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师生关系ABC——也谈教师的亲和力

2009-10-22魏海林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亲和力师生关系交流

魏海林

亲和力是现代社会里我们关注较多的一个新名词,但“亲和力”这个词出现几率较多的是在对媒体艺人的评价上,我们常说某个节目主持人具有亲和力,某明星具有某种亲和力,它成为电视新闻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一种积极互动的力量。但究竟什么是“亲和力”呢?从字面来讲亲和力就是一种亲切、随和、宽容的力量,一种平和、闲舒的感觉,一种平易近人的个人魅力。它摒弃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提倡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亲和力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亲和力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使人产生渴望与之交流的意愿。可以说,亲和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亲和力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两位教学水平相当的老师,一位受学生欢迎,教学成绩也不错,而另一位却不受学生欢迎,教学成绩平平,为什么会这样?经过笔者观察,那些学生喜爱的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懂得如何和学生沟通,如何了解自己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成长过程的需求,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他们与学生的关系似乎更接近于“志同道合”,喜学生所喜,忧学生所忧,这正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亲和力的促使下,学生更喜欢这个老师所教授的这门功课,具备这种能力就会事半功倍,使得你的教学成效更为显著。

一个老师怎样才具有亲和力呢?并不是一个老师容貌出众就具有亲和力,也不是一个老师特立独行就具有亲和力,亲和力的获得需要身为人师者去探究。我觉得应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首先要构建父母型师生关系。对待学生,你应具备一种母爱或父爱之情。就像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慈爱关切的眼神,一个温柔疼爱的手势,都会使学生倍感温馨而不陌生。在日常教学中,这种小小的动作、小小的情景可以说无处不在。替学生翻翻衣领,做了错事摸摸他的头发,发现长处时适当表扬,甚至是一种秘密的谈心、君子式的协定……这些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积累就能使一个老师更具亲和力。

其次,要构建朋友型师生关系。俗话说“志同道合”、“气味相投”才可谓是朋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多的是老师和学生的相互抱怨、代沟、无法交流、观念不同等,如何克服这些沟坎,在心灵上和学生沟通呢?我觉得首先应去了解和研究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关注他们的成长烦恼与渴求。如一些小说杂志为什么他们喜欢,这些书籍肯定有引起他们关注的地方甚至引起他们共鸣的话题;他们喜欢哪些明星、为什么喜欢,肯定是这些明星身上的某种气质、特征是他们喜欢的;他们喜欢哪些歌曲,为什么喜欢,是否是动人的旋律、歌手的风采拨动了他们的心弦?当你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书,去听歌,去看一个人时,当你和他们一起去“追星”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和他们竟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当你和他们能有共同的话题去交流时,你就会体会到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评价观点,不自觉地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成了朋友。这时候教师自然而然也就有了亲和力。在这种亲和力的带动下你才可以和学生交流,去引导他们,纠正他们对社会、家庭的偏见和冷淡,纠正他们错误的过激的观念和不正确的价值观等,从而引导他们健康积极的生活和学习。

最后,要构建互动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创造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使教室转变为学生的课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和培养。积极和互动交流,抓住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去引导学生参与,做到“我中有你”,再经过对教学内容的分层安排及形式的策划,抓住重点,激发学生兴趣,做到“你中有我”,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正向发展,为学生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记得有位大师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不在于技术的高低,而在于心,即爱心、信心、责任心。”我相信,如果一个教师对他的学生具有爱心,对自己具有信心,对工作具有责任心,他一定就会具有亲和力,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亲和力师生关系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