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009-12-08樊晓飞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6期
关键词:产业化体育产业经营

樊晓飞

(江苏大学体育部,江苏 镇江 212013)

对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樊晓飞

(江苏大学体育部,江苏 镇江 2120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育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的本体化发展有待加强,支柱性产业主体尚未形成,体育产业化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高校体育产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速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体育;体育产业化;新时期

1 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1.1观念落后,思想保守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受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不够开放,只注重体育课教学和运动训练,另一方面整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限制了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现行的高校体育组织行为仍是主要限于校园之内,缺乏与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大部分高校的场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体育的功能与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1.2缺乏市场条件下的运作环境

目前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市场分析研究不够,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查;效益不高,经营决策的灵活性和应变性较差,市场分析竞争力差;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不能有效地开发市场、适应市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1.3缺少市场化运作的商业赞助

体育赞助能够很好地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没有依靠市场规律来进行运作,获得的企业赞助只是单纯建立在广告的基础上,去掉广告因素,就是学校或主管部门的指令性赞助和公益型赞助,很少有企业把高校体育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环节,没有把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企业文化的延伸来发展。

1.4缺乏高校体育产业管理、经营人才

高校中虽然聚集了一批高学历、高知识、高职称的一流专业人才,但因受到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影响,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紧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部门的权限交叉,造成管理不到位,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经营人才的现状来看,人数少、专业素质不高,学校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培养与提高。

1.5高校体育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校体育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必须通过市场调节,遵循市场法则,才能产生更大效益。多年来,由于体制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原因,管理者和经营者不能适当、适时地对高校体育产业结构进行重组和转变,无法做到产业要素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流动性,体育产业各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体育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1.6产权关系不明晰,缺乏管理效益

高校是体育设施的拥有者,体育部、后勤部门是体育场馆的经营者,但两者关系往往混淆不清,产权界限模糊。资产的所有权不明晰,部分资产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责、权、利分配不合理,激励作用减弱,约束不到位,科学管理失去条件,致使经营管理效率低下,这些都制约着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仍在培育阶段,主体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市场结构、层次、技术、服务有较大的局限性,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管理,仅在体育健身和培训、场馆的出租方面有所发展,还有很多方面仍未涉足高校的体育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未能开发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没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高校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改变思路,确立市场意识、责任意识

高校体育产业经营者要建立市场意识、责任意识。国务院近日公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利用做了原则性规定,也就是要求相关部门承担起一定的法定责任。因此学校应当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社会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体育产业。以体育部、后勤产业开发部门为核心,坚持“以教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明确经营的责、权、利,施行独立方式运作。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运作成本,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依照市场规律不断拓展经营空间,使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在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经营者必须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营销策略,采取有偿资助、共享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加快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围绕效益抓经营,围绕经营抓管理,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2学校应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

任何一个产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一席之地,必须靠国家扶持。高校体育产业属于准公共产业,而且是新兴产业,也是绿色产业,更是名副其实的健康产业,特别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的政策性支持,完善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的环境。

2.3加强对高校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在体育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解决体育市场人才资源短缺和提高运作人员的素质,是体育市场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具有能够提供良好市场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否则再好的市场策略也没有意义。特别是如今优秀体育产业人才比较匮乏,要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大力培养产业人才,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专业相互间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加强对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2.4完善体育产业结构,实现体育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高校体育产业化过程中,根据区域体育人口的现状和不同消费结构特点,深入而细致地研究区域群众、大学生的生活习性和消费层次结构,及时而科学地调整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结构。按不同地位的产业层次合理配置体育资源,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在产业结构的市场运行中不断完善产业功能,不断调整体育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为高校体育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5明确产权关系,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产业管理有其自身特点,高校决策者应划分清楚体育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明晰对资产的经营权、处置权及受益权,避免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管理就是决策”,是以人为本的,要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加强体育产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是必须的。高校应努力培养自己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通过选送人员到开设体育管理专业的院校或到体育产业实体去进修、实习,使他们了解、掌握现代体育管理和体育经济的理论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可大胆引进市场成功人才。

2.6利用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开拓培育体育市场

高校拥有人力资源和先进的体育基础设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和设施优势,在完成正常教学训练任务的同时,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实现教学、创收的双赢。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扩大对外服务。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实行市场化管理,逐步做到全面开放,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服务,逐步实现“自我补偿,自我更新”的能力。与社会建立协作机制,互动、互补和互助,实现资源共享、产业联动。通过举办表演、组织比赛,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组织承办大型文体活动,促进体育消费的发展,同时拓展高校体育文化含量,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7理顺高校体育市场秩序

随着高校体育市场不断拓展,高校体育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体育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将得以全面开发,体育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健身娱乐市场、竞技表演、体育传媒、体育服务、体育用品的产销等,将会带动高校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高校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体育商机。因此,围绕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必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综合配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完善调节机制,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理顺高校体育产业的管理体制,明确发展政策,避免体育经营活动的无序竞争,保证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高校体育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是高校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保证。

3 结束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契机,举办奥运会新建体育场馆相当部分在高校,我们要克服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阻碍和制约因素,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开发高校体育内在和外在的一些有利因素和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通过高校体育的产业化来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1] 厉以宁.从品牌入手 市场大有可为[N].中国体育报,2008-01-01.

[2] 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 孙永武,于华.深化改革、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5).

[4] 娄德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

[5] 王菲.浅谈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2).

[6] 张剑.《条例》是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N].中国体育报,2009-09-09.

ReflectiononSportsIndustrializationofUniversitiesintheNewEra

Fan Xiaof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Jiangsu,China)

With literature analysis,this paper attemp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otential and the advantages of university sports education have not yet been brought into full play;the sports industry waits strengthening,and the pillar industry in sports has not taken its shape.Therefore,the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falls behind Chines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The universities sports industry must conform to the rules of market economy,make full use of its own resources,and accelerate the training of the talents in sports management,so as to keep up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sports.

university sports;sports industrialization;new era

2009-09-18;

2009-10-19

樊晓飞(1972-),男,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管理、体育社会学。

G80-05

A

1672-1365(2009)06-0008-02

猜你喜欢

产业化体育产业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体育产业之篮球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