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正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2009-11-11许起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背诵文言文教学方法

【摘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背诵课文是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让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在竞赛中获得成就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

【关键词】文言文 背诵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方面制定的标准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我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以背诵积累为主,最后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对于初中文言文背诵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十几年,边教边摸索,总算摸出一些门道。

刚教学时,在文言文教学这一块我花的功夫最多。比如讲解时生怕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硬是逐字逐句讲,直讲得“支离破碎”,全没了文言文原有的美感和内涵,然后再让学生背诵书下注释,背诵文言文原文,背诵译文等。学生背得怨声四起,在考查时效果不见明显好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却一天天消失,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流露出反感厌学的情绪。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开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以达到新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

首先是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是借助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抓住这一教学目标,我首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能用白话文翻译文意。对于翻译好的同学要给予真诚的赞美和鼓励。每个人都有被人肯定被人夸奖的需要,尤其是在集体面前,老师赞美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

记得有一学生,在我抽查《桃花源记》译文的时候,他语速很快地对照学习资料读了下来,结果引得一些学生窃笑。即使这样,我并没有打断他,而是让他将这还算长的译文读完,然后让一位笑得比较厉害的学生站起来回答为什么笑?他满不在乎地说:读翻译谁不会?我立即说:好!那下面就请你给大家再读一遍。他一听,连忙调转头,跟别的同学借资料,但大家看着我制止的眼神,会意地以沉默支持着我。这样他只好无奈地捧起书,沉默了好一会儿,开始对照课文小声翻译起来。看得出他课前并没有预习,所以翻译起来比较困难。我耐心而认真地听他翻译完,指出了许多错误之处,并和大家一同为他纠错。纠错完毕,我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把他们两人作了比较:对于第一个同学,照本宣科固然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但最起码有准备,倘若能借助资料,课前稍下点功夫,就能变为你自己的,课上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而且你也会翻译得很好。对于第二个同学你虽然课前并没有预习,但课上有限的时间也能译出个大概,可见有学习好文言文的潜力,如果对照注释做好预习的话,效果一定会很好。两位同学听了我带有赞扬的点评,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教学文言文轻松多了。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喜欢听到老师的赞美。有位名教育家提倡“教学无过错原则。”这种理念体现了对学生人文关怀。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圣使命,即: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当学生有了较充分的自主预习,课堂上老师就不再是演独角戏了,而是愉快合作,深入探究,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自主预习过的学生,对基本内容有了大体的把握,所以在课堂上疏通文意时很顺畅,而且,针对他们不理解的字词、重点语句,我只要稍作强调,便能使他们会意。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是我近几年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能让

学生快乐地学,学得快乐。

其次是当面背诵增强自信,加强指导

有了学习兴趣,还不能看出他们掌握的情况,最终其实还是要落实到默写重点句子,理解重点字词语句上。说到底,最后还是要背诵。以前的教学他们感觉很厌烦,那么多的字词,那么长的深奥难懂的文字,让一部分学生的确感到头疼。我后来改进的方法是:分割法。即让学生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课上讲解的过程中一遍遍渗透朗读练习,读中有会意,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人的高尚情操和高雅的趣味,最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最后再进行早读课的强化训练,并且鼓励学生来我身边背诵。一开始学生很不自信,又紧张。后来,几个优秀胆大的到我身边背诵。虽然他们有的在日记中写道:“紧张得发抖”,“心怦怦乱跳”,还有的干脆在背完转过头的刹那就长吁一口气,或跟同学做个放松的鬼脸,甚至用手直拍胸口。对于这些同学,我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且适时进行面向全班的鼓励:到老师这儿背书一方面检查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书情况,一方面还可以训练你的胆量。当然,更有利于老师了解你学习的情况,对你做相应的指导。比如有些同学会偶尔读破句子,读错字音,对于大多数人出现的共性错误,可以全班做强调更正。同时对于一些优等生的要求又不完全相同,我在他们背完课文时会抽查课堂上强调的重点语句段落,甚至会问一些拓展引申的问题。渐渐地,大多数学生开始挤到我身边来,一边听别人背诵,一边练胆量。还有几个迟迟不敢来的,看得出他们也在座位上认真准备,可是我很清楚他们的基础,他们的主要原因不是胆量,而是缺少自信,基础又弱。所以我鼓励他们说:一整篇背不上,可以根据熟练的情况分自然段背诵。这下可好了,他们脸上立即露出欣喜神情,并开始跃跃欲试。这样,少数几个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勇敢地走到讲台前,自信地背上一两段。这种方法有效地照顾了他们的感受,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不用多久,也能将全文背完。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能从基础差的学生脸上看到笑意,读到自信,让我感受到我这几年来的心血没有白费,也深感欣慰。

最后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

对背诵有了兴趣后,我开始举行一些比赛。比如分组竞赛,将全班分为四大组,采用推荐背诵、抽签背诵和全组火车接龙背同篇课文相结合的形式强化记忆。每一位学生主人翁意识都很强,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为了小组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他们每一个都很努力,并且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在前十分钟的准备中没有一个懈怠。当然,比赛结束,我会奖给优胜组每一位同学一本练习本或一支笔等。奖品虽不算丰厚,哪怕是口头精神表扬,也能从获胜学生的脸上看到流露的自豪和骄傲的神情。诚然,有竞争就有失败,对于稍逊一筹的小组,我也会给予肯定和口头赞扬。所以,即使有不服,即使有嫉妒,但绝不影响学生学习背诵语文的热情。甚至在更多的羡慕眼神中我读到暗暗较劲和发奋努力。所以,在后来的比赛中背书的热情越来越高,检测成绩自然也越来越好。

因为我特别重视诵读的指导和检查,所以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在运用时也能做到得心应手了。

假如现在有人问我教学常胜的秘笈是什么?我想我可以从文言文教学改进取得的成效方面得出结论,并能自豪地告诉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主人翁的学习意识,自然会水到渠成。

★作者简介:许起胜,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初中教师。

猜你喜欢

背诵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阅读专练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