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学生高中化学基础不扎实的原因探析

2009-11-13冯宝贵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8期
关键词:参考书自学高中化学

冯宝贵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有着与物理、数学等科目同样的特征:精深的理论,精妙的思维,复杂的分支等,同时又有着与其他科目不同的特征:繁杂的概念、细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灵活的技巧、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又很难探明究竟,所以,很多人认为高中化学较易学,刚学的时候也没感觉出有什么特别难瞳的地方,但到了高三才觉得化学学习好像始终没得要领,做起题来四面楚歌,觉得应该加强但又无从下手,真的是束手无策。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碰到的有这种情况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那么这么多类似的情况不断地年复一年地出现,一定有其共性的因素,这种因素也一定出在高一高二甚至初三的化学学习上,这种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及反思,发现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无预习

对于学习者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自学的方法和培养自学的意识,而且后者的意义更为重要。而预习就是最初我们可以完成的自学工作,在预习过程中完全要独立完成学习、理解、辨析、联系、反思、查证、讨论等自学必须的所有过程,对于旧知识的检查,新知识的补充和深化理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乏这一过程势必要较大程度地削弱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学习埋下了隐患,同时也缺少了自学的乐趣,体验学习成就感。当然,无预习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一是有些老师观念不新,教学方法陈旧,其二是课下布置的作业太多。学生无暇预习。其三是部分学生自身的原因。无论是什么原因,缺乏这一环节不能培养学习良好的自学习惯,对于需要终身学习的一代人来说,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二、听课无笔记

记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动脑的同时也调动了多个器官多层次地进行参与,这本身就是对过程的强化,而今很多学生没有了这样的习惯,只是习惯于用耳和大脑来接受,更有甚者,在听课时同时桌面上放一本参考书,自以为参考书上写的比老师讲的还全,不屑于记,因为这样,听课的专注程度也就下降了。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课后老师讲的知识内容没有在纸上留下任何痕迹,很多的知识、方法成了过眼烟云,好象是听懂了,事后想复习只能借助于参考书,而参考书是别人写的,自己只能看,而且与教师讲的内容不能产生有效的联系,长此以往,就会影响知识的建构和基础的牢固程度。

三、复习不及时

在影响化学基础的因素中,复习不及时或不主动复习占有相当的比重。很多学生是功利性复习,一般在考试或测验前才进行复习,或者有了问题也只限于看看答案或问问老师,不求甚解,不从根本上解决,平时没有进行适时及时的复习,使得很多的知识印象逐渐淡化乃至消失,后来前功尽弃,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即使后来复习补上了,至少也给后段该学的知识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四、实验不认真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抽象的符号物化为具体的物质和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同时更是学习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的大好时机。但很多学生对实验往往停留在有趣和好玩上,课前不认真准备,课上不认真做,不分析原理,不注重操作方法和规范,这样的实验课对学生处理实验题是毫无用处的。实验与其他的化学知识不同,讲解是永远无法代替实验操作的,而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时往往已经到了高三的后半学期,重做实验已经不可能了,只好空留着满腹的遗憾悔恨。

五、要点知识不过关

要点知识主要指涉及到思维方法或解题方法的知识,它是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提炼出来的方法性知识,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这些方法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同一类问题可以成批处理。这些方法掌握得好。做起题来就觉得轻车熟路,一路的心情舒畅,大大提高做题速度不说,还可在不断的重复应用中加深对方法的理解,使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如果这些方法掌握得不好,做起题来只觉得是山重水复,不知思路要在哪里开始,也不知最终要去往何处。长期以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应付那么多的新旧知识,怎么可能解决那么多的化学问题呢?对于化学的厌倦也就成了必然。

六、相关学科知识储备不足

解决化学问题尤其是解决生活实际或生产实际中的化学问题,往往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如一些生活常识、科学常识、相关的一些物理知识等,如果其他知识储备不足的话。在对于知识或方法的分析理解上就会不时的遇到一些障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物理中的压强问题,总是有很多学生每到气压或液压问题就感到迷茫,束手无策。

七、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

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解和掌握都离不开深刻反复的思考。而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与化学有关的现象,碰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就等于切断了一条学习化学知识的途径,而通过这一途径学到的恰恰是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常识性的知识一般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的。书本中无法学到的或者是学到了也不是有切身感受的常识,应用时是不会在无意识情况下反应出来的。所以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可以使学生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八、时间分配不合理

学生在高一的学习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合理的表现尤为突出,因为学科本身的特点的关系,化学一开始好学,远没有物理、数学难度那样大,很多知识一看就懂了,所以时间尽可能地往数学和物理这两科上倾斜。而且考试难度又不大,所以知识掌握得到底如何根本没有机会检验。到了高三随着考试难度的增加,多数学生才感觉到原来化学题是如此的难做,感觉到自己的基本功原来这样差,这时才想挤出时间来“恶补”,但化学知识点又是纷繁复杂,答案要求又精细,所以既费力效果又不好。

对于化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以上各方面的原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但总的来说,这些原因都归于一点,那就是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缺乏积极自觉的学习意识,缺乏探索钻研的精神,所以要改变这样的学习状态具体用什么方法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在的学习热情,只要能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是我的义务。学好是我的责任,”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到那时,我们教师只需要协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化学基础也就自然会扎扎实实了。

(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参考书自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如何用好语文课外参考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