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一个开学缓冲期

2009-11-04刘宝山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开学状态心理

刘宝山

开学初。大多数学生依旧沉浸在对轻松假期的愉快回味中,一时难以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其表现为:早上不能按时起床,上学路上没精打采。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或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看,要使某个人从一种状态快速转入到另一种状态,并非易事。大人们尚有“上班恐惧症”、“节后综合症”,更何况是自控能力、调节能力都还较弱的学生呢?开学意味着要从松散自由的休假状态转而进入紧张繁重的学习状态:要告别舒服的懒觉、精彩的电视节日、无拘无束的玩耍和娱乐;头脑中关于假期的美好记忆要被一大堆英语单词、作文题目、数理化公式取代。这种巨大的反差难免会使他们对开学产生恐惧。此时,勉强其学习只会适得其反。对此,学校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做好开学的过渡工作。因此,笔者建议,不妨给学生个开学缓冲期,这个过程大约在一周左右,给生理、心理足够的缓冲时间,让他们把心理调整到学习状态,拨回被打乱了的生物钟,进而逐步从假期放松状态转入紧张、正常的学习状态。

首先,开学的头几天,学校不宜给学生安排过多的课业负担。要适当放慢学习进度并降低学习的强度,作业的布置要做到合理、适量和多样化,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学习、娱乐相结合,防止由于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过度“紧张”的学习节律落差太大而造成学生因心理和行为习惯不适而产生厌学情绪,使他们逐步适应开学后学校的生活、学习节奏。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根据学生开学伊始课上容易犯困、精力不集中等症状,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动画、声音、图像及文本并存的优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再次,教师在开学初期要注意观察哪些学生最不容易进人状态。调查具体原因,研究防治方法,以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状态。比如开学的头几天学校不安排具体课程,可让老师与学生一起自由交流、沟通,谈谈假期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获,说说新学期的设想和打算,不断了解学生的心声,对学生不容易进人状态的原因做到及时了解、准确发现、正确面对,再对症下药。即使学生一时无法适应,教师也应理解并给以适当的监督和帮助。让学生的心理逐步从“放假”中脱离出来。

相比刻板的“规章”和生硬的“制度”,以上这些适当的变通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理解、爱护和关怀,也更人性化,可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心理状态以适应开学后的学习节奏。

猜你喜欢

开学状态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开学啦!
开学了(2)
智珠二则
心理小测试
开学啦!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