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典型教育的历史经验

2009-12-17江丽娜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8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江丽娜

摘要在为期十三年的延安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典型教育的效果十分突出,并积累了丰富历史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在实践与历史中积淀而成,对于现今的典型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典型教育 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308-02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落脚陕北,开始了为期十三年的延安时期。这段时期是其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为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以说,党在延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其中,典型教育的经验十分突出,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党在延安时期典型教育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依托

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其典型教育自然要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依托,充分体现党性原则。党在延安时期非常注重党员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培养,这种培养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完成。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学习马列主义的任务,号召“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①并提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竞赛”:“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到更多一些,更好一些。”②,通过学习和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坚定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自1941年5月始的整风运动更是对全党进行了一次普遍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顿三风”,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党员尤其是新增加的新党员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肃清党内错误思想,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加坚定。

不仅如此,党的主要领导人也都率先垂范,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如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陈云、王稼祥、张如心、艾思奇等,在这一时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极大地带动了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全党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这为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典型教育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保证了党典型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积极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典型的宣传是典型教育的重要环节,虽然延安时期条件艰苦,各种传媒远没有如今发达,但为了保证典型教育的效果,党积极利用了多种渠道,多管齐下,采用了十分丰富的教育形式,其中的“排头兵”自然是报纸。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一时间,各大小报刊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起来,其中既有严谨正式的《解放日报》、《共产党人》,也有通俗易懂的《前线画报》、《抗敌画报》等等,加上各机关的墙报、壁报,形成了覆盖面极广的报纸宣传网络,在党的典型教育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当时影响最大、最具权威的报纸《解放日报》就刊登过多个典型报道:1942年4月30号的头条《向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看齐》;1944年9月21日头条毛泽东追悼张思德的讲演《为人民服务》;多次出现的有关359旅南泥湾垦区的先进典型报道等等,使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得到了广泛传播,保证了典型教育的良好效果。

配合报纸宣传教育,广播也是党在延安时期进行典型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曾播出《刘胡兰慷慨就义》、《钢的担架队》、《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坚持锦州北城战斗的尖刀连》等有关典型人物或典型事迹的广播稿件数不胜数。

此外,党还充分利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民间文艺表现形式,如秧歌剧、信天游、连环画、木刻画、漫画等等,使党的典型教育深入人心,收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如秧歌剧《模范村郝家桥》在义和演出时,一个老百姓高喊,咱们要向郝家桥看齐,得到了全村响应。③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彦涵创作的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在延安问世后,也得到了一致好评。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典型的广泛教育作用,党的领导人也曾多次亲自撰文,如毛泽东曾写《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为徐特立六十周岁生日写的贺信》,邓小平曾写《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陈云曾写《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等,以当时党的领导人在群众中的威望,这些文章通过人们的学习,无疑在无形中增强了党典型教育的效果。

三、典型层次分明,覆盖面极广

典型教育取到良好成果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即是典型要层次分明,达到较广的覆盖面,倘若用单一单调的典型教育人,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怀疑。党在延安时期的典型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效果,还在于党树立的典型层次分明,覆盖面极广。在抗日前线,既有舍身为国的“尖刀连”、“敢死队”、董存瑞等数不尽的烈士,也有不畏艰险的白求恩、“钢的担架队”等众多救援人员。在敌后方,既有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刘胡兰等英烈,也有忘我劳动频创佳绩的吴满有、赵占魁等劳动英雄,此外还有模范婆婆、模范区长、反迷信模范、自卫英雄、通讯英雄等等,这些都是党在延安时期所树立并号召人们向之学习的典型,真是“行行出模范、业业有典型”这样的典型不仅层次分明,而且覆盖面极广,真正做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具有可信度、富有亲和力,使人们乐于学习也敢于模仿。对此,朱德同志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概括说:“以群众所熟悉和最钦佩的群众英雄及其业绩来教育群众,以群众英雄的活榜样号召大家前进,这就打破了教条主义的空谈使教育产生出力量。”“这是教育群众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④

在此基础上的典型教育使延安人民形成了突出的模范意识,一时间人人争当模范、个个学做英雄,学模范、争当模范的运动此起彼伏,使党的典型教育收到了实打实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反面典型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但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反面典型,不仅能够有效消除反面典型的消极影响,还能够从反面强化正面教育,党在延安时期的典型教育十分注重反面典型的利用。

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利用张国焘这个反面教员,强调了党的纪律性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鉴于张国焘严重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即使一般党员能遵守纪律,又使一般党员能监督党的领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纪律,避免再发生张国焘事件。”除了张国焘,延安时期另外两个反面典型黄克功和刘力功也被都积极利用对党员进行纪律教育,收到了不错的效果。⑤

此外,在大生产运动中,延安《解放日报》曾对“二流子”等反面典型进行了大力宣传。所谓“二流子”是指受落后文化影响的落后分子,他们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吃酒赌钱,跳神捉鬼,蛊惑民心,甚至骗钱害命,影响恶劣。《解放日报》通过对改造“二流子”运动过程的报道,利用“二流子”进行反面典型教育,与当时轰轰烈烈的正面典型教育遥相辉映,极大地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发展。类似的反面典型还有在当时政治思想方面有错误倾向的“失足者”,同样是通过对“抢救失足者”运动过程的报道,充分利用了这些反面典型的教育力量,纯洁了党的队伍,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典型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新时期应该被积极有效的利用,以继续发挥其强大的教育感染作用。因此,党在延安时期典型教育丰富的历史经验就显得十分宝贵,这些在实践与历史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应当为我们所借鉴,并注入新时代的光华,以使典型教育这一重要方法更加充实和有效。

注释:

①李少斐,黄小飞.关于延安时期理论大繁荣之原因解析.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3).

②⑤许启贤,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第145-147页.

③梁星亮,杨忠虎,宋炜.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8页.

④张贤华,韩裕庆.延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席文启.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广播稿选.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版.

[4]阎树生,胡民新.毛泽东与延安教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臧爱绒.抗战时期延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宣传研究综述.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1).

[6]王东维.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探讨.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9).

[7]陈东霞.论《解放日报》在延安时期党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社科纵横.2005(2).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