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人文政治课堂

2009-10-22杜汉芬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平等尊重以生为本

杜汉芬

【摘 要】 构建以生为本的政治课堂,实践“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采用灵活教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及时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平等 民主 尊重 和谐 发展

新课改呼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性政治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什么要构建“以生为本”的政治课堂呢?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到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理念使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逐渐发生了变化。但长期以来,在政治课堂上,教师重讲述而忽视学生各方面因素,考试时学生能取高分就好,政治教师缺乏了解学生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的体验……然而这样的学生个体是不健全的。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坚持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由、价值与尊严;重视学生的关注与需求、交流与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人文性政治课堂,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人文政治课堂?

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能够沟通接纳、交流合作、互动分享,形成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关系。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也处于活跃、流畅的状态,才可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课堂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

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求知欲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老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

再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培育主体,努力实践让主体“动”起来的现代教学理念。在“动”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充满人性化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在讲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改革的原因、实质及改革的目标和重要性等方面认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播放了“改革开放30年”的录像,祖国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深受感动,而后又启发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谈“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谈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明改革开放给祖国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最后,要面向全体,对学生全面负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课堂教学要培优辅差,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转化差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差生要热心、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教师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及时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和赏识就像生命中的阳光和水一样对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它会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会更加激发学生表现欲,成为学生进一步发现探求知识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真诚、发自内心;对学生评价要公正、公平。评价学生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必须懂得尊重学生。

总之,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殿堂。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平等尊重以生为本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