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班化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调控

2009-12-02衡清芬

关键词:小班化课堂气氛调控

衡清芬

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减少,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吸引优质生源,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了小班化的教学尝试。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得到增强和增加,但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会影响到课堂的人气。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何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调控课堂气氛呢?这是我开始小班化教学以来一直思考和试图解决的问题。以下几点做法仅供各位同仁探讨:

一、课前注意情绪调控。

这里的情绪调控是指教师和学生两者的情绪调控。教师上课前,就要做好迅速进入角色的准备,把从家里、社会上带来的喜怒哀乐暂搁一边,以稳重的形象、平和的心态进入课堂。一般情况下,我会在预备铃之前走入教室,在班上巡查一遍,看一下学生是否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情绪及心情如何,看是否有学生心情或身体不佳以便在上课前帮其疏导或解决,保证让所有的学生都心情愉悦地进入课堂。情绪是有感染力的,好的情绪会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没有学生会用冷脸迎接一位面带微笑的老师;同样一个笑着的学生看到老师拉着个脸再怎么也不会高兴起来的。为了创造出一节好课的好氛围,请面带微笑,眼含欣赏地看着你的学生。

二、课上教学方法的调控。

教学方法的运用,首先必须要适合你的学生,适合你的学生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爱学、乐学,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新教材的内容新颖、有趣,贴近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但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及创新能力也是很大的挑战。在教授新教材时我们会在网上搜到很多不错的课件;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会欣赏到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和高效的教学手段。但这些好方法如果全盘照搬到你的课堂,说不定对你的学生是件痛苦的事情。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小班化教学中面对人数少,人气不旺的情况,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弥补其缺陷。

1.大声朗读,调节氛围。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将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交流和运用。让学生情绪高昂、饱含热情地朗读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培养语感,同时学生可以容易地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学习中体验美的欣赏,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学习。同时又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在热爱学习的情感中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当然对于一些美文,老师要帮助学生去欣赏和领悟。如:指导朗读Module9 Unit1 Canada这一课时,引导学生用一种对大自然美的欣赏,体会字词句式的巧妙运用。作者在描述加拿大的 fantastic natural scenery时,用了 vast areas of wilderness, frozen wastes, vast mountain ranges, enormous open plains, countless rives and seemingly endless forest等短语,仅一个“大”就分别用了vast, enormous, countless, endless 等不同的词语。老师要先启发诱导学生找出这些不同表达,然后再欣赏、朗读、感悟课文,把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与课文的理解结合起来,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活力。

2.充分利用小班化的优势,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创造出活泼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教学组织形式还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而设计。在讲解练习时,我首先把要讲的内容按小组分解。要求每个小组负责一定量的练习讲解,讨论出正确答案及原因,找出代表上讲台讲解,同时该代表还要负责回答其他小组的疑点(每次代表不能拟同,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当然最后还要对各组的表现进行比赛或评价,老师只需帮助卡壳的学生解围或点拨难点。这样因为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思考结果,他们既有听课的兴趣又能开发思维,有成就感。实践下来,效果很好,课堂气氛也很活泼。语法课大多是以老师为活动的中心,以句型套用、中英文互译为主要训练手段但这种方法会显得枯燥、乏味、单调、陈旧、课堂气氛沉闷而且效果也不太理想。我在语法新授课上充分利用小班化的优势以小组形式组织活动,将全体学生调动参与,将语法教学与激发兴趣、形成性评价和听、说、写三项技能综合训练融合在一起。例如:在教be+doing表示“计划将来要做……”时,我设计“国庆度假计划”这个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有话可说的话题,通过完成一个“接龙故事”的任务,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正确运用该语言形式的能力。教学过程:

(1)教师布置任务。

Teacher: In this activity, you will create a chain story about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2)教师交代任务要求:发言学生必须讲一个含有“be+doing”形式的句子而且在逻辑上符合前面已讲出的句子,最后形成一篇叙述计划的短文。在“抢说”的过程中,要求所有的学生边讨论边记录。老师先开头。

Teacher: My family is spend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in Beijing.

(3)要求学生以四人为最小的活动和评价单位,派代表进行抢答接龙活动。活动还规定抢答人必须重复前边已经说出的句子。例如:

student A: My family is spend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in Beijing. We are leaving on the afternoon of September 30.

student B: My family is spend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in Beijing. We are leaving on the afternoon of September 30. My uncle is meeting us at 3pm.student C: My family is spend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in Beijing. We are leaving on the afternoon of September 30. My uncle is meeting us at 3pm.He is driving us to the Great Wall first.

Student D: My family…

(4)让尽量多的小组代表创设尽量多的句子,抢答过程中,可以用给分的方式肯定、鼓励那些多次参与抢答的小组。但同时应该规定,同一小组的发言代表不能是同一个学生,以便让更多的人参与活动,避免“尖子包干”现象的发生。

(5)当抢答完毕,已经形成一个较长而且完整的短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修改他们的记录。然后抽查若干学生的记录,并鼓励他们脱稿,完整地复述全班完成的“国庆节度假计划”。

这样将语法教学与一个集听、说、写三项技能综合训练和形成性评价为一体的活动巧妙地融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学习的快乐而不是负担。小班化教学有利于老师和学生高频率的交流、了解,也有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学生展示的机会大大增加,活动的开展使教学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高效地进行。

三、课上节奏的调控。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是课堂教学一大艺术。张与弛,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学节奏的把握,包括教学密度、难度的安排,热场、静场的调控。教学密度要疏密有致。太疏则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太密则可能使学生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教学难度,要有缓有陡,不能一味地爬陡坡。坡度过缓则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索状态,热场与冷场,要处理得当。开场要热,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中场要静,使学生思维得以深入进行。静后再加温,这样的“热— 静— 热”的气氛节奏,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学习效果也特别好。当然,不同的课型,节奏调控的方式也应该随之而变。比如,在评讲试卷时,一开始老师通报测试结果,让学生 一下子就高度集中,因为每个学生都很关注自己的成绩也很在意自己的对错;老师在评讲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出现疲劳状态,这时老师可以通过设问、讨论、辨析或对类似题目的变形拓展等手段来刺激学生再度紧张,这样可以使课堂达到高效。

总之,课堂气氛的改善关系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诸多方法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重点,而教学节奏的把握是难点。只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索、研究,在人数较少的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气氛同样可以达到和谐、热烈,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猜你喜欢

小班化课堂气氛调控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如何调控困意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班化的“化”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