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釉发展四阶段

2009-10-19

检察风云 2009年15期
关键词:釉里红古玩扬州

元 號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上海市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的长三角收藏研究会组织我们到扬州做市场调研,参观了扬州博物馆、中国雕印博物馆和坐落在广储门外街6号的扬州玉器厂以及古玩市场等,调研的内容安排得很丰富。

扬州古玩市场过去我也去过,记得在此之前,扬州古玩市场是在市区城北丰乐上街3号的天宁寺内的,天宁寺边上还保留着乾隆下江南驻跸于此的御花园和御码头。扬州这个城市有两大特色,一是汤包做得特别地道,只吃汤,不吃皮。二是泡澡堂子历史上也闻名。御花园是品尝扬州特色小吃汤包的好去处。过去每星期天设在寺内的古玩地摊交易,也算是在江苏省内交易比较活跃的市场,对上海古玩收藏爱好者也颇有吸引力。现在因天宁寺装修维护,将列为专门的旅游景点,再设地摊就会有碍观瞻,所以古玩地摊转移到了花鸟市场。

那天在花鸟市场内地摊比较分散,真东西、好东西并不多。同去的叶福芳先生慧眼识货,找到了一只元代影青瓷釉里红撇口杯的残件,釉里红的发色很鲜红,确实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元代釉里红的标本。红釉是使用铜红料着彩,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产生红色。元代的釉里红的成熟产品,是工匠们对原料成分掌握后,已经能充分按照主观要求,对纹饰、造型制作的成熟产品,这也是以后历代红釉产品的基础。在中国陶瓷的历史上,红釉的发展应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唐宋至元代中期

第一阶段是唐宋至元代中期,这是红釉产品的萌发期。主要是唐代湖南长沙窑和宋代、元代钧窑的产品。当时器皿着彩的料含有铜红料的成分,烧制后产生了自然状态的红色斑纹。根据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记述:“目前已发现湖南长沙窑有通体高温红釉的制品,宋代钧窑则使红釉的烧造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但他们的胎釉制备都远逊于元末明初景德镇的制品。”

第二阶段是元末明初

第二阶段是元末明初,也是红釉产品的成熟期。主要是景德镇窑成功烧制了釉里红新品种。其中在瓷胎上刻划图案,然后用铜红料着彩,再通体施青白釉高温一次烧成的釉里红工艺,比唐宋时期仅使用铜红料涂绘的自然发色的方法,对釉料化学成分的认知和工艺制作上是一种发展。

第三阶段是明代早中期

第三阶段是明代早中期,确切地说也就是永乐到嘉靖时期。是红釉产品的发展期。明洪武时期,除了延续生产元代景德镇窑釉里红的产品以外,从明永乐开始,特别是宣德时期,烧制了大量的纯红釉的产品,从饮食器皿到摆设的观赏工艺品和其他的实用器,使红釉产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后尽管产量减少,但也一直持续到嘉靖时期,当时亦生产了少量的小件笔架、水洗等文房用具。

第四阶段是清代康熙时期到清末民初

第四阶段是清代康熙时期到清末民初(红釉产品明代嘉靖以后停烧,至清代康熙时期复烧,这之间有100年左右时间),这是红釉产品的兴盛时期。康熙时期红釉产品复烧以后,一直到民国初的约250年漫长的时间里,由于工艺创新和进一步掌握了不同的配釉方法,“色”之间产生了很大差异,以红釉为基础,但又分崩离析出许多新的红釉品种。主要有郎窑红、红釉、窑变釉、钧红釉、霁红釉、鲜红釉、豇豆红釉和芸豆红釉、低温红釉的品种等等,又由于不同年代和色阶的差别,有几十种之多,这是其他单色釉产品与其不可比拟的。

清代的红釉产品的品种繁多,对其年代和品种的准确辨别,是瓷器鉴定的难点之一。我找了些这方面能作些简单对比的识别资料,仅供读者参考。(文中明代以前的实物图片资料,均由叶福芳先生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釉里红古玩扬州
叶建新与釉里红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刘 威作品精选
说说古玩、古董和文物
古玩抢劫
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
扬州的秋日
古玩,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吗?
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