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2009-11-04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口红师生信息

霍 庆

沟通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工作技能,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师生冲突多是因师生间缺少真正有效的对话沟通而造成的。教师如何采取科学合理、先进有效的行动策略,积极主动实施有效沟通,应该成为当前教育环境下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摒弃简单说教。倾注同情心理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生为本”。作为教师,理所应当把关心、关怀、关注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即使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也要从积极的关怀、同情的角度去换位理解。如果教师一味主观地“贯彻”自己的想法,对话就会变成指责说教。从而降低沟通效果。

比如,学生因事迟到。

教师甲:“你怎么搞的?为什么不早点?下次不准迟到。”

教师己:“迟到了。脸红了,我想肯定有原因。能说说吗?”

教师甲以单纯责备、命令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只顾自己“畅所欲言”,不给学生开口的机会。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未能主动搭建师生对话沟通的桥梁。学生有理无处辩,有冤无处伸,憋在心理的委屈,只能增加对教师的怨恨心理;而教师乙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把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和感觉诚恳地说出来,并给学生以陈述理由的机会,则有助于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

二、改变沟通方式,尊重主体意愿

教师在某些问题和决定上有自己的原则,但并非意味着要忽视学生的意见。无论学生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起码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同时被征求过意见的学生也更易于接受并执行自己的最后决定。

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为给一位学生找一个“帮助人”,一改教师主观指定的传统方式,首先和全体同学谈话表示要和一些同学谈谈心。让有上进愿望的学生主动提出接受教师的帮助,然后从要求帮助的学生中优先选择自己谈话的“目标生”,同该生共同分析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征求学生的意见并共同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让其“主动”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帮助人”。事实上该生自选的“帮助人”就是教师事先已经镇定的目标。如此改变行动策略,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实施有效沟通。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会更强,效果会更好。

三、关心生存状态,营造沟通氛围

对话要想达到沟通的目的,必须要创设沟通的氛围。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师生双方地位、角色有所不同,要想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作为强势一方的教师就应当主动放下长者、师者的架子,真正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以达到沟通的目的。

一位教师和一位有着早恋倾向的学生对话,他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谈起。也不主动提起学生谈恋爱这件事。而是首先关心学生整体的生存状态,主动询问学生过得好不好,心情如何,将来有什么打算,有什么苦闷,以此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和对问题的认识。这样,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学生,学生则把教师当作值得倾诉的朋友,沟通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四、杜绝强硬措辞,保持平静心境

许多教师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不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就事论事而总是批评学生的品格与个性,以至于和学生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结果是教师谈得越多,就越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学生怒言犯上,教师威信扫地。师生如两只牛角互不相让,不谈则已,一谈就崩,哪里还有交流沟通的态度?

例如下面的例子:

教师:某生,今天要你站办公室是为什么?

学生:……

教师:你看看你。烫一脑壳的卷毛。还涂口红……

学生:口红怎么啦?英语老师也擦口红、画眉毛、烫发。

教师:教师是教师。学生是学生。

学生:学生就不是人?

教师:学生是人。但你化妆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画眉毛、打口红有什么用?人漂不漂亮也不是靠化妆化出来的。

学生:你……漂不漂亮。不要你管。呜……

此例中的教师未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在对话中不经意间使用了一些不适当的语言,非但无助于沟通目标的实现,相反还激起了学生的怨恨心理,只能使学生的心灵锁闭得更加严实。

五、传递“我向信息”。克制“你向信息”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以“你……”的口吻与学生谈话。这种谈话方式,教师向学生发布的是“你向信息”。沟通的一方(或双方)老是不断地说对方错了。而不是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师生之间的沟通常常因为相互否定、各持己见而中断,这种有对话无沟通的信息传递往往达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沟通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对话”,然而如果对话双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滔滔不绝。双方谁也不想理解对方的意思,只能算是典型的“无沟通”对话。

如果采取发布“我向信息”的方式则既不包含对对方的否定评价也不会损害师生关系。如:

“我第一次给大家上课,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觉得不舒服,因为这会使我失去给大家上好课的信心。”

“我已经很尽力了,我希望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如上所言,如果教师所说的话是有关他对学生行为的感觉,以及这个行为对他的实质影响,这样的信息就是“我向信息”。这样的信息传递中教师似乎扮演了一个弱者的角色,往往使学生有负罪感,有羞愧感,有助于促使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坦白及反思。进而促进自己行为的改变。

六、避免火上浇油,把握最佳时机

许多教师不懂得把握和孩子交谈的时机,学生刚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教师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其沟通等,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的抗拒和不满。

教育是沟通的艺术,教育因沟通而存在。虽然没有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每扇门,也没有一种固定的横式可以唤醒所有学生,但只有教师以适当的策略与真情经常同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和谐共赢的施教环境。

猜你喜欢

口红师生信息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订阅信息
笑话
麻辣师生
展会信息
口红之上,危险四伏?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还口红/自助餐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