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发展的背景及开发策略

2009-12-08符文康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6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运动时尚

符文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6)

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发展的背景及开发策略

符文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6)

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产生与发展受社会发展、文化背景、体育功能转变、学校教育观念转变、项目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群体特征这六个背景因素的共同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的开发要遵循发展背景中所倡导的思想与观念,准确定位,真正发挥这类项目的优势。

体育课程; 新兴时尚类项目;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引入了一些社会上流行的、新潮的体育项目,引起人们的关注及思索,这一现象的利与弊、它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开发及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都值得研究者思考,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这类课程的价值与发展意义,对于后续的体育课程研究及课程改革研究有启发、引导作用。

1 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概述

时尚体育、时尚运动、新兴体育运动、新体育运动项目这几个概念是近些年人们并不陌生的词汇。一些理论研究者把在新时代里诞生、创新的健身运动定名为“时尚体育”;有些研究者提出把当前社会上较为流行的、健康的,以健身、健智、娱乐、休闲、表演为目的的体育项目冠以“时尚运动”的名称;还有的研究者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的如攀岩、独轮车、定向运动、野外生存、网球、现代舞蹈等归为“新兴体育运动”的范畴;而新体育运动项目这个概念大约出现于20 世纪70 年代,是汇集具有相似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群,包括有飞镖、拨河、套圈、独轮车、卡吧迪、沙滩排球、莎莎盘、郎达斯等。本研究把近些年在高校中出现的、适合青年人的、属于时尚体育、时尚运动、新兴体育运动、新体育运动项目这几个相关概念范畴的项目统称为新兴时尚类项目。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类,近年来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轮滑、健美、街舞、有氧拉丁、攀岩、定向越野等;第二类,由新近流行或引入的竞技运动项目,如手球、散打、艺术体操、橄榄球、棒垒球、跆拳道、网球等;第三类,由新近人们重新认识或改造的一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某一地区有着深厚的底蕴,并被挖掘流行起来的。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新颖性、竞技性、教育性、文化性。

2 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背景因素分析

不管褒贬如何,新兴时尚体育项目进入了高校课堂并得到了学生的欢迎,这其中一定存在着一定的背景与条件。这个背景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下面从各个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

2.1社会发展因素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不断进步,国民富裕程度及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也有能力尝试新的事物与生活方式,社会也逐渐发展成为消费社会,这为休闲性体育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而且,西方商业文化的渗入,中国大众的消费观念由延续了几千年的“生存—实用”转变为“生存—娱乐”模式,体育被看作是一种消费品,一种提供快乐、消遣的手段甚至是提供健康、快乐生活的一种生存方式,在这些过程中,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对新兴的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产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使人们投入到丰富的健身运动中,过去一些受环境、场地、器材限制高的运动及新运动得到人们喜爱。在这个大环境下,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也在发生或演绎着和整个社会相同的变化,社会中的一些新的事物冲击着高校,高校对于社会中这些新鲜事物的产生、变革也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学生整体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观念、意识的改变,这些不断地促使高校也发生着相应的变革,体育课中出现的一些新鲜的事物与改革可以说是这一现象与规律的反映。

2.2文化背景因素

如若从文化背景角度深入思考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走进高校课堂的现象,就会发现它还与文化相融、观念转变和价值选择有密切的关系。

许多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从国外流传进来,反映着不同于我们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而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有极强融合性的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关注。对于新体育运动或是从国外传入的泊来品,人们理解它的存在,认可、欣赏它的优势,对于多元文化中不同的观念与认识,人们取其可促进我们自身发展的精华加以利用,这一过程其实也反映着一种进步,反映了我们在沿袭传统的同时,具有强的融合性,保持、发展良好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与吸纳,这是这类项目进入高校的一个深层背景因素。

同时,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能派生极具时代意义的人文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精神所强调的坚持体现以主体的人为对象的特性,显现人的本质,坚持个性化、自由化精神,体现个人的感觉、情绪和文化的价值判断。新兴时尚类体育运动更崇尚自由、个性、合作、独立,它引发了我们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认识,通过运动增强了自我意识,让学生在运动中感悟生命与人生的价值,它其中所蕴涵着的文化内容可以转化为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需的一些人文精神比如说人文关怀、团结合作、信任集体与他人、竞争、拼搏与豁达等。

此外,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的发展也是对哲学意义上自由的诠释。高校需要这种思想上的自由,需要自由以合适、合理的形式表达与发挥,高校体育课程中新兴时尚类项目就是一种载体,通过它在体育运动中显示人的个性自由,进行人格塑造,弥补现实中人的能力、人格缺失等。而这些,也正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及体育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并期望去影响、塑造学生的东西,高校对这些体育项目的引入及学生、教师的认可反映了对这些运动培养人文精神的价值的肯定与希望。

2.3体育功能转变的大背景

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产生并进入高校的课堂,体现了体育原始含义的本位回归,以往的学校体育承载了太多体育外的东西,政治、经济利益等很功利的东西,而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崇尚关注活动过程本身及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的体能、敏捷、智慧、意志、团队精神等综合表现,充分体现了如今体育的休闲娱乐的功能。新兴时尚体育进入高校也是体育的功能转变向教育领域渗透的结果。

2.4学校体育教育观念变化的背景

在教育领域,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逐渐展开,学校体育教育的观念也随之不断革新;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对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教育部几次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体育课程的内容中要注意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力求丰富多彩,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等等要求。在课程结构中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这些要求反映出近年来人们对体育课程性质的思索和观念的转变。只要能实现体育课的课程目标,就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这些为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与导向,同时也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高校体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养成体育活动的习惯。高校体育在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解决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问题。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的普及性、实用性及自娱性特点正好迎合了这一需要,这也是敦促这类课程在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5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是社会中青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踏入社会后是社会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会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进入高校,由这一途径进行传播,是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自身发展的需求。能进入高校,本身就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生命力,其发展效应也必然会由大学生带入将来的社会生活,从而更增强其生命力、促进其发展。

2.6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因素

大学生这一群体精力旺盛,对新理念、思维方式、新颖时尚事物接受很快,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判断,对于新事物所带来的新奇、刺激以及可能在新事物中所获得的收益都会吸引他们去尝试、接受,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对大学生群体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比如说,这些项目在提高健康水平的同时,带来心理上的效益,减轻压力,培养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等诸多益处。这些项目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也是吸引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魅力所在。人文精神就是坚持体现以主体的人为对象这一特性,显现人的本质,坚持个性化、自由化精神,体现个人的感觉、情绪和文化的价值判断,而大学生群体具有这样的需求,比如说野外生存、拓展训练项目,它就能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极具价值的锻炼与培养。所以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这些群体特质,是促使新兴时尚体育项目在高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 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的开发策略

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开发要遵循上述背景中所倡导的思想与观念,从理论的角度明确其引入及发展的意图,深究如何在操作层面上使之与我们的教育目的相吻合,如何让这类运动发挥出其特色与优势。那么在这类课程开发过程中不单是引入这些项目的外在技术表现形式,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与把握。

第一,作为一门课程,它是否能达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或侧重于某个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否达到身体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社会健康目标。开发及发展这些项目课程要注意把握其课程价值。

第二,引入的项目除了具有教育价值外,要集锻炼、休闲、新颖、时尚、实用等特点,而且一定要具有独特的特点或魅力,并适合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年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同时注意把学生的时尚追求转变成健康向上、参与性强的项目上来。

第三,不要把其转化为强竞技性,但要具有挑战性,并使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又能达到。

第四,根据学校的实际特点,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和风土人情选择项目。

第五,抓好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引进高学历的新教师,让老教师进修和外出交流学习。因为许多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并未教材化,一切都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教师要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自培。

第六,开发现有的体育资源。根据学校目前的体育器材、体育项目来创造和改良出适合学生口味,提高学生兴趣的项目。

4 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项目的产生与发展受多方面背景因素及条件的影响,社会发展、文化背景、体育功能转变、学校教育观念转变的背景因素、项目自身发展的条件因素、大学生群体特征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这丰富的背景说明一个问题,体育课程中新兴时尚类项目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们有着其自身的价值与发展意义。高校体育课程研究及改革要关注这一现象及其发展意义,体育课程的开发要遵循上述背景中所倡导的思想与观念,开发过程中要准确定位,不仅要满足其形式发展,还要真正发挥出这类项目的优势。

[1] 符文康.高校新兴时尚类项目体育课程的定名与界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

[2] 符文康,许小冬.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

[3] 陈融.休闲体育兴起的文化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2(2).

[4] 于涛,杨锡明.休闲体育的文化学背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

[5] 李井平,康建敏,樊炳有.时尚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价值[J].体育与科学,2004(3).

[6] 滕海颖.论新兴体育舞蹈与高校体育[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7] 杨晶.如何在学校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J].体育师友,2005(1).

[8] 黄紫华.美国大学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借鉴[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TheResearchontheDevelopmentBackgroundandStrategiesof
EmergingFashionEventsinCollegeP.ECurriculums

Fu Wenkang

(Department of P.E,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210016,Jiangsu,China)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fashion events in college P.E courses were affected by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include the social development,the culture background,sports function transformation,the change of education idea,the need of the events development,group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se factors indicat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fashion events should follow the notions and ideas mentioned in the above background research. These events should exert their own advantage.

Emerging fashion events; P.E courses;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2009-09-21;

2009-10-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编号:V0751-TY)。

符文康(1973-),男,海南儋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G807.4

A

1672-1365(2009)06-0098-03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运动时尚
体育运动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