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抗、异化与妥协

2009-12-10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詹姆逊洪堡贝娄

杨 丽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主义对抗异化妥协

摘要:本文试图从美国当代著名的批评家和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境遇人手,探究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小说《洪堡的礼物》中主人公的性格,揭示了在后现代社会下人物的对抗、异化与妥协。

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1976年,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贝娄的代表作之一《洪堡的礼物》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对象,小说以现代都市为背景,通过对两代作家命运的描写,揭露了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压迫和摧残以及当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小说“旨在揭示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异化和自我迷失”(菲利普·罗斯,2001:96)。从他的整个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看,大部分评论家认为贝娄是一位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派作家。美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期的研究视觉从政治无意识向文化无意识转化,期间的大部分著作都聚焦于弥漫在西方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现象,本文将从詹姆逊后现代文化境遇的角度分析《洪堡的礼物》中主人公的命运。

一、对抗与抵制

《洪堡的礼物》中的主人公冯·洪堡出身于匈牙利犹太移民家庭,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滑稽歌谣》而一鸣惊人。“洪堡正是人们盼望已久的人物。依照詹姆逊对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划分,30年代的美国属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那时的文化是现代主义时期的精英文化,洪堡具有诗人的浪漫气质,他崇尚纯粹的美的东西,崇尚乔伊斯、弗洛伊德,他认为“美、爱、荒原、异化、快乐、痛苦”都要被重视。30年代的洪堡是时代的宠儿,他的妻子是他的崇拜者之一,她说:“就是和他去北极,我也心甘情愿。”(蒲隆译,2006:421)。”文中另一个主人公西特林当时对他的狂热崇拜和追随是当时洪堡社会地位的象征,也表明了那时整个社会对精英文化的认可。但是到40年代末,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个阶段正是詹姆逊认为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在后现代社会里,传统的充满精英意识的现代主义文化受到严重挑战,30fL溢出原有的圈层而走向大众,曾一度被认为是精英产品的文化和艺术现在正在被当成消费品而被无限制地重复和模仿。”(胡亚敏,2003:86)新的经济形式下对传统的精英文化的淡漠注定了洪堡的失败。

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取代是以西特林的地位逐渐取代洪堡来表现的。“洪堡的成功大约持续了十年之久,到40年代末就开始衰退了。五十年代初,我自己也声名鹊起,甚至赚了一大笔钱。……洪堡则拿这笔钱为借口攻击我”(蒲隆译,2006:2)。40年代后的美国已经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社会进人了跨国资本主义时期,文化也走向了后现代时期。洪堡和西特林的矛盾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其实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在小说中西特林曾说:“其实,我赚的那些钱是自己赚来的,是按照资本主义那些说不出来的古怪道理赚来的。世道就是这样嘛。”(蒲隆译,2006:3)资本主义的“那些说不出的道理”,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分析就是文化与商品的结合。洪堡对精英文化的留恋,对文化商品化的抗争是多方面的:对西特林的谩骂、恫吓、敲诈;40年代末,他和新婚的妻子从文人云集的纽约格林威治村搬到新泽西的乡下,试图躲避到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但他并不甘于寂寞;他还曾经参与政治,把希望寄托在开明派人士史蒂文森的总统竞选上;他也曾千方百计要在大学里谋得一个诗歌教授的职位,等等。西特林的成功是后现代时期文化、艺术商品化的成功,与精英文化是背离的。洪堡的一系列行动都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一种文化形态消解时的痛苦抗争,是他对大众文化侵入的抵制和反抗,但这种抵制和反抗在历史潮流的进程中如螳臂当车,微不足道,洪堡人格的异化与分裂是违背当下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异化与分裂

詹姆逊在论述文化概念时认为后现代社会中文化已与商品生产结合起来,“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乃至无意识等领域无处不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与市场连在一起,在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康德所标榜的无功利的纯粹的审美在后现代主义中已很难寻觅了”(胡亚敏,2003:84)。詹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境况的分析揭示出踏入后现代境况之后,文化病态的全面转化,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主体的疏离和异化已经由主体的分裂和瓦解所代替。《洪堡的礼物》中洪堡就是文化病态转化的典型。“多年来,他迷上了《芬尼艮守灵夜》,我记得我们多次讨论乔伊斯的语言观,讨论诗人如何热衷于使语言富于音乐性和表现力……”(蒲隆译,2006:61)对乔伊斯这个现代主义大师的痴迷依旧显示了洪堡对经典文化的执著,他和西特林的矛盾其实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激化加速了洪堡的精神分裂。当西特林的作品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在剧院演出大肆挣钱的时候,他的自言自语表明了他与洪堡文化阵营的不同:“因为我目空一切,不屑于同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现代主义、先锋派,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纠缠在一起;而这些,则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犹太人的洪堡所至诚信仰的。”(蒲隆译,2006:180)洪堡的失败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是一种文化形态的消解或者转化,接二连三的失败使洪堡的人格被逐渐地异化与分裂。他开始丧失理智,不停地谩骂西特林是伪君子、犹大,是对他所崇尚的精英文化的背叛。强烈的嫉妒心、愤恨和恼怒使“洪堡发疯了,在纽约跳来跳去”(蒲隆译,2006:60)。对待他的妻子凯瑟琳,洪堡的表现近乎变态,“他先给凯瑟琳编造了一个情人,随后又企图杀死他”(蒲隆译,2006:62),他甚至开始控告凯瑟琳,控告马格纳斯科,控告警察署和贝莱坞,表明他对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政治的极度失望,文化、艺术的商品化是此时的洪堡无法适应、无法接受的,人格的异化和精神的分裂终于使洪堡精神失常,被时代摒弃送进了疯人院,最后悲惨地死去。

三、妥协与融合

洪堡对后现代文化从对抗、抵制到人格的异化和分裂,都似乎说明了他对这种新型文化模式的彻底反抗。但是索尔·贝娄笔下的主人公大部分并不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们在抗争命运的同时也在积极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从洪堡意识到自己失败的时候起,虽然他对这种文化世俗化的世道愤懑不已,但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他做出了种种努力来显示他的妥协。比如他从纽约搬到格林威治村后依然不甘寂寞,企图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他甚至渴望他支持的开明派人士史蒂文森当上总统后能实现他的抱负和理想。他虽然对西特林继续进行恫吓,但实际上并未告他,原因是要等着看他的《冯·特伦克》是否能够赚大钱。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与市场连在一起,在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洪堡对金钱的关注表明他对精英文化坚持的动摇,或者说对文化大众化的妥协。“一定要坚持票房利润”是洪堡与大众文化融合的宣言,他的失败和落魄终于使他意识到康德所标榜的无功利的纯粹的审美在后现代主义中已销声匿迹了。尽管洪堡本人并没有享受到这利润带来的生活的改变,他承认自己“的确不够坚强,无法肩负这样一副重担”(蒲隆译,2006:395),但是他的遗言告诉西特林去帮助他的舅舅沃尔德马,他的前妻凯瑟琳和西特林同样是这个剧本的受益者,他已认识到文化作为消费品应该让每个人受益。

《洪堡的礼物》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颇为深厚,为我们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提供了极好的文本。美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是当代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本文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洪堡的礼物》中的主人公。也是笔者一个探索性的尝试,相信詹姆逊的批评理论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阐释视角。

(责任编辑:吕晓东)

猜你喜欢

詹姆逊洪堡贝娄
詹姆逊关于意识形态的政治无意识阐释
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索尔·贝娄创作中的“大屠杀”阴影及其反思
论索尔·贝娄小说创作的文化源头
论詹姆逊的辩证批评理论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解读
威廉·冯·洪堡:德国现代大学之父
图绘世界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