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海生存

2009-11-26李天田

中外管理 2009年11期
关键词:红海蓝海高地

李天田

紫海才是常态

红海也好,蓝海也罢,都不过是概念。

蓝海总是短暂的,所有的蓝海最终将会染成红色;红海总是表象的,任何一片红海里都隐藏着某些蓝色的海沟。

红加蓝的颜色是——紫。

红海与蓝海是一种理论上的相对概念,紫海才是市场的常态。因此,苦苦的等待那个传说中除了你自己谁都看不见的蓝海奇迹出现,就好像盼着天上掉馅饼,而且正好砸在自己嘴上。

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善于在紫海里分离蓝海的魔术师。

紫海生存,首先需要企业正视现实:不做盲目乐观的美梦,承认和接受紫海的环境,能够踏踏实实地学习在紫海里游泳的技巧。十年前,杰克•韦尔奇就曾经忧心忡忡地提醒过,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有乐观估计形势的倾向,其中很多还抱有侥幸心理。他提示说:一定要面对真正严酷的现实,而非是自己想看到的“事实”。“头脑里有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是管理者常常会感染的流行病。因此,不应该把紫海看成一种威胁,而是要善于从紫海中看出蓝色的机遇。紫海是一样的,但是生存状态如何,就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智慧了。

制胜之道

紫海生存,还需要企业掌握技巧:

以上制下——从长期来看,越是控制产业链上游源头的企业就越能够影响游戏规则的走向。在“高速增长”时代的众多机遇造成了粗放式的增长习惯,很多企业都拥挤在门槛较低的产业链中下游位置。但是“中速时代”的到来使得买方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从客户开始逆向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盈利能力进行挤压,越处于下游位置的企业越容易受其影响。而随着企业走向成熟,“向上游去”在实力上成为可能。产业链上游与下游的互动、互补,能够有效地对抗买方市场对产业盈利能力的挤压,同时使得企业的产业链组合模式更加灵活多变。

以高制低——越是占有“业务高地”的企业就越能够形成一种冲击势能。占领高地即是占“势”。这次经济危机过后,很多企业都要面临转型。企业需要预见到经济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寻求创新和变革。在这种经济趋势下,企业一方面继续坚守已占有的“高地”,挖掘现有核心业务的潜力,通过创新延长其生命周期,扩大经营额和利润量;另一方面又要发展新的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高地”的业务领域。同时,企业还要不断跟踪、投入、开发、培育那些长远业务的种子。这样,在浩翰无边的紫海中,无论你偏蓝还是偏红,都不愁无钱可赚。

对业务的规划越清晰,越容易占领“高地”获得竞争优势,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也越容易正确预见趋势。众所周知,GE是发展多元化最成功的企业。在去年的经济衰退之时,GE凭借成熟的业务链安排,让“遍地开花”的业务互相支撑补位,迅速扭转局面。比如:虽然金融体系崩溃导致GE金融收益下降,但其通过投资GE的工业业务相关领域,同样获得较高的回报率。此外,服务业也为GE带来了巨大收益,这是因为在经济低迷时,服务业能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目前,GE收入的2/3来自服务业。而且GE有着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随时评估和监测全球业务的投资收益情况。

以快制慢——越是自身快速变革的企业就越能应对增速逐渐放慢的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对于那些在上一次经济高速增长周期中快速发展的企业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无疑,越快变革的企业越能赢得先机。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之时,尤其是从较快增长转向略趋平稳的发展速度之时,转型和升级是必然途径,外部因素变化及自身适应环境的需要,都会推动企业不断调整。

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从蓝海进入、从红海成熟、在紫海生存。管理

(本文作者系仁慧特智业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刘宏君

猜你喜欢

红海蓝海高地
燕晗高地
高地
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春天的小船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炙热的红海
微型农场 未来农业新蓝海
治未病爆发 大健康将成未来蓝海
第七章 炙热的红海
创新未必非寻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