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背景下西方领导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009-12-17聂海珍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8期
关键词:局限跨文化

聂海珍

摘要一名领导者所需的素质、特征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的要求所决定的,以判断其是否具有领导者的能力。而作为一个创新型领导,与一般的领导者不一样的是:他不是守成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只是自己去创新,还要带领团队去创新,让创新与变革结缘。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分析西方领导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1.西方领导理论和研究的历史发展;2.跨文化视野中的教育和领导;3.西方领导理论对我国教育领域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领导理论 跨文化 局限

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224-02

一名领导者所需的素质、特征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的要求所决定的,以判断其是否具有领导者的能力。①而作为一个创新型领导,与一般的领导者不一样的是:他不是守成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只是自己去创新,还要带领团队去创新,让创新与变革结缘。汽车、飞机都需要发动机,如果失去了这个重要的机器,那不管是汽车还是飞机都无法运行,最终只能成为一堆废铁。领导者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发动机一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当国家、社会需要进一步发展或遭遇危机时,领导者更要做发动机,带领国家、社会进行变革。

一、西方领导理论和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领导特质理论

在组织创立的早期,领导的独特功能是提供创立组织的活力。领导者要有足够的精力去尝试不同途径、面对失败,并要将这种精神传输给他的属下,即在创造的过程中,领导是最活跃的人,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领导者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特质:以高度成就欲望为核心的进取心和主动精神,管理他人和承担责任的欲望,言行一致和诚实正直,高度的自信,把握信息和正确决策的能力,丰富的与工作相关的知识。

(二)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者是组织文化的创造者。文化的构建过程有三种途径:1.组织创立者只雇佣以其自有方式进行思考和感受的属下;2.组织创立者向属下灌输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使属下社会化;3.组织创立者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角色示范,鼓励属下内化组织创立者的信仰、价值观假设。

如果组织是成功的,并且成功归结于领导者,那么领导全部的个性会根植于组织文化之中。

领导者是文化的持续者。这一阶段成功的领导者应具有足够的个人洞察力与组织一起成长,并改变他们自己的见解或承认自身的局限,同时允许其他领导形式的出现。否则,组织会不得不形成其他的权力中心,创始者将被驱逐出运营者的角色,甚至驱逐出组织。这样的组织成长要求组织运营者理解组织的文化以及组织的长处与不足,要求他们巩固维持组织功能发挥与成长的因素。②

在教育管理界,有关教育领导者尤其是校长领导行为的研究有很多。有人认为,校长的行为从总体上来看属“任务型”,也有少数属“人际型”。也有人认为,优秀的校长在工作和人际两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但领导行为理论的不足在于,过于强调领导者自身的行为倾向,忽视环境因素对领导工作成效的影响。③

(三)领导权变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找到一个适合任何组织、任何性质的工作和任务、任何对象的固定的领导性格特质、领导类型和领导行为方式,都是不现实的,明白了组织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随机应变。于是,权变理论便产生了。基本观点是:领导的效率与领导者所处的具体情境和环境有关,不能用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领导权变理论是继领导者行为研究之后发展起来的领导学理论。④

(四)注重价值观的变革型领导理论

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未来的领导者不只要能够灵活应变,更要能够在远景的前提之下,发动变革,创造改变。如果领导者置身于一个功能紊乱的组织并想着必须将自己作为变革的中介,那么他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有为组织创造“心理安全”感觉的能力;2.需要真正理解文化动力学以及本组织文化的特性。因此,领导者必须鼓励改变、尝试与冒险,承担因改变造成的一切后果。尤其是当组织处于变动的环境中,领导者就应该成为中流砥柱,一方面带给组织稳定的力量,另一方面则借着改变现状的机会滋养领导力。

在教育领域,Leithwood认为,学校领导者能象独裁者那样进行管理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因为领导工作变得太复杂,一个人不可能具备各种必需的领导能力。他认为校长就像是一支管弦乐队的指挥。有时领导者应处在队伍的最前面,有时站在旁边,而有时则站在中间或反面。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事务日益复杂,这种观念在西方国家已变得越来越盛行。此外,领导团队、管理人员和委员会也纷纷开始出现,为校长们提供指导。⑤

二、跨文化视野中的教育和领导

(一)文化对组织的影响

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和分享的一套基本假设,也就是指他们共同的感受、信仰和价值观,体现于组织符号、程序、形式以及一些模式化群体行为之中。文化可以是一个变量,但在有的组织中,组织文化已根深蒂固,因而相对具有一种固定不变的特点。不能简单地把文化视作是一个单一的存在体,因为一个组织中常常会有许多文化存在。

Perer和Waterman认为:文化对组织绩效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和组织绩效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⑥

(二)学校中的文化概念

学校的文化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澳大利亚有三种不同的学校系统:公立学校(65%),教会学校(26%)和私立学校(9%)。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学校文化。一些评论家认为,澳大利亚学校的这种划分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长期存在,显然,学校文化与社会阶层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也有一些其他因素导致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复杂化。种族是一个影响因素,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农村。

(三)西方教育领导者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教育管理体制视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加大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甚至导致某些方面产生质变,如原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开始重视地方分权制的长处,而过去一直实施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尤为关注中央集权制的特点,纷纷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

进入新世纪,主要发达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共同目标为:1.追求卓越的教育平等。2.促进全国教育事业均衡发展。3.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达到公正有效优化之目标。

(四)变革型的领导

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了变革型领导学理论,与传统功能领导学理论不同的是,变革型领导学更强调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智慧、强调权利下放、强调决策参与。这种变革型领导学的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要求学校能够应对更复杂的局面、打破传统的领导世袭论的学说。

伯恩思(Burns)对变革型的领导学概念进一步加以完善,认为领导学与权威的区别在于领导采用“动员”式的工作方法,而权威型的工作方法就是“压”。伯恩思(Burns)的人本主义民主目标是实现人的潜能,提倡为实现既定目标需要集体互动,如领导与员工间的对话。他认为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不断争论、互动的结果,而不是长官意志强加的结果。

还有的理论认为,变革型的领导就是把任务传达给下属,“给下属权利,让他们把领导的意图转化为现实”。⑦

三、西方领导理论对我国教育领域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一)我国的教育组织

组织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社会现象,学校也是一种组织,是为实现特定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管理原则而构建起来的体系与机构,它又通过其特有的行为方式,保证传授知识、培养新人这一过程的完善并具有较高效率。在我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为中央教育部,中央教育部以下有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教育委员会,省以下有市、县、区等教育机构,所有这些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综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庞大的教育管理网络,正是通过这一网络,国家的教育事业才得以维持、运转和发展。

(二)学校领导者的职责

1.学校发展战略管理。在我国各地争创“示范性、实验性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总体而言,基层学校领导缺乏战略管理意识,战略管理包括学校发展规划、战略愿望、愿景实现、课程决策等内容。2.选拔和培养干部。干部是学校的支柱和机枢,建设好干部队伍,学校工作就全盘皆活。学校领导者要在选人、用人方面苦心经营,选拔干部要准确,慧眼识人,要启用作风正派、有能力、有群众基础的人,还要因才派用,使其各展其才。3.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随着学校自主权的日益扩大,学校人员主要是教师的招聘、选任、培训、晋升、评价、绩效考核、奖励以及教师压力及其疏解等工作,都下移到学校层面,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4.建设组织机构和制定规章制度。只有建设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和法力的规章制度,学校工作人员才能各司其职,各项工作才能有序进行,保证学校目标实现。组织机构中各系统应严密分工,有效合作,反馈灵活,规章制度中最主要的是各岗位的工作责任制。5.建立和谐的内外部公共关系。良好的关系可以“润滑”人们工作上的配合关系,化解彼此间的矛盾。在对内方面,领导者要尊重人、关心人,协调好各种人及关系,形成校内的凝聚力;在对外方面,要广泛联系各方公众,形成良好的学校形象,争取理解和支持。6.拓展资源渠道。资源短缺是学校运行普遍存在的问题。利用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学校领导要积极争取政府以外的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获得更多数量、更好质量的资源。7.建设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领导集体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成功与否的关键。不仅仅是校长,其他领导成员也要肩负建设好这个集体的职责。

(三)西方领导理论的局限性

西方人习惯于把领导做动词使用,如博伊德·克拉克就提出“领导是一个过程,是在一定情景下,领导者与追随者(群体)互动的过程。”⑧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领导往往与权威、控制有关,因而领导者也是具有权力、职位和身份的人。

中西方领导理论有很多可以互通的地方。当然,由于中西方社会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差异,在领导理论研究涉及的领域、热点问题等方面也有一定差异。就研究领域而言,中国当前的领导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党政领导研究和企业领导研究领域。前者主要涉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哲学以及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理论研究。西方领导理论除研究企业领导、公共行政领导之外,在以下几个领域的研究也非常活跃:一是非政府组织(NGO)领导,二是社区领导,三是女性领导。中国领导学研究热点大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关,从全国领导学研究会每年举行的年会主题中可以看出这种动向,如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等。

四、反思

当前,要深化中国领导理论研究,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明确学科边界并确立立体的研究维度,在发掘弘扬中国传统领导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际领导学理论成果,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学理论。

注释:

①⑤《学习型组织领导学》学习指南.第25页,第27页.

②《学习型组织领导学》阅读材料.第13页.

③④张祥明主编.教育管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第202页.

⑥《学习型组织领导学》讲座.第55页.

⑦《学习型组织领导学》阅读材料.第29页.

⑧[美]博伊德·克拉克著.胡书东译.领导就是沟通.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猜你喜欢

局限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重庆地票的成效与局限
打破私人影院的局限 LG ProBeam HF80JG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