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技巧

2009-11-13陈岩岩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9期
关键词:技巧教学内容利用

陈岩岩

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宽。但由于中学课本篇幅有限,课时有限。教材安排知识密度很大,对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点到为止,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探讨地理课堂教学技巧,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成为地理教师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课堂教学,技巧性很强,不同的教师对它的处理不同。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导入技巧、课堂提问技巧、过渡技巧等几方面着手,浅谈一下我对高中地理教学技巧的认识。

关键字:高中地理技巧教学

一、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课堂教学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具有引入课题,介绍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等作用。高中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因此,引入的方法因教学知识的不同、学生基础等不同方面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迅速使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导入新课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点:

1.回顾式导入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利用前一节讲过的知识引入新知识,利用旧知识来讲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呼应,互为因果。前后知识结合,利用回顾式导人,能够使教学内容结构紧密,紧凑合理。能够体现地理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地域差异的特点。

2.目标展示法导入

课堂教学内容的介绍,既是教学目标的展示过程,通过教学内容的介绍使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效率。其特点是开门见山、明确主课。在明确本节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自然过渡到“达标”的教学过程中。

3.联系实践导入

利用同学们实践中经常接触的地理事物,经常见到的地理事物,经常听到的地理事物,作为案例经过剖析引入新课。能够迅速的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能极大地调动同学们求知欲,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同学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结合新闻导入

近期国内外或身边出现的新闻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也是迫切想多了解的内容。利用同学们好奇心强的特点,有效地利用地理新闻引入新课,新闻的轰动效应很快就能渲染课堂教学气氛。

5.学生演讲法导入

在讲每一节新课之前,让同学们自己搜集资料,找与要学的新课有关的地理故事,地理事件,地理新闻,地理景观等,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同学演讲后,进行课堂讨论,对同学们的讨论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出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内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探究式学习。同样课堂气氛就非常活跃,因为这是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由于有不同的观点,更能激起同学们的追求真理精神。

6.多媒体课件展示法导入

多媒体课件具有色彩缤纷,动态视觉效果极强的特点,可利用具有动态的字幕展示教学目标,动画演示教学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片。可使同学们在愉悦的情境下了解和掌握要学习的内容。或通过观看影片内容,归纳出学习的内容。在愉快的视觉享受中学习,学习中娱乐。

二、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提炼和展示的过程。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通过课堂提问要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提问。要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能力,积极探究能力和分析知识、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提问应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课堂提问内容紧扣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内容,应紧扣课堂教授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来设计,达到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提问的内容要有启发性,通过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课堂提问过程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规律层层推进,课堂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能非常容易的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是按认知的规律层层推进的,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3.课堂提问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进师生交流。教师的课堂提问中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有利于调动同学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材中的内容往往很抽象而单调,有很多是学生很难见到的或是学生已经很容易就掌握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覺得很容易回答。

4.课堂提问中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展示的方法,用直观性的问题,使学生对回答困难的问题,通过观看多媒体动画和影片的内容。直接得到答案。

5.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励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课堂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心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利用课堂提问来调动和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进取。

三、地理教学过度技巧

过渡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一个问题向另一个问题或由这部分教学内容向那部分教学内容转换的一个环节。教学过渡与新课导入、课后小结等环节一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谓过渡技巧是指教师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一般说来,过渡技巧主要是设计巧妙的过渡语,将两部分内容或多部分内容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连贯紧凑、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过渡的技巧很多,常见的过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过渡式。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有很密切的联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目的。

2.设问过渡式。教师在讲完一个问题或教学内容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达到向另一个问题或教学内容过渡的目的。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渡方式。

3.计算过渡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按教师的思路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的结果而过渡到另一个教学内容。

4.转折过渡式。当两个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别时,一般采用“但是……”、“却……”“而……”等词语达到过渡的目的。

5.小结过渡式。教学中通过对上面所讲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小结,而引出下面要讲授的知识内容,以达到知识过渡的目的。

6,表格过渡式。利用表格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表格也是进行过渡的好方法。利用表格过渡不必在过渡语言设计上下功夫,直接采用表格的特性进行过渡。

7.图示过渡式。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利用各种地图可以很自然地由一个教学内容向另一个教学内容的过渡。如讲授日本时,首先利用地图讲地理位置,然后通过让学生读地图学习日本的领土组成。

四、地理教学讲解技巧

地理课的教学离不开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老师那富有深情的语言,正是撞击学生情感火花的打火石。讲得好,事半功倍,讲得好,画龙点睛。对课本上的重、难点要精讲,尽量以恰当的比喻,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惑”。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和需要,讲解语言有时一针见血,有时曲折委婉;有时巧设反问,设疑质疑;有时幽默诙谐,寓庄于谐;有时留下悬念,寓思于学;皆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授课质量提高,学生也得到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就会使他们的素质上一个台阶。

总之,在改革传统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地理教师应认真揣摩地理教学中的各种技巧,有的放矢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高效的渗透新知识,逐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住:哈尔滨农垦分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技巧教学内容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指正要有技巧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