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最绿的十座城市

2009-12-29

决策与信息 2009年12期
关键词:雷克雅未克波特兰加德满都

朱 琳

荷兰阿姆斯特丹:鼓励环保交通工具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政府每年会拨出4000万美元的预算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环保改造。在阿姆斯特丹,从警察、送外卖的到雅皮、银行家,人们无一例外地骑着自行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73万人的城市,自行车拥有量高达60万辆,几乎每人一辆。

不久前,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还公布了一项限制旧汽车进入市中心的计划,规定从2009年底开始,所有1991年前生产的汽车都将被禁止进入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区域,以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

美国芝加哥:氢气燃料、风力发电

有着“风之城”之称的美国芝加哥市很懂得利用自己的天然优势作为能源。除风力发电外,芝加哥还是全美第一座安装氢气燃料站的城市。

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利从1989年上任至今一直带头植树,为芝加哥创造了50万棵新树的环保纪录。2001年,芝加哥大规模推行“屋顶绿化”储存太阳能和过滤雨水的节能措施取得很大成效,每年为芝加哥市政府节约1亿美元的能源开支。市政府还将位于市中心的机场改建为公园,并在千禧公园内建造了一座可容纳1万辆自行车的“车站”。

巴西库里提巴: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巴西南部巴拉那州首府库里提巴市,是联合国命名的“生态城市”。

建筑师出身的库里提巴市长亲自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公交系统,候车站犹如巨大的玻璃圆筒,两头分别设出入口,且入口处设有旋转栅栏,以保证有序。公交车底盘与站台高度持平,使乘客上下车如履平地,以此吸引更多市民放弃私家车,乘坐同样方便舒适的公交车。此外,库里提巴市政府早在数十年前就禁止市区和近郊兴建工厂。

德国弗赖堡:太阳能发电

德国的弗赖堡在利用和研究太阳能方面领先世界。车站、医院、居民楼、办公楼、工厂屋顶或顶篷,甚至足球场和城市花园均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为限制汽车的使用,弗赖堡市内很多地方不能停车,停车费用很高,有轨电车是弗赖堡唯一可以穿行市中心的车辆。许多居民出行都会选择这种便宜、迅捷的交通工具。有轨电车轨道也因此被称为弗赖堡的“城市脊梁”。另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居民选择骑车出行,这里的道路还专门设有自行车道。因此,整个市区很少出现私家汽车的身影。

尼泊尔加德满都:屋顶绿化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位于加德满都河谷西北部,巴格马提河和比兴马提河交汇处,四周群山环抱,到处苍松翠柏,阳光灿烂,四季如春,素有“山中天堂”的美称。加德满都分为新旧两部分。加德满都新城的建筑物混合传统尼泊尔式和西方格调,而旧城除了多出一条主要商业干道叫做新路(New Road)外,其余仍保留着昔日原始建筑风貌,这座城市的环保措施,如屋顶绿化、利用太阳能发电和加热等,即使在一些欧洲主流城市也属于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英国伦敦:城市“环保”多措并举

伦敦市政府计划在20年内将伦敦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使其成为全球最环保的城市。新规划的改革措施覆盖家庭、企业、供电系统和交通4个领域,比如,要求伦敦居民将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换用节能灯泡,全城1/4的供电系统也将得到改造,一些发电站将被迁至居民区附近,以避免电力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浪费。在交通领域,市政府对于排量大的汽车征收每天25英镑的高额“环保税”,并在伦敦街头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

冰岛雷克雅未克:氢燃料巴士、地热

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在冰岛语中,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意思就是“冒烟的城市”,“烟”就是岛上温泉的水蒸气。由于这里地热资源丰富,冰岛人早在1928年,就在雷克雅未克建起了地热供热系统。后经过不断钻探、扩建,已在全市铺设了370英里长的热水管道,首都10个区的热水来自4个地热区,此外还建立了10个自动化热水站,为全市居民提供热水和暖气。这些能源每年可节约开支几十亿冰岛克朗。由于地热能为城市的工业提供能源,因此人们在这里看不到其它城市常见的锅炉和烟囱。雷克雅未克天空蔚蓝,市容整洁几乎没有污染,故有“无烟城市”之称。

此外,冰岛政府还推动使用氢燃料巴士,开展“百公里耗油量低于5升环保型汽车可以在市区免费停车”等环保活动。预计到2050年,雷克雅未克将彻底告别石油燃料,成为欧洲最洁净的城市。

美国波特兰:发展轻轨

波特兰位于美国西岸,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头衔“玫瑰之城”,因为波特兰的气候特别适合种植玫瑰,市内有很多玫瑰园。波特兰是美国第一个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法律推行的城市。除了“绿色建筑中心”,该城市还大力推行环保交通工具,轻轨、巴士和自行车是波特兰市民主要的出行工具。为了鼓励更多市民选择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波特兰市政府在城内开辟了近56万亩的绿地以及长为120公里、供市民散步和骑脚踏车的专用道。

新加坡:“零能耗”建筑

作为亚洲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一直有目共睹,长达12年的口香糖进口禁止令就是例证。今年,新加坡本地首座“零能耗”建筑物已开始启用,它将为改进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一个技术测试与研究平台。这座耗资1100万新元(1美元约合1.39新元)的零能耗建筑物由新加坡本地建设局专业学校的一座建筑改建而成,利用特别的镜管,把自然光线投射到室内,不用电灯就能增加室内的亮度,而屋顶上装置的大型太阳能电池板能提供多达45个四房式组屋单位一年所用的电能,比一般建筑节省50%的能源。预计20年后,新加坡本地每10座建筑之中就有8座会是绿色建筑。新加坡政府也将在未来10年内培训及网罗至少1.8万名“绿领”工作者,为建设绿色建筑提供专业知识和满足技术方面的需求。

加拿大多伦多:打造LED节能照明城市

早在2002年,多伦多为解决“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就已开始在城市建筑的屋顶种上绿色植物,改善环境质量。2007年,多伦多宣布将用LED照明系统取代传统照明装置,以节省用电,在维护夜景的同时,减少城市的光污染。此外,多伦多市的一些建筑将利用安大略湖的湖水冷却降温,以缓解电力供应。

猜你喜欢

雷克雅未克波特兰加德满都
美国波特兰反种族主义抗议持续
小城热都雷克雅未克
看好了!
灰的城
北极“球”
柯克·科里本:从个体肖像到城市认知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夺命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