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9-12-21郑焕友钱树伟

旅游科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城市旅游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区

郑焕友 苏 勤 钱树伟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开发区已经从单一经济功能的产业园区向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新城转型。旅游业作为产业链较长、容纳就业人口较多的第三产业,在开发区转型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旅游新品牌形象难以树立、旅游服务倾向高端群体、旅游项目收益不理想和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不高等,并尝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研究区及其它处于相似境地的开发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旅游; 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收稿日期: 2009-08-25; 修订日期: 2009-10-14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中国城镇密集地区新区域主义的形成与发展》(CXNIGLAS2008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区域管治的尺度重塑及其空间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40601031)

作者简介: 郑焕友(1983-),男,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007级硕士生。苏勤(1964-),男,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博导。研究方向:旅游地理、旅游规划与区域经济。钱树伟(1982-),男,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007级硕士生。

一、 引言

自1984年第一批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以来,我国各地的开发区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大量城市综合要素和产业经济活动在开发区内并存聚集,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开发区从单一经济功能的产业园区向具有科、工、贸、商、住、行、娱等综合城市功能的新城区转型的趋势。在此过程中,第三产业成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而其中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业以其产业链较长、容纳就业人口较多的优势将在开发区的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回顾相关文献,关于城市旅游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其中研究视角涉及城市旅游品牌形象[1-5]、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6-9]和城市旅游规划[10-12]等方面的文献相当丰富。而有关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型过程中旅游发展的研究却略显薄弱,有待于展开。

因此,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园区享受与国家级开发区同等的优惠政策,因此可以视为开发区的一种类型),通过探讨园区管委会在促进旅游发展中所采取的措施、园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为其它开发区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 研究区域背景与研究方法

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于1994年,地处苏州城市东部,占地288平方公里 。经过近15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正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旅游业由于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拉动效应,已经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新方向。从城市功能的变化来看,随着园区金鸡湖中央商务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和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园区内城市户籍人口不断增多(从2001年开始年均增长约2万人,2008年底已达31.5万人(注:相关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统计部门,如无特别说明,下同。))。工业园区已经从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园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城市新区转变。

本研究通过访谈(包括非结构访谈(unstructured interview)、半结构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和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等方法,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史、制定发展政策的背景和缘由以及各个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在园区转型与旅游发展中的不同立场。访谈对象包括从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到镇的各级地方官员、企业家、当地居民、村干部、城市规划师和专家学者等。通过参与苏州工业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调研、座谈和评审,作者对苏州工业园区内各个主要景区(点)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收集到许多第一手资料。此外政府文件和官方统计数据也是重要的数据来源。因此,作者对园区旅游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有了一定认识。

三、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

1.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旅游的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旅游影响较广、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园区旅游的发展可以完善苏州的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现阶段苏州旅游产品仍然是以“三古一湖”(古典园林、千年古城、江南古镇和太湖风光)传统观光游览为主。根据有关调查,游客认为苏州旅游最具独特优势的是“古典园林著名”(32.22%)、“自然风景优美”(14.85%)、“地方文化深厚”(13.78%)和“名胜古迹丰富”(13.70%)[13]。由此可见,古典园林、自然风景、地方文化和名胜古迹给苏州旅游形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相关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之大。而工业园区可以凭借其现代服务设施健全、商务会议频繁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现代旅游产品而与“三古一湖”的苏州传统旅游产品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苏州的旅游产品体系。第二,园区旅游的发展可以扩展苏州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随着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多,工业园区正转型成为苏州的新城区。“苏州中心城区发展的首要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14],“苏州东部新城区实现成为高新基地、宜居城市”[15],“落实苏州总规,实现模式转型和产业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新城”[16],便是相关规划中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做出的明确定位。这意味着苏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将从“单中心”(古城)变成“双中心”(古城与新城),也将为苏州城市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2.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概况

按照苏州旅游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东方水城”的目标,苏州工业园区正凭借其辖区内独特的水资源——金鸡湖、阳澄湖和独墅湖(三湖),积极发展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业。为了促进园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园区管委会相继编制了《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规划》(2003年)、《阳澄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和《苏州工业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年)等诸多旅游规划,提出打造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三湖”旅游板块。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园区管委会更是制定了《苏州工业园区旅游业腾飞计划》,以图推动园区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园区管委会还出台了促进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的相关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园区管委会实施了20余项重大工程,以推动园区旅游业的发展(见表1)。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苏州工业园区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园区接待游客总数达到375.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72亿元。2008年园区游客总数达到492.46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8.75万人次,入境旅游创汇6266.11万美元,在苏州的所有区县中分别列于第一和第二位。工业园区旅游业的发展为园区的产业调整和功能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亦不可忽视。

四、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1. 旅游品牌形象的市场认知度低

2000年以来,苏州提出在“天堂苏州”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东方水城”的旅游新形象。然而,工业园区的“东方水城”旅游品牌形象短期内较难树立,市场认知度低。苏州工业园区以其辖区内优越的水体旅游资源(三湖)和日益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发展成为苏州新城区)成为苏州建设“东方水城”的重点地区之一,但笔者通过对园区旅游业发展的实地考察,发现工业园区的“东方水城”旅游新形象在短期内较难确立,主要是游客对工业园旅游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比如在“最能代表苏州旅游形象的景区”的调查项目中,名列前10位的依次是拙政园、虎丘、寒山寺、周庄古镇、苏州乐园、太湖、金鸡湖商业广场、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同里古镇和苏州国际会展中心[13],苏州工业园内景区排名靠后。由此可见,因为苏州古城旅游(园林和古迹)的市场认知度太高,出现“旅游形象屏蔽”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旅游的推广。根据对有关旅行社的调查,虽然从长远来看工业园区旅游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园区“东方水城”的旅游品牌形象仍未确立,现阶段很难开展苏州工业园区的旅游业务和设立专门的旅游线路。

2. 旅游服务倾向高端群体

园区旅游服务倾向高端消费群体,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众型消费。这与苏州工业园区是在制造业园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密不可分。根据工业园管委会的统计,园区内企业大多为外商投资企业,仅世界500强企业就有77家。此外,园区集聚了30多家中外著名金融机构、100多家专业商务机构。因此,到工业园区的访客主要以商务谈判和会议展览等商务活动为目的。这些商务人士的到访极大地拉动了高端餐饮、休闲和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以星级酒店为例,园区集中了大量的四、五星级高档酒店,而鲜有中低档酒店。2008年,园区17家旅游酒店中,四星级及以上酒店达15家,而三星级和经济型酒店仅2家。从饭店房价来看,2008年园区平均房价为621.77元/天•间,苏州古城区则平均为391.47元/天•间,园区高出古城区近60%,且大大高于358.17元/天•间的苏州市饭店房价的平均水平。在旅游项目上,园区也倾向于服务高端消费人群,为此兴建有高尔夫球场以及大量的高档休闲会所,以满足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而适合中低端消费群体的项目较少。刚刚建成的李公堤、水巷邻里等特色街区亦主要针对商务人士和高消费群体。

3. 旅游项目收益不理想

地方政府为促进园区旅游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投资收益并不理想。园区管委会仅2007年就投资19.37亿元,修建了重元寺、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和时代广场等9大与旅游相关的项目(见表2)。除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收益较好外,其它项目目前经营困难,很难收回投资。例如,投入1.9亿元建设的重元寺,除免费入寺的前3个月游客众多外,其它时间门可罗雀;而由国有企业开发的现代休闲广场,自2006年开业以来,一直鲜有游客,致使经营户频繁转手,空置率很高。

因此政府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应当审慎选择,并作好市场调查和投资回报分析,使有限的投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同时,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旅游项目选择与建设。

4. 企业参与热情不高

一般来说,工业园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大量的工业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前景广阔,但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却缺乏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虽然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探索发展工业旅游,设立了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但该项目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从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月平均付费游客接待量和旅游门票收入仅为1415人和4.25万元。因此,该项目更多地是一个“示范”项目,而非旅游项目。

笔者还从调研中了解到,园区企业对参与工业旅游项目态度不积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只专注于产品生产,缺乏寻求将产品与工业旅游项目结合的积极性;二是企业出于投入与效能的考虑,一般对兴建旅游配套设施存有较大顾虑,担心工业旅游不能转化为企业产品的销售平台;三是电子和机械等企业的操作工艺可能会涉及产品机密,企业无法对外开放。这些都增加了开展园区工业旅游的难度。

五、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城市经营力度,积极推广园区旅游新形象

首先,园区管委会应当继续坚持以“东方水城”为园区的旅游形象定位,积极开发建设园区内“三湖”旅游板块,通过策划一系列相应的旅游活动来突出其旅游形象。一般来说,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能够产生较大的轰动效应,引起新闻媒介的广泛关注。因此,苏州工业园区应该加大相关投入力度,力争承办或举办一些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比如,可以邀请中国电影“金鸡奖”主办方将颁奖仪式设在园区的金鸡湖旁,在阳澄湖边举办“养生”(与“阳澄”发音相近)休闲美食节,在独墅湖旁举行“读书”(与独墅谐音)文化节等等,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扩大客源市场。同时,还可以邀请国内外著名明星、学者等人士参与,进一步提高品位,产生轰动效应。

其次,应通过媒体的宣传加大促销力度,顺势引出旅游新形象。通过组合使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对园区的主体形象进行宣传推广。借助园区本身在经济发展上已经拥有的知名度,吸引广大游客的注意,使之对工业园区旅游产生好奇心。同时,要让游客知道苏州工业园区不仅仅是一个“开发区”,也是一个新城区,更是一个苏州城市旅游的新景区。

2. 在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环境营造上,关注中低端消费人群

园区现有的旅游产品和环境营造过多地关注高端消费者,从而抬高了中低端消费群体的进入门槛。高端群体的旅游消费固然可以给园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中低端群体却可以带来更多的人气。因此,园区管委会应尽可能同时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者需求。以餐饮住宿为例,管委会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经济型酒店的投资建设;同时控制高星级酒店规模和数量,最大程度上降低高星级酒店客房空置率,避免恶性竞争。

3. 使企业成为园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积极参与园区旅游开发

苏州工业园的旅游发展在园区管委会的长期主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直缺少企业的积极参与。因此,园区管委会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来促进园区旅游企业的发展。第一,由于园区的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旅游景区知名度较低,所以开展苏州工业园区旅游的业务和设立专门的旅游线路对旅行社而言经济风险较大。管委会可以通过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给予资金补贴,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对于园区内生产企业而言,其主要顾虑在于开发旅游项目占用企业资源较多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较低。所以,管委会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可以于一定时期内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对相关企业给予照顾,以提高他们发展工业旅游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评选、奖励十佳工业旅游企业、加大对优秀工业旅游企业的宣传等手段吸引园区内更多企业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

致谢:感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罗小龙副研究员和梁双波博士在本文的调研和撰写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小波,于希贤.昆明世博园规划的主题升华与城市旅游形象[J].旅游学刊,2001(6):61-63.

[2] 孟凡荣,刘继生.CI战略与长春城市旅游形象塑造[J].人文地理,2003(2):60-64.

[3] 徐菲菲,GU Kai,万绪才,等.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3):93-96.

[4] 李东和,张捷,卢松,等.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81-85.

[5] 乌铁红,张捷,杨效忠,等.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感知差异——以安徽天堂寨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5):1078-1086.

[6] 陶伟,戴光全,吴霞.“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2(4):487-491.4-16.

[7] 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3):82-87.

[8] 杨国良,黄鹭红,刘波,等.城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规划师,2008(2):58-62.

[9] 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1):21-26.

[10] 范业正.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协调[J].规划师,2000(6):95-97.

[11] 周尚意,李淑方,张江雪.行为地理与城市旅游线路设计——以苏州一日游线路设计为例.旅游学刊,2002(5):66-70.

[12] 崔凤军.关于城市旅游规划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4(11):9-11.

[1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Z].2008.

[1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Z].2004.

[1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Z].2007.

[1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苏州东部新城)分区规划(2008-2020)[Z].2008.

[17] 苏州旅游局.2008苏州旅游业年度报告[Z].http:∥www.visitsz.com/ 1236571939.swf,2009,2.

[18] 苏州旅游局.2008苏州旅游年度数据汇总[Z].http:∥www.visitsz.com/1234328802.swf,2009,2.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evelopment

Zones: A Case Study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ZHENG Huanyou, SU Qin, QIAN Shuwei

(College of National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evelopment zones have been tending to transform from industrial zones with the single-type of economical function to new towns of comprehensive urban functions. As a type of tertiary industry with a long industrial chain and large employed population,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ition.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IP) ,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troubling tourism in industrial parks are: difficulties of building new brand images, services focused only on high-end consumer groups, unsatisfactory revenues, and a lack of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participating in tourism. The authors proposed several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SIP.

Key words: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责任编辑:车婷婷)

猜你喜欢

城市旅游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区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安顺城市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徐州城市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手绘插画在城市旅游文化中的运用
开发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