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雅之物 铭心之品

2009-12-28胡西林

收藏·拍卖 2009年12期
关键词:紫云吴昌硕

胡西林

在近世藏砚名家中,三个人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天津徐世昌,常熟沈汝瑾,无锡许修直。三个人身份、履历不同,但是砚缘好,砚福大,都是卓然成家的大藏家徐世昌蓄砚百余方,集拓后刊有《归云楼藏砚》行世,沈汝瑾藏砚规模更大,生前辑成《沈氏砚林》但未及拓印,去世六年后由其子精拓百部,分四卷刊行,许修直虽未有砚谱行世,但也是生前辑成《历代名砚拓本》,之后他的手稿成了藏砚家们追逐的”孤本”书。三位藏砚大家分别于1939年、1917年、1954年谢世,他们辑成的砚谱(稿)如同乾隆时期的《西清砚谱》一样,在藏砚家们的心目中是砚台收藏的”《石渠宝笈》”,而三家所藏砚台在他们身后更是成了后世藏砚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此为砚林广知。

“和轩氏紫云砚”乃当年沈汝瑾所藏,刊于《沈氏砚林》第二卷。直脚风字形,长22.7厘米,宽15.6厘米,厚3.7厘米,其材质与工艺依沈汝瑾本人描述乃“端溪水岩,细润发墨,琢工浑朴舒展”,堪称无尚佳品。砚侧、砚后、砚背有铭,分别出自吴昌硕、沈汝瑾、邵松年之手。其中吴昌硕铭篆草并举,朴茂大气,虽镌于窄窄的砚侧上,却是章法天成,雅野兼顾,“紫云”二宇名砚更是妥帖无比。沈汝瑾比吴昌硕小14岁,他与吴昌硕是非常相契的好朋友,砚交极深。但是他与吴昌硕何时相识,似乎没有确切记载。他与蒲作英也是好朋友,蒲作英去世之后,《墓志铭》就是由他撰稿再由吴昌硕篆额并书丹的。《墓志铭》中述及廿年前蒲作英携吴昌硕书法访沈汝瑾,这是两人之初识,由此推知沈汝瑾是先识蒲作英,再识吴昌硕的。而蒲作英1917年去世,“廿年前”就是1897年,那么沈汝瑾与吴昌硕相识应该在1897年之后。吴昌硕为沈汝瑾铭砚,从《沈氏砚林》看最早的一方是”磨人砚”,时间是1905年,这之后直到1917年沈汝瑾去世前,沈氏频频请吴昌硕作砚铭,前后获题有近百款之多,其中尤以1912年之后最为集中。一位是藏砚大家,一位是艺坛巨擘,小小一方砚台,让两人唱一和,互发雅思,为砚史也为艺坛谱写了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但是吴昌硕在一些砚铭中不署铭年,究其原因,或者因为别家所铭已有纪年,或者因为章法布局而避免因“时”伤雅,更多情况则属于后一类。

这方《和轩氏紫云砚》吴昌硕就没有署铭年。砚配红木匣,盖上镌“和轩氏紫云砚”铭,“白沙部庄”主人桥本关雪题。内有锦垫,外包袱布,上面密麻麻写满了与此砚相关的文字。由此我们知道,沈汝瑾购此砚“出银十饼”,砚匣购时已有,匣上古玉则为沈汝瑾所嵌,嵌玉连修匣,沈汝瑾共出银“十二饼”,盖上铭文则出自石农刀笔。袱布题字云“此我平生第一铭心之品,古人所谓性命可轻,至宝是保,与阿翠像砚称双璧也。癸丑六月,钝记。”沈汝瑾,字公周,号石友,钝是他的别号。癸丑即1913年,这是沈汝瑾对这方砚多次题、铭中所署年份最早的一次。记中所言“阿翠像砚”是沈汝瑾珍藏的另方砚台,1911年购得,1912年吴昌硕为之题铭,是沈汝瑾藏砚中的极品。从“与阿翠像砚称双璧”中可知沈氏先得“阿翠像砚”,再得“和轩氏紫云砚”,然后他于1915年清明前在“和轩氏紫云砚”右侧作自铭,左侧则请吴昌硕铭。依常例吴昌硕铭左侧是沈汝瑾对吴缶老的敬重,同时也表明吴昌硕先铭于沈汝瑾。由此推知,吴昌硕的铭至晚不会迟于1915年清明之前。

在沈氏藏砚中,“和轩氏紫云砚”与“阿翠像砚”称双璧,并且是他“平生第一铭心之品”,这样的话出自位知砚、爱砚、玩砚一辈子的藏砚大家之口,评价不可谓不高。“阿翠像砚”刊《沈氏砚林》第一卷,洮河绿石质宋砚,背面刻宋乐伎苏翠像,姿色媚佳,历来为人喜爱。此砚清咸、同间为汉军司马宗啸吾所藏,《清稗类钞》对此砚有载,《画史会要》则对苏翠事迹有载。阿翠像砚传承七八百年,是宋砚名品,然而在沈汝瑾的心目中,“和轩氏紫云砚”位置更加突出,称为“第一铭心之品”,如此铭文题记在沈汝瑾全部藏砚中也仅此一例。由此我们知道了吴昌硕铭题写铭记时的心情,吴昌硕虽不藏砚,亦品砚高人,写得如此潇洒,就是因为为砚所喜,这样的铭题在他的书法佳作中也是上上品,而在沈氏所得吴缶老近百铭题中更堪称绝佳。正所谓博雅之物、铭心之品,此砚至美至贵不言而喻。

猜你喜欢

紫云吴昌硕
那人不值得(外一则)
观赏稻新品种“紫云”和“玉叶红妆”
恭喜你中奖了
吴昌硕与潘天寿的忘年交
用劲刻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紫云顶上看见伏羲(外一首)
王维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