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眼看出你的“好”

2009-11-11宋从信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个性特征卷面高考作文

【摘要】一篇好的高考作文,必须能在短暂的阅卷过程中打动阅卷教师,从而获得较好的成绩,因而在高考作文时,要能做到:标题明朗、立意明确、思路明晰、语言明快、卷面明净。

【关键词】高考 作文 阅卷 评分

与平时的作文不同,高考作文是一种严格的限时作文,赋分60,要求在60分钟内速构速成,才不会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而阅卷阶段,一篇作文平均占用的时间为60秒。应试作文,就像只有一次机会、只能看上一眼的“相亲”,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让阅卷老师在浩繁的作文中,对我们的作品“一见钟情”。

在这短暂的一瞬,考生如何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自己作文的“好”呢?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做到“五明”:

一、明朗的标题

对于非命题作文来说,标题是阅卷老师审读一篇作文的起点。一个学生的表达能力,一篇文章的立意构思,乃至材料的选择,都可能体现在一个小小的标题上。因此,含混不清不知所云的标题,假大空的标题,甚至是存在语法错误的标题,都是高考作文所忌讳的。高考作文的标题应该是明朗的,让人一目了然:或与文章的主题相关,或与题干的材料相关,或与文章的结构、手法、主体材料有关。如今年全国一卷,利用题干材料中的词句拟题的:《做跑得最快的兔子》;引用或化用熟语的,《因材施教》《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大路通罗马》。明朗并不拒绝文采,巧妙含蓄、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样可以入题,但一定不要因形骇意。若作文标题的性质按十分计的话,“三分隐,七分显”,则是文采和明朗值得推荐的参考比例。

还有一种标题失败的情况——“题不对文”,注意不是文不对题,文章内容包括选材都符合题意,就是标题跟作文要求的题意相去甚远。

二、明确的立意

如果命题人在题干里概述一个故事、某种现象或者几则材料时,带有了某种倾向性,考生立意构思,则需要慎重考虑了。一定要准确把握材料的含义和范围,反对作文立意时标新立异“反弹琵琶”,与命题人的意图背道而驰。

2009年全国高考一卷,提供了一则关涉人的发展与培养的寓言故事:兔子虽有一技之长,仍遭遇到生存危机。由此引出如何发展和培养多种才能的问题。对此,野鸭、青蛙和仙鹤意见不一,野鸭: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青蛙:推重一技之长;仙鹤:既重视各种才能又尊重其个性特征。

故事中心寓意:人在有特长的基础之上,应该发展培养各种能力。而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必须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条件出发。

考生凡围绕此寓意构思作文或谈发展特长,或说培养各种能力,或说能力培养应从个性特征出发,及由此生发开去,思考社会、国家相关问题,均视为符合题意。材料含义丰富,可选角度较多:扬长避短,发挥自我优势,尊重个性特征,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之类都在题意范围之内。

应试作文应该分清“生活真实”和“作文真实”的关系,在立意上要做到目标清晰不偏不倚,先准确而后明确。那么,什么叫明确?怎么做到明确呢?议论文则话题清楚、观点鲜明,记叙文则中心突出、思想倾向鲜明。明确的立意,体现在标题中,也体现在文章的开篇里。开门见山,是高考作文常见的开头形式。对于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的高考作文来讲,迂回曲折的开头是不适合的,更不能写主题“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开篇。立意明确还体现在文章的选材上,不管怎样的材料,古今中外、言论事例、思想形物都应以围绕中心为标准。

做到作文立意符合题意、思想深刻的要素有二:

一是认知能力、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要求考生思维周密、灵活,视野开阔,思想丰富、深刻。考生立意存在着“越想越远”的情况,从游离到替换,从偏题到跑题。比如,从文章关键词来看,许多学生作文涉及了“道路、方向、位置、坐标”,还涉及了“角度、选择、变通、换位、得失”等,离作文的立意要求越来越远。

二是措辞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农村中学语言环境先天贫瘠,与各种媒体语言材料的接触又后天不足。这是制约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语文老师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三、明晰的思路

考场作文基本上没有时间打草稿,假如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非但浪费时间,且又容易跑题,文思还凌乱晦涩。因此,列提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写作思路,是提纲中的重要一项。提纲可以规范行文的思路,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有条不紊。行文思路体现在结构上。明晰的思路,整饬的结构,能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对文章的内容一目了然。值得推荐的文章结构有两种:一是引析联结,类似于古诗文中的“起承转合”,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扩展和变形;二是总分总,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并列部分不是简单的堆砌,而要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比如,并列中有递进、并列中有变换、并列中有比

较等。

四、明快的语言

所谓“明快”,就是指作文语言自然流畅、表意清晰,不含混晦涩,也不故作高深、为求文采而因形害意。高考作文禁止使用网络语言,谨慎使用文言,不说套话,不讲大话空话。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是考场作文得分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提高语言非一朝一夕的事,背诵经典文段、多练笔,日积月累则是最有效的途径。考前冲刺阶段也要坚持不懈,始终保持对语言的熟悉和敏感。

五、明净的卷面

明净的卷面得益于日常严格的要求和规范训练。首先是行文格式:分段空格,副标题的位置,标点符号的占格与位置等。其次是书写:没有胡乱的勾画和修改,书写清楚、字体工整。短时间内很难让书写到达书法的境界,但把字写清楚总是可以的。不要求怎么美观,只是看着舒服就行。再次,大小作文的练习均不打草稿,要求一次成型。也许一开始花费的时间长点,但是坚持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考场作文到达卷面明净也就不成问题了。

总之,我们的作文训练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全面考虑阅卷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写作的薄弱环节,做到有的放矢。唯有此,才能事半功倍,顺利摘得高考作文成功的丰硕果实。

★作者简介:宋从信,河北省晋州市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个性特征卷面高考作文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技巧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考试分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卷面
《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特点分析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