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与阅读

2009-11-13[美]哈罗德·泰勒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9期
关键词:作家思想生活

[美]哈罗德·泰勒

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总是致力于叙述和讲解。想为学生建立一整套知识体系,而学生则坐享其成。我就不能理解。为什么教育家们总是喜欢要学生在不适当的时间看不适当的书,并且坚持要学生以不适当的方法念书。他们自以为是地把书中的大意一一解说给学生听,把全书内容概括成一些要点,以便于记忆,在讨论时也只是围绕着这些要点转,

这样一来,学生们被剥夺了欣赏生动形象和诗意的乐趣,并且养成了那种书呆子气的阅读和思想习惯,一辈子受其羁绊。不管什么读物都只想概括出要点,并且用公式化,概念化的方式來表达,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传统的教育方法使得许多人不懂得怎样阅读。

在未受到这种陈腐教育的濡染以前,人们的读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在寂静的专注中,使自己的整个身心沉浸在书本之中,全心全意地享受它,领略其中所蕴含的智慧,无须别人的指点,也不必费心去概括要点。只有在经过自己的阅读之后,才去听听教师的讲解,评论或开展讨论。否则,教育就等于取消个人的阅读与思考。专门灌注一些现成的分析与结论,学生们捧着这些如出一辙的观点,却自以为读懂了那本书。

事实上,真正有效的教育方案,无法事先就安排得尽善尽美,而应该根据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具体表现加以启迪。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是让学生处在一个洋溢着人类智慧,体现出生活经验,心灵愉快、思想活跃的环境之中。教育的目的只能由此间接地达到。

我生长在一个文化沙漠似的城市里,在我念书的大学里,课程设置是枯燥乏味的,没订杂志,不安排实验,也没有文娱活动和哲学讨论,学生们观点模糊,缺乏目标,很少有人想知道奥登、海明威、梅尔维尔、詹姆斯、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杜威等大作家。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没有教师指导和图书管理员的帮助,还是不断地寻求那种被看作闲书的读物。

我们在阅览室和书店里翻阅我们最崇拜的作家的作品,回到宿舍里继续念书和讨论,就这样,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废寝忘食的迷恋,什么是充实而有理想的生活。虽然我们在课堂上学得都不错,为学校赢到了荣誉,但我们真正的精神生活却是在学校教育之外。

从此,我在心里老是嘀咕着,为什么学校的教育方针不能和学生的理想目标,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完美地结合起来呢?使学生的双重生活趋于一致,应该是教育方案的中心,而我们的教育家们为什么不能理解这点呢?

学生们总是负担过重。以至于他所读的书产生厌倦,敷衍了事。那些优等生被迫去看更多的书,他们读得很快,深谙应付提问或考试的窍门,好证明自己仔细地看过了这些书。实际上这种教育制度已成为一种障碍,妨碍学生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真正的学习并不在于记忆书本上的教条,而是一系列的个人体会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作者写书。也不是把社会生活简单地传达给别人,而是通过自己的思维、提炼和概括,发掘出被掩盖的事实和隐藏得很深的思想,把生活的潜在本质表达出来。读书对读者来说,是社交界外的感情交流,为了探悉作者的表达,读者坐在图书馆里,思想却沉浸在所读的书里,亲聆作者的倾诉。教师的存在只是为学生做好读书的准备,而书要靠他们自己去读。

在美国,人们把教育上的不尊重个性、对学生不作深入了解和个别指导,归咎于学生日益增多,不得不使用许多教学设备来替代教师的职责。但是,教育的深远目的不仅在于使更多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如果仅此而已,问题就太简单了,只要增加学生人数,然后大量灌输。

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为学生造就了怎样的才能、品德和气质,他们是否学会了观察、选择与判断。他们到底能干出些什么。问题的症结正是在这里,而我们的教育不关心学生的具体情况,只往意死记硬背的考试成绩,然后像检验商品等级那样来品评学生的优劣。

庸俗的社会关系学和企业化的观念已经从工商界打入了教育界,因此,我们的教育思想必须作深刻的反省,要认识到培养独立思考和自行钻研的能力的必要性。人们要学会从自己的观察体验中得出见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那些教育权威认可的、或与政府政策相符合的观念。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天地,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求知途径,我们的教育家应该倾听他们的呼声,鼓励他们去自己获取知识。青年人最可贵之处在于尚末塑造定型,世界是新奇的,而他们勇于探索。即使对那些公认的至理名言。他们也要反复考察,接受那些确实可信的,屏弃那些虚假的,并提出一些新的创见。

青年人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使他们和谐相处,并由此获得独立生活所必须的精神支柱。而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使他们始终与我们保持着一段距离,同样,教授们也难以真正了解他们。当教授望着课堂里一张张脸时,他无法确知他们在专往些什么,因为他们会在心神傍鹜时装出很专心的样子:他也无法确知自己是否得到敬重,因为他们总是那么彬彬有礼,保持肃静。如果把他们的沉默看作赞同和信服,而没有批评和异议,那就错了。

学习能力,我们就得信任学生,让他们摆脱为应卯而读书的束缚,发展自己的思想和信仰。书籍的选择要先从他们熟悉的现代生活开始,逐渐扩展认识和理解的领域,以便和遥远的,生疏的文化遗产联结起来。而在阅读时,必须学会深入书本,在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理解概念。

对于作家,如果只把他看作死后被追赠的某个学派、某种思想的代表,而不首先看作一个有感情、有个性的普通人,对作家进行分类而使人不再想进一步了解作家本人,那就会降低他对读者的影响和价值。作家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本身及其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在于他们恒久不衰的魅力。

事实上,一个受过真正教育的学生,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的。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创造一个学生们可以自由自在,以诚相待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通过一系列没有羞辱,没有诽谤,没有虚伪,没有欺诈的日常交谈来达到的。我们所以要使学生免于形式教育的束缚,要坚持教师制度的改革,要抵制一切想以呆板的行政制度取代活跃的学术团体的企图,要坚持师生之间的彼此了解和相互尊重,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育的中心问题是通过人与书,达到人与人的影响和交流。

(节选于《阅读的艺术》,[英]毛姆等著,上海远东出版社)

猜你喜欢

作家思想生活
作家的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