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计算能力的三点建议

2009-11-13张尚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9期
关键词:口算误区技能

张尚穉

小学数学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征。然而,随着电脑运用的普及,很多教师认为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不那么重要了。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之一,计算教学依賴于情境。误区之二,练习时间无保证。误区三,方法多样化变成“形式化”。误区四,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

鉴于上述误区,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计算在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的同时要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可采取下几方面的对策:

1.引入形式多样

计算教学从情境引入,并就此展开有效的教学,这是可取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为迎合现代化教学,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教学的发展,任何方法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计算教学中创设情境也不例外,在实际教学中,计算可以由情境引入,同样可以直接推出,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充分让学生发挥知识迁移的优势,进行大胆尝试。

2.提倡算法多样化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不仅有原有认知结构作基础,还有自身的思维习惯,教师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多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计算遇阻时,可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教师尽量做问题的共同研究者,通过观察、比较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激发学生提出更多有创意的算法。

3.保证适量练习

新课程提供个性化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计算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其中重要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统一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一方面要加强口算。常言说得好,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上每节计算课前,进行了3~4分钟的口算练习或在规定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目,对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作用非常大。但是,口算训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课堂练习,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知识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每节课必须用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总之,计算教学不能单纯依赖于情境,算法多样化,要把握实质,若是出现偏差,会导致不良后果。计算教学还是要重视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口算能力等基础,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九小学)

猜你喜欢

口算误区技能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智趣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