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消毒剂及其活性物综述

2010-01-10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三氯醇类消毒剂

萧 越

手消毒剂及其活性物综述

萧 越

手部的日常卫生消毒有益于公众健康,目前手消毒产品已得到很大的发展。酒精是手消毒产品中使用最多的活性物,季铵盐、三氯生和天然抗菌物质也有所应用。本文分析了各种手消毒剂活性物的优缺点及其发展趋势。

手消毒剂;细菌;微生物;酒精

手消毒剂是预防由微生物引发的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还可作为手部清洁的辅助手段。手消毒剂可以有效消减手部的细菌,而勿需使用肥皂和水进行清洗。当手未被致病菌明显玷污时,醇类手消毒剂是国际权威卫生机构推荐使用的最佳手部卫生用品。此外,使用醇类手消毒剂还被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感染控制与流行病防控职业联合会(APIC)、美国防控流行病协会(SHEA)、加拿大公共健康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一致推荐为保持手部卫生的国际标准方法。

现在手消毒剂的使用已遍及全球,几乎涵盖全球人口的85%,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WHO在倡导病人安全优先权方面所做的努力。事实上,2007年《今日美国》日报就曾把手消毒剂列为近25年影响人类生活的25项重大发明之一。在美国,手消毒剂属于FDA监管的产品,并且以药品的形式进行管理。现行法规要求手消毒剂制造商在其产品中承诺诸如“可杀死99.99%细菌”、“有效降低致病菌”和“减少皮肤表面细菌”等内容。

目前的手消毒剂大量使用短链醇类作为活性成分,例如乙醇、2-丙醇、1-丙醇或它们的混合物均有使用。在美国,醇类手消毒剂是最常用的品种,但也有一些非醇类的手消毒产品在售。下面将简述手消毒剂中使用的活性物品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简要点评。

1 手消毒剂活性成分

1.1 醇类

在所有的手消毒剂活性成分中,醇类是最早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有效活性物,由此还制定了各种相关的标准与指南,美国CDC还把使用醇类手消毒剂作为手部没有明显被病菌污染情况下的首选防感染措施。而这一切均是由于醇类较其它活性物具有更优秀的广谱抗菌活性(表1)。

早在十九世纪后期,醇类就被热带地区国家作为消毒剂用于防止手部感染,因为它可以通过蛋白质的非特异变性来杀死微生物。乙醇对体外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包层病毒和各种真菌活性的效果尤为突出,但它对细菌的作用是低效的,而且对抑制各种包层病毒活性的效果也存在差别。

表1 醇类与其它活性物的抗菌性对比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洗手试验证实,使用60%~70%乙醇以及醇类手消毒剂在减少存活细菌方面比标准皂洗手方法更为有效。CDC发布的手部卫生指南指出,使用60%~70%乙醇及醇类手消毒剂的抗菌活性同样优于使用标准皂的洗手方法。

尽管在实验室建立醇和醇类手消毒剂的体内、体外有效性评价方法相当重要,但是此类产品预防病菌传播的实际有效性评价方法同样重要。E. J. Fendler等人研究发现,有几种病菌的防控与此项目有关;B. Hammond还发现,用醇类手消毒剂代替标准的洗手方法可以减少公共和商业场合的细菌感染几率,并且在防菌处理时更易提高手部卫生感觉的一致性。

1.2 季铵盐类

尽管美国FDA在1994年颁布的暂定最终规范(TFM)中将季铵盐类(QACs)归于“种类III”(即效率不高)的活性物种类,但仍有几种市售的手消毒剂以苯扎氯胺或苯扎溴铵作为活性物。专家一般将QACs手消毒剂定位为替代醇类手消毒剂、无灼烧感的手消毒剂,或满足使用者偶发性或有意的潜在消费需求,这些都是QACs的正面作用。但有效性和对皮肤的刺激性或敏感性(变态反应)是其不足之处,尚需得到进一步的科学论证。

QACs的抗菌活性归因于它对胞质膜的吸附性,并导致低分子量胞质成分的缺失。季铵盐是最早用于抑制细菌和真菌的QAGs(季铵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它在高浓度时会对某些组织起到杀菌作用。季铵盐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杀灭作用优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杀灭作用,对分枝杆菌和真菌的抑活性则相对较弱,对脂包层病毒的作用也不大。

由于季铵盐的作用部位瞄准了细胞膜,因而它们对非(非包层)病毒也没有活性。其抗菌活性会受到有机物的影响,并且可能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蛋白质和其它物质所中和。

目前,关于此种产品有效性的评价非常少,但实验室研究给出的数据是:0.13%的苯扎氯铵可有效地降低志愿者手上的细菌数量。D. L. Dyer等人报告,初中生在进教室前、饭前以及打喷嚏或咳嗽后使用苯扎氯铵类的手消毒剂,可减少41.9%的缺课现象。对外科疾病防控人员进行的临床调查发现,用季铵盐类手消毒剂洗手比用肥皂洗手的抗菌效果更好,但这二者的效率均不如醇类手消毒剂。影响QACs抗菌活性及能够促进其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内的几种细菌,这些细菌启动细胞复写基因,使QACs和其它有害物质排出细胞外。某些情况下,这些基因还可能连接到可转移胞质体的抗菌耐受基因上。虽然无法总结出直接的关联性,但是有关研究可以证明,提高抗QACs性与抗阻力存在联系。事实上,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抗QAC微生物的作用,并扩大了QAC在环境中的应用。

David R. Macinga研究证实,几种市售的QACs手消毒剂对于隔离阻二甲氧苯青霉素的S.Aureus(MRSA)几乎没有活性。研究还发现,QACs手消毒剂的抗菌活性不仅与产品有关,还会随着特殊的MRSA隔离试验条件而有所区别。虽然这些试验没有阐明抗QAC的机理,但说明了QACs作为手消毒剂活性物并不是很有效的。

1.3 三氯生

三氯生(2,4,4'-三氯-2'-羟基二苯基醚)是一种非离子性的氯化苯酸化合物,广泛作为抗菌皂的成分。它还大量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和塑料的抗菌涂层,最近它还被应用于免洗型热带抗菌剂的活性成分。

0.2%~2.0%三氯生可通过损害细胞膜杀死微生物。在较低浓度下,三氯生就能表现出抑菌性,并对烯酰还原酶具有靶向性,而烯酰还原酶是生物体进行脂肪酸合成的重要物质。三氯生除了对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P. aeruginosa)具有低活性外,对大多数细菌均表现出广谱抗菌性。

从配方角度考虑,三氯生的水溶性相当差,而且倾向于随表面活性剂进入胶束。因此,很难在配方中维持其抗菌活性。目前关于三氯生的数据许多被用来评价含三氯生洗手产品的有效性,但几乎没有什么数据是用来支持三氯生用于免洗产品。

由于三氯生的环境累积性和存在的潜在健康危险性引起了民众的注意——虽然对这些内容的权威性尚存在争议,最近三氯生倍受媒体关注。三氯生属于美FDA发布的TFM中列举的“种类III”中的成分,但它依旧是抗菌洗手剂的通用成分。然而,最近FDA发布一项声明,警告制造商勿把三氯生应用于免漂洗产品,这将限制三氯生未来在美国手消毒剂中的应用。

1.4 天然抗菌物质

天然抗菌物质的使用,主要是为迎合人们对环保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现在已有几种基于天然抗菌成分的手消毒剂问世。百里酚就是所谓的天然抗菌物质,但目前还没有关于百里酚有效性的报道。由于天然抗菌成分未被FDA列入TFM目录,因此这些产品在未通过FDA“新药申请(NDA)”的批准前不能在美国上市销售。

2 手消毒产品的形式

醇类手消毒剂一般会制成稀薄的液体形式。尽管醇类产品能够提供有效的抗菌活性,但频繁使用会诱发皮肤刺激(脱去皮肤脂质),而且它在洗手时不能将杀死的病菌移走,令人感觉不适。尽管欧洲一些地区禁止使用这些稀薄的液体产品,但美国人却对它情有独钟。凝胶状醇类手消毒剂是新开发的产品,它可减少使用者的不适感。凝胶类产品还可以成为润肤剂和保湿剂的有效载体,这是皮肤护理和美学性能方面的一个突破,但对消毒成分的用量和配方相容性要求相当严格。

泡沫型醇类手消毒剂(气雾剂)已上市多年,但其价格成为让更多消费者接受的障碍。最近的配方研究着眼于非气雾剂产品的开发,这种醇类的泡沫型手消毒剂克服了感觉易脏和污染地板的弊病,因而成为健康护理市场的主导产品。

手消毒产品的新剂型还包括喷雾型和擦拭型等形式。喷雾型产品的喷嘴可以设计为雾化分散系统,这与香水的雾化形式相似;也可以设计成液体喷雾的形式,与传统的液体喷雾式硬表面清洗剂类似。据研究者称,喷雾型产品可以提供更好的覆盖性,因此消毒效果更有效,不过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该论点。擦拭型产品通过一种布样基质传输液体产品,被认为是无水清洁和手消毒的有效产品,但同样没有足够的临床数据证实此观点。

3 局限性和机遇

尽管醇类手消毒剂具有显而易见的益处,但它确实存在局限性,最突出的一点是醇类手消毒剂使用后不从手上移走污垢和其他污物,也不能杀死类似炭疽或难辨梭菌之类的细菌内孢子。许多专利技术声称,可以提供无水清洁的手消效果,例如聚合物基的粉末产品可以在洗手后擦掉,但却没有一个明显能被消费者所接纳的产品。

最近出现的一些醇类手消毒剂产品宣称其含保湿剂,而且有这种宣称的产品还不在少数。实际上,这些产品除了会留给公众一个干燥的皮肤外,对皮肤健康没有任何益处。有事实表明,疾病防控人员经常使用新型手消毒剂可能有助于改善皮肤的状态。最近的配方技术取得了一些进展,已可将皮肤护理成分纳入手消毒剂的配方中,用来改善疾病防控人员的皮肤状态。但是,手消毒剂首先是要提供广谱的抗菌活性,然后才是提供皮肤的护理性和替代洗手液。

最新的研究重点是提高手消毒剂对难杀死、非包层病毒的效果。已经有几项研究报告描述了醇类手消毒剂在杀死非包层病毒方面的有效性,这些手消毒剂均是在醇消毒的基础上,增添了可加强醇对特殊病毒杀灭效果的成分。例如,Kramer等人介绍的醇基配方体系包括乙醇、1-丙醇和二醇和磷酸等增效成分;Macinga等人揭示了一种乙醇基手消毒剂对几种非包层病毒的增效体系。

4 结论

总之,手部消毒已成为全球民众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手段。醇类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最常用的手消毒剂活性成分。在配制手消毒剂和评价其有效性时,抗菌效力(尤其是细菌和病毒)、不刺激皮肤和不使皮肤敏感化的皮肤护理功效尤为重要。此外,强调产品的美学属性、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也是重要内容。产品配方同时具备上述功能,进而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的轻便性和使用者的便利性等性能,辅以价格优势,将会催生一个成功的手消毒剂新产品。

编译自C&T 2009.11,原作者为David R.Macinga等。

猜你喜欢

三氯醇类消毒剂
固锈材料和低表面处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及涂料工艺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蔗糖中1,1,2-三氯乙烷含量的研究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连云港市化工园区VOCs排放情况调查研究
凡是杀菌的护理用品要小心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之间进阶关系分析
pH值与腐殖酸浓度对三氯生光降解的联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