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正恩接班的台前幕后

2010-01-11周之然王生文

决策与信息 2010年12期
关键词:朝鲜劳动党金日成金正男

文/周之然 王生文

金正恩接班的台前幕后

文/周之然 王生文

被国际社会追踪多年的金正日接班人,已经“浮出水面”。今年9月28日,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选举金正恩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在中央军委的排名仅次于金正日。朝鲜选择金正恩的奥秘何在?

选接班人成“当务之急”

“朝鲜现今最高领导层中大多已是耄耋老人,让新锐走上前台已是必须。”此次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张琏瑰分析认为:“今年以来,朝鲜核心领导层中已出现数起重大人事变动,通过这次大会把人事调整深入下去并在组织上巩固之,亦是必然。特别是30年前劳动党‘六大’确立的组织架构中,许多人已经辞世或离开政治舞台——当年包括金正日在内的5位政治局常委已有4位辞世,政治局19位委员已有近3/4的人消失。这次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重新组织领导机构,亦是情理之中的事。”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一直猜测,近几年金正日健康状况堪忧,“这是他要选接班人的主要原因”。金日成在64岁时指名32岁的长子金正日为他的继承人,然后花费了20年的时间奠定了移交权力的基础。而金正日现已68岁,他也要明确自己的继承人。

韩国世宗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还披露了一种说法,“朝鲜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非常情况下通过遗言确定接班人和选举两种方式’不同,朝鲜通常选择领袖在任时确定接班人,并主张确定‘领袖—接班人’的唯一领导体制。基于此,朝鲜选择金正日在任时确定其接班人,而宣布接班人的具体时机与朝鲜的政治经济形势等关系不大。”

接班人的唯一出处

美国媒体曾报道过一个发生在金日成时代的故事:

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斯·康明斯第一次访问朝鲜,他对那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一位来自苏联的外交官攀谈起来。

康明斯问:“金正日接班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苏联外交官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慢慢地说:“2020年,如果你能再次访问朝鲜的话,你将看到金正日的儿子继任朝鲜国家主席。”

几年后,金日成去世,金正日顺利接班。

如今,金正日的接班人也被这位苏联外交官言中。

韩国《东亚日报》对此有过一个详细的分析,认为任何非金日成直系亲属的人执掌朝鲜政权,都将面临与朝鲜立国的根本——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相抵触的问题。经过40多年的宣传与推进,“主体思想”早已成为朝鲜现政权的唯一合法性来源。根据朝鲜的宪法,“主体思想”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指导纲领。一些外媒甚至直接将“主体思想”称为“金日成思想”。实际上,在晚年金日成的主持下,“主体思想”已发展为“金日成将军是朝鲜民族的完美领袖,只有和金日成拥有完全一样的思想和品质的人,才能领导朝鲜的社会主义革命”。而限于金日成终将去世,“金日成将军的继承者必须是金日成本人的替身。”这就是“金日成替身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继承人必须从那些最理解伟大领袖金日成的思想、拥有最多与伟大领袖一样品质的人中间挑选,而金正日将军,作为伟大领袖的儿子,显然是唯一合适的人选。”为了加强这一理论的说服力,金正日在金日成去世后守孝3年,直到1997年才就任劳动党总书记一职,并于1998年修改宪法,将金日成尊为“朝鲜永远的主席”,进一步显示自己是“金日成替身”的身份。

韩国的朝鲜问题专家指出,如今金正日更进一步发展了“主体思想”,建立起自己的“领袖体制”,认为“人民大众创造历史,领袖是决定一切的”。朝鲜领袖接班人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对领袖忠诚。领袖的儿子因为从小生活在他身边,经常接受领袖的耳提面命,对领袖的思想和精神掌握得最好。所以,金正日的接班人也必须从他的儿子中产生。

有些西方媒体对朝鲜的“三代世袭”说三道四,对此辽宁省社科院朝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吕超认为:“这个要全面的、历史地来看,不能简单地用血统论来说。”他说:“金日成建立政权以后,在宣传领袖的作用方面一直比较突出。在朝鲜,金日成和金正日都有着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选择金日成的后代接班,对社会及体制的稳定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如果选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接班,就可能威胁社会的稳定。”

儿子中的后起之秀

金正日有三个儿子。长子金正男,1970年出生,其母是金正日的第一任夫人成慧琳。二子金正哲,1981年出生。他和三弟金正恩都是金正日第三任夫人高英姬所生。

朝鲜也是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国家,一直奉行长子继承制。因此,金正日选接班人也曾首选过长子金正男。据韩国媒体报道,事实上,金正日对金正男从小就非常宠爱。尽管公务繁忙,但他还是经常抽出时间陪金正男做智力游戏,甚至教他射击和驾驶。金正男曾在朝鲜劳动党中央护卫总局担任要职,直接由有“金日成的忠诚卫士”之称的护卫总局局长、军队元老李乙雪元帅亲自教导。但是,2001年5月,金正男在赴日旅游时,发生“因持假护照遭到驱逐”事件。由此,金正男接班人地位遭受重大挫折,并一度长年生活在国外,逐渐远离了平壤的权力中心。

2009年3月5日,瑞士的一家杂志报道称,金正恩曾于1997年化名“朴彦”到瑞士首都伯尔尼郊外的伯尔尼国际学院留学4年。2002年至2007年,金正恩又在朝鲜培养军队干部的最高学府——金日成军事综合大学学习军事学。在学习期间,金正恩并不是每天都去学校上课,而是将教授请到家里单独进行指导。金正恩还经常身穿军装、佩带手枪,率先到金正日即将视察的军队宣传父亲的“先军政治”思想。据传,金正恩对待任何事都充满热情,对胜负结果非常重视,不服输,还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与谁都合得来。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最近一份朝鲜文件宣传金正恩是一位充满智慧并拥有渊博知识的非凡人物。

金正恩的母亲高英姬

学生时代的金正恩

金正日又如何在金正哲与金正恩之间做出抉择呢?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曾任金正日私人厨师的日本人藤本健二接受采访时说,金正日认为二子金正哲久病缠身,缺少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也缺乏果敢和魄力。因而,他更青睐三儿子金正恩。“金正恩虽很年轻,但具备洞察力和实践力,作为未来的领导人毫不逊色。”还有报道称,金正恩积极参与政治问题的讨论,显示他更具备领导素质,这一点深受金正日的喜欢。韩国媒体曾报道金正日如此评价金正恩:“军事目光远大,具有非常强的能力”、“工作人员应该学习金正恩大将同志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韩国的研究者们认为,朝鲜早在2002年就在各个方面为金正恩接班做铺垫。从当年夏天起,朝鲜以军队为中心,有组织地对金正恩的母亲高英姬进行宣传活动,以确立其国母地位。此后,朝鲜下发了很多褒扬高英姬的文件。被韩国媒体获取并公开的一篇题为《尊敬的母亲是无限忠于敬爱的最高司令官同志的忠臣中的忠臣》的内部讲演文稿,就是一例。

2004年,朝鲜《劳动新闻》又在新年共同社论中引用了金正日的“我们党要忠实地继承和发展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思想和业绩,将金日成同志开创的伟业代代相传,坚持到底”的指示。国际问题专家认为,这和当年金正日接班时的情况极其相似,他强调的“代代相传”,就是预示着接班人问题会在不久的将来明朗化。

最近几年,朝鲜几乎在所有领域加快了“世代交替”步伐。如朝鲜人民军一线各军的军长全部换成了40~50岁的人担任。军以下的干部则由更年轻的军官担任。分析家们普遍认为,朝鲜如此大范围、快速地进行“年轻化”革新,就是金正日根据自己当年接班的经验,为其接班人逐步掌握政权、扩大政治影响做准备。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前排中)等视察翻修完工的朝鲜国家话剧院

与此同时,朝鲜对金正恩进行宣传的工作从2009年5月面向全民展开。据韩国媒体报道,一位原朝鲜某中学教师说,“正值插秧季节,一份《伟大性宣传资料》发放到学校,内容是宣传‘青年金大将(指金正恩)正在阵前指挥为挽救困境中的经济,开展全民增产运动’。让我们紧跟金大将。还下达了‘作笔记,认真学习’党的指示”。同时,一首歌颂金正恩的歌曲《脚步》,开始在整个朝鲜传唱。

确认为“第三代领导人”

在朝鲜将会以何种方式公布“接班人”问题上,此前国际社会也多有分析,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会“高调亮相”;另一种认为会“循序渐进”。所谓“高调亮相”就是金正恩会一步到位,直接被宣布为接班人,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要职;而所谓“循序渐进”就是他仅仅得到某种提名或暗示,从基层干起,慢慢培养。

从这次劳动党代表会议召开的情况看,金正恩的出场似乎走了“中间道路”:虽没有一步到位,但也绝非低调。

韩国《朝鲜日报》等媒体指出,金正恩虽未能进入劳动党最高层,但他却进入了军队最高层。在“先军政治”主导的朝鲜,掌握了军权就掌握了一切。金正恩走的是“先确保军权后进入劳动党高层”的道路。韩国研究朝鲜的军事专家指出,朝鲜劳动党中央军委原先没有设副委员长的职位,这次是专门为金正恩新设的职位,便于提高其对军方的掌控能力。

韩国等媒体还对金正恩的“接班体系”作了详尽的解读,认为此次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还为他做了“保驾护航”安排,已形成“党政军都有专人辅佐”的架构。

猜你喜欢

朝鲜劳动党金日成金正男
金日成死亡内幕:第一架抢救飞机撞在山上
邓小平和金日成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