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引领 文化兴体

2009-12-08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6期
关键词:吉林学报我院

宋 继 新

百期寄语

思想引领文化兴体

宋 继 新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有百期。正值中国承办百年奥运,获百枚奖牌的佳绩后,百期杂志,已日趋成熟。这百期杂志,凝聚了吉体人和国内同仁的心血,发表近万篇颇有见解的论文,影响和培育无数海内外体育学子,为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院建院以来,经几代人努力,率先研究了“夺标育人”的竞技核心价值观,探索了“竞教结合”的新方式,造就了百余名世界冠军,“引领”着共和国竞技改革的潮流;近年来又通过《学报》论述了“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创新、执着、善治、共赢”的体院精神,以及“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育思想。这些办学文化的软实力,是我院几代人积累的无形资产,是办学特色。它将对国家体育以及全国体育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当今,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我院通过学报又率先研究了“文化兴体”的国家体育发展战略。首先,研究了由国家、集体、个人构成的多元的“新举国体制”,即“全民体制”。其次,同步探索了“培育体质健康世界公民”的国家体育思想——体育核心价值观,组合了由“健身育人”的群众体育思想、“夺标育人”的竞技体育思想、“融资育人”的体育产业思想,以及“咨政育人”的体育管理思想构成的国家体育思想体系。这是建设体育强国最为重要的软实力,它既符合以“教育”为核心的奥运宗旨,又符合以“和谐”为特征的传统文化,同时也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种人本思想体系,对于抵制国内外体育异化,促进人类体育“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具有重要价值。当今,国内赛场异化现象如此猖獗,竞技弱势生存群体不断增多,群体与竞体发展严重失衡,关键在于缺少以人为本的体育思想文化和制度文化引领和制约。许嘉璐说过,“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同样,体育无文化,前途没落,强国无望。古奥运史记载,斯巴达尚武产金牌,雅典崇文出思想,但至今谁也记不得前者的数量,但后者的思想却永存。因此,当今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抉择是“文化兴体”!这就是吉林体院人及其《学报》的使命!

总之,《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百期学刊,承载着许多先进的体育思想。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体育学院学报》为构建人类先进的体育文化,引领国家体育改革,将会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宋继新:吉林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吉林学报我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吉林卷
吉林卷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