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2009-10-22马宗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因材施教班主任

马宗军

当今的时代,学校教育要适应当前的要求,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一、班主任在“健全人格”人才培养中的障碍

过去有些班主任强调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这些过苛过严的纪律制度会使学生不适应而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可见,“严”而不当忽视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妨碍了“健全人格”的成长。更有甚者,造成班主任与学生的严重对立,学生称老师为“暴君”,这还有什么教育效果可谈。如今,班主任教育学生,不仅要“法治”,还需要“理治”和“心治”。

传统班主任工作中,有些班主任认为“爱”和“勤”是做好一个班主任的前提,因此,班里事无巨细,周到细致。但这样做往往会使学生被动木然,随时期待班主任来“包办代替”、“服务到家”。因此,忽略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些班主任唯我独尊,没想到自己的人格与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教育缺乏计划性,严重伤害学生的心理。这是封建社会旧式教育的残余,与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背道而驰。

以上都是旧的教育思想、作风、方法的残余,是我们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教育路上的障碍。笔者认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常规方法开展工作,而且还要采用激励的办法,从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原则、程序等方面进行激励,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的几点建议

1.教育方法——坚持“正面教育”

班主任应灵活运用各种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如精神动力、物质动力、信息动力等,激励学生进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帮助学生树立道德信念、启发学生自觉要求进步的效果。即使对犯了严重错误必须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坚持正面教育,使之乐于接受。

2.教育内容——讲究“因材施教”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进行教育时,班主任要注意在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理基础上“因人设计”,注重学生个性道德和品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寻求不同的成才道路。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老师不能对任何学生都一样要求,不要采取“公式化”和“一刀切”的办法。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优等生可以制定带有挑战性的长远目标;对于大多数中等生和后进生来说,要根据其思想、心理、性格、知识等不同,制定阶段性目标,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更好地去实现下一个目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教育手段——发挥“主体作用”

主体性教育是针对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客体性教育而提出的。这一理论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班主任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共同参与的、共同研究的伙伴,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学生参与、发挥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活动性,自主发展。

4.教育原则——坚持“公正合理”

表扬和批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重要方法,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常用的手段。表扬和批评应同时并存,表扬和批评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教师要深入了解具体的情况,当学生有进步,做了好事,或是在集体中有较好的表现,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或奖励,有时甚至要在全体学生面前大张旗鼓地宣扬;以张扬学生向上进取的个性,营造班级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其他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心理趋向。当学生确实有错误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或惩罚。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应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心理承受力。批评和表扬均在情理之中,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合情合理,情理交融,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公道,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5.教育程序——针对“心理特点”

班主任在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教育时要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志,导之以行,教育工作要做细、做实、做“活”,一竿到底,防止形式主义,马虎应付,走过场,应讲究实效,才能有效造就学生的“健全人格”。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掌握这门艺术,对学生“因材施教”,尽心尽职,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人格。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因材施教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夸夸我的班主任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班主任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