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物流外包文献综述

2009-11-18蒋长兵王灵峰

物流科技 2009年11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蒋长兵 王灵峰

摘要:以国内外物流外包相关文献为基础,首先提出企业物流外包的定义。然后论述了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四种选择方式。并详细地分析了采用物流外包策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最后根据上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外包风险;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gives a definition of business logistics outsourcing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related in china and abroad. Then the four types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selection are presented. Thirdly, detailed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bout the use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strategy which may bring the risk to the enterprise. Finally,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risk of the above-mentioned.

Key words: logistics outsourcing; third-party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risk measures

1研究背景

在当今世界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企业的活动逐步从由一个企业为主演变为分散到多个企业,这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个企业要想在多变的竞争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环境的变化。胡从旭(2008)根据我国目前的企业现状,提出各个企业要顺应潮流,以资源整合的思想重新审视企业资源,分析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把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薄弱环节外包出去,从而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在企业内部被外包的各项业务中,物流业务外包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周丽华(2008)认为,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可以实现其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同时第三方物流以其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为企业提供必备的物流技术支持。所以,物流外包正在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成为企业利润增长新源泉的有效途径。

2物流外包定义

Marasco(2008)回顾了从1989年到2006年发表在世界上33种知名杂志上的152篇有关第三方物流的文献,并且按照这些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类述评。但仍未得出关于物流外包的统一定论。

国外一般认为物流外包是指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形式。Skjoett-Larsen(2000)认为,物流外包可以被定义为单一交易、重复交易、合伙契约这三种物流关系形式。这三种形式类似于某种战略联盟合作关系,是从一般的物流联盟到整个物流领域的全面合作关系。Bask(2001)认为第三方物流是处于供应链和服务提供商界面之上的一种关系,在此界面上,提供商提供从基本到个性化的物流服务,这种关系即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目的是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

国内则认为物流外包是指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交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的方式。季葆苓(2008)认为所谓的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吴蓓(2008)提出物流外包或合同物流,也称为第三方物流,它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方式。它是社会分工下物流专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其运作内容上看,不仅包括仓储、运输和EDI信息交换,还包括订货与自动补货、选择运输工具、包装与贴标签、产品组配等。何丽红,李丹(2008)认为物流外包是企业为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将其物流业务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

虽然关于物流外包的定义不一,但是本质还是大同小异。即所谓物流外包,一般也被称作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3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

当一个企业决定采用物流外包的策略后,那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择哪家物流服务提供商。Kweku-Muata Osei-Bryson、Ojelanki K. Ngwenyama(2005)指出外包决定和管理很复杂,内容包括选择一个或多个可靠的供应商,管理与一个或多个外包厂商的长期关系,协调内部用户之间和外包厂商的关系,监测并促使供应商提供的服务等。只有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企业的物流功能才可以得到有效的强化并进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传统物流外包过程中对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王娟(2008)提出需要通过10个步骤合理正确的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1)首先应该组建一个工作组,提出明确的目标。(2)了解用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3)建立一个潜在的物流公司候选人名单。(4)征询备选取对象意愿。(5)开发并将征询方案发出。(6)彻底复查最后入围的物流公司的资格。(7)通过比较分析选定的合作伙伴。(8)清楚自己真正所需求的。(9)计划的实施需要额外的时间、资源。(10)消除沟通上的障碍。

由于定性评价的主观程度较高,影响因素较多。所以骆勇平(2008)提出利用物元理论这种定量的考核方式来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首先确定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然后确定待评的物元,并确定相应的权重,再计算待评标本与各个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最后将计算的结果进行大小排序,选择综合实力最强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本企业的外包物流服务提供商。

利用单纯的定性理论或者单纯的定量理论来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由此胡健、史成东(2008)提出一种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综合方法,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1)物流服务提供商选择指标体系的约简、优化;(2)构造对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选择的BP智能神经网络。该方法还可以使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有关指标之间存在的冗余关系,从而为改善决策的可靠性提供参考。伏小良(2008)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来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首先构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再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评价。使企业在实际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中定性与定量结合选择最优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总的来说,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都首先应该从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另外一个优秀的物流供应商应该以能快速响应生产企业需求、能主动帮助生产企业进行信息收集、能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能提供让生产企业满意的物流价格为衡量标准。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
信息化视角下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北京市国际物流业发展现状浅谈
我国第三方物流模式应用探讨
生产制造型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基于C.W节约算法及禁忌搜索的路径优化
基于C.W节约算法及禁忌搜索的路径优化
浅析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国外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