醉医师选择L2~L3或L3~L4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向头侧置管3~4cm,回抽无反流后注入1.3%盐酸利多卡因3mL,严密观察5min,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和局麻药中毒,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首次注入配置的麻醉混合液5mL (A组:50mL中含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7.5mL、芬太尼0.15mg;B组:50mL中含0.75%盐酸罗哌卡因10mL、芬太尼0.15mg)。将导管连接于微电脑自控输注泵,以后视产妇疼痛情况,通过此泵酌情追加剂量。PCEA选用LCP模式(即负荷剂量+持续剂量+产妇自控镇痛量):持续剂量5mL/h,自控量为单次4mL,锁定时间15min。宫口开全停止自控输注泵。对照组不予分娩镇痛。

1.3 观察项目

①观察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每隔30min 记录1次。②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10分。③胎心监护仪检测宫缩及胎心变化。④产程图记录产程。⑤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⑥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0分为无运动阻滞,能自如抬起大腿;1分为下肢感觉麻木,活动稍感不便;2分为不能抬起伸直下肢,但能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3分为不能抬起伸直下肢及不能活动膝关节,但能活动踝关节;4分为不能抬起伸直下肢及不能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5分为下肢不能活动且无知觉。

1.4 注意事项

①必须开放静脉后,方可进行麻醉操作。②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③椎管内麻醉时严格无菌操作。④预先准备抢救药品及器具。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镇痛效果

两组产妇镇痛前均感觉到中重度的疼痛,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镇痛后第一、二和三产程镇痛效果都比较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

2.2 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情况(min)、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

2.3 运动神经阻滞及不良反应情况

在实施分娩镇痛后,两组运动神经阻滞均较轻微,MBS评分结果A组产妇有3例为1分, 其余均为0分,B组有4例为1分,其余均为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A组有3例、B组有2例出现轻微下肢麻木,停药后约1h均消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运动神经阻滞及不良反应情况

3 讨 论

盐酸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对感觉神经纤维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镇痛作用明显,较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低浓度时对运动神经阻滞较轻,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程度高,故适用于硬膜外镇痛,特别在分娩镇痛上广泛应用[1]。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通过更改酸根研制出的新型国产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离解常数与罗哌卡因盐酸盐相近,在化学结构上将盐酸罗哌卡因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2]。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于分娩镇痛,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各自用药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3]。本研究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技术应用分娩镇痛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替换成甲磺酸根研制成的,起局麻药作用机制的阳离子与盐酸罗哌卡因产生局麻药机制的阳离子相同,故其药理作用与盐酸罗哌卡因相同。动物实验的结果也证明,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药效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相似[4]。在理化性质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低温下保存数天,其各项质量指标未见明显改变,但盐酸罗哌卡因推荐在25℃下保存,但温度过低(4℃以下) 时在24h内会出现析晶现象。因此甲磺酸罗哌卡因不但未改变罗哌卡因的药理作用,而且提高了其理化性质。研究证实,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75%的盐酸罗哌卡因是等摩尔浓度,二者在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均相似[5]。本研究中,等比稀释后,0.1788%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15%盐酸罗哌卡因也是等摩尔浓度。研究结果显示,在运动阻滞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相似,有利于产妇分娩。二者在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不良反应少,仅见少数产妇下肢麻木,停药可恢复。因病例数有限,在本研究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关于二者的异同之处尚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本次研究结果无疑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更多选择。

综上所述,国产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与盐酸罗哌卡因相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吴高娃,张江萍,杨雅琴.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1):60-62.

[2]李西宽,焦亚奇,刘俊等.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2):236-237.

[3]宋俊岭.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 (8):71-72.

[4]肖小华,刘颖菊,丁敏等.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的生物等效性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9):1968-1970.

[5]徐建青,朱波,叶铁虎等.手术患者0.894%甲磺酸罗呱卡因与0.75%盐酸罗呱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8):624-625.

猜你喜欢

甲磺酸麻药罗哌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脱单
麻药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