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想与作文

2009-11-11杨玉芹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联想对比

【摘要】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相关联想。联想在作文中既可以拓宽文章的思路,又可以汇集作文材料。

【关键词】联想 接近 类似 对比

高考话题作文创新的导向性、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内容的相关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的技巧性等特征都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挖掘和发展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思维的发散性”尤其应当成为我们进行创新写作的支撑点。如何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写作中使自己的思维纵、横、分、聚,发展思维的多样性、敏锐性、深刻性、独特性、创造性是个切入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语文学科的优秀思维品质——联想。

文学泰斗巴金说过,没有联想就没有文学,我国早期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从“赤”字中解读了“热情、革命”,从“田园”中领悟了“闲适、淡泊”,从“春雨”中品味了“教诲、希望”,从“落叶”中参透了“无常、寂寥”。他是如何解读、领悟、品味、参透如此丰富的内容的呢?原来他借助了联想这一思维活动。

当我们看到一个艺术体的“桥”字,从有形的桥入手,可以想到家乡的石板桥——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赵州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卢沟桥——历史的见证,泸定桥——通往胜利的凯旋门,长江大桥——经济发展的纽带,南浦大桥——科学与智慧的结晶,康桥——一份艺术的享受……这即是联想四面开花,洞开一片天。一座有形的桥,会联想到天宇人寰的方方面面,自然社会,宏观微观,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联想要丰富,就要融于广袤的时空之中,联想要合理,就要抓住所联想的事物间的联系点。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要恰当,就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时,中间应有某种联系,这“某种”就构成了联想的种类。联想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相关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互相接近,就会从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聪明好学,二十一岁中进士,一直在外做官。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所伴随的习俗是登高,赏菊,古人在登山时,人人头上都插点散发香味的茱萸。王维独自在外过节,看到此情此景,特别想念自己在山东的兄弟,于是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就是由重阳节而触发的联想。唐代诗人崔护,去长安参加考试,准备应考期间,有一次散步到了城南庄,因为口渴,就敲开了一家人家的门要水喝。那人家的院子里遍种桃树,桃花开得正灿烂。这时,一位美丽的女孩应声而出,递给他一碗水。然而那一年崔护没有中第,沮丧而归。第二年,他又到京城应考,想到那个美丽的姑娘,便又不觉到了城南庄,可见到的只是紧闭的门锁。他站在门口,想到去年的时候,姑娘热情地款待,现在面对的只是冰冷的大门,崔护浮想联翩,在门上赋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就是空间上的联想。生活中看到高楼林立,想到土屋寒窑;看到立交桥,想到石板桥;坐在舒适的房间里吃着年夜饭看着电视,想到边防战士正在巡逻,公安部民警正在值班;偶尔路过母校,想到自己曾在这里读书的美好时光;这些都是接近联想。

类似联想是指由两种实质不同的事物有一些相似之处而引发的联想。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身残志不残的保尓,想到中国的张海迪;由球王贝利的“我最喜欢的进球是下一个”,想到著名电影导演谢晋的“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下一部”。这是形似的联想。由三九腊梅想到意志坚强的人,由四季松想到不畏艰险的人,由笔直的竹想到人的气节,由水滴石穿想到持之有恒的伟力。这是神似的联想。

对比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截然相反的事物。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绿》中有这样一段:“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的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的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这就是通过对比联想说明只有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明暗适中,恰到好处。对比联想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由高山青松想到温室幼苗是横向的,由“十年寒窗无人问”的淡泊,想到自己将来“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辉煌是纵向的。写作中的对比,反衬手法,其实就是对比联想的具体运用。

相关联想是指由某种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看到儿时与好友的合影,想到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看到“海纳百川,无欲则刚”的楹联,想到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林则徐,这些就是相关联想,作文中常写“睹物思人”,也正是相关联想。

作文离不开联想。写作时,如果有了一些材料,但是觉得少了些,就可以自觉地依据现有的材料,有意识地进行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相关联想,这样思路就会慢慢地展开了。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这样一段叙写:有那么两种人,一种人总是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总是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第二种人应该悲观,然而事实适得其反,第一种人只有回忆,而第二种人还有希望。据这则材料写作文,可以广泛地展开联想:由材料中的“先吃”,“后吃”想到在对待社会利益和财富问题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扣住材料中“总是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想到为了人民的利益,革命前辈艰苦创业的伟大业绩,进一步联想到具体的人事———周总理第三次到大庆油田视察时,亲自审定食谱,吃高粱米饭的感人事迹;由材料中“总是挑最好的先吃”反面联想到《联合国环境方案》中警告人类不要毫无顾忌地消耗资源的名言: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扣住材料中“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第二种人应该悲观,然而事实适得其反,第一种人只有回忆,第二种人还有希望”联想到人生的哲理:乐极生悲,或苦尽甘来;由“吃”,“挑最好的先吃”联想到在家庭的餐桌上,家长在物质享受上千方百计地满足子女,过于溺爱。

由此可见,联想在作文中既可以拓宽文章的思路,又可以汇集作文材料。缺乏联想,反映生活的天地必然是狭小的,而有了联想,思路就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反映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在限时作文中,许多人感到无话可说,思路不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确实是没有那一桶水,甚至一碗水;二是有了一碗水,甚至是一桶水而不善于用。其实,一个中学生十几年的读书经历,不应该“没什么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善于联想,不能很好地调动贮存的材料。因而,可以说,掌握了联想这个武器,就能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会有说不完的话,就能够写出新颖、新异、新奇、新鲜的创新文章。

★作者简介:杨玉芹,新疆石河子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高三年级主任。

猜你喜欢

联想对比
浅谈学生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
给想象插上翅膀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