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生成机制

2009-10-19梁艳霞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生成机制政治思想

摘要: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建设内容,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着独特的生成机制,对其中的规律需要加以专门的研究。

关键词:政治思想;道德体系;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4-0063-02

思想道德是指经过社会实践检验而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同且努力倡导并在个人内心深处积淀而成的一种原则和规范。它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将精神意念升华为一种精神力量,指引人们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将人类社会一切美好的道德加以统一,并融成有利于发展进步的一种力量。建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根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要求,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机制和规律,使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循“道”而行,推进以德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机制,是指使思想道德活动各个构成要素、组成部分能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联结方式和运作方式,是保证道德准则正常发挥作用的有机系统。它贯穿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所有层面,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线索和路径,保证各个方面的工作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机制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生成机制、实施机制、协调机制、监督与保障机制等。以往我们对思想道德机制的研究比较薄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色。因而,研究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孕育发生机制(生成机制)在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由政治思想、道德观念(规范),民族精神、信仰、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各有着不同的原理和机制。由于民族精神和信仰可以归入广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制度建设则主要表现在实践层面,本文在此着重论述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生成机制。

一、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生成机制

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是一种观念体系,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汇集而成的。政治思想的要素包括政治认识、政治判断和政治推理,以语言、文字等可感觉的物质形式为载体。

从本质上说,政治思想是客观政治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政治思想的主体是一定阶级、阶层和政治集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政治思想的客体是政治现象,包括各种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在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反映。这种反映最初的表现形式只是一些直观反映,在经过人脑的加工后方形成自觉和系统的反映。

政治思想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一些主客观条件。政治思想的生产者必须具备相当丰富和深刻的社会政治阅历、有系统广博的学识素养、有勤奋和善于思考的研究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从事政治实践,都会或多或少地形成一定的政治思维,但这并不一定都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只有把那些直观的、零散的和杂乱无章的感性素材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整理和加工,进行理性思考和理性把握才能形成成型的政治思想。

在政治思想的生成和系统化过程中,每个社会成员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政治思想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加工者。他们的思想具备完整性、深刻性、系统性和创造性,能够代表一定时期人们政治思维的最高水平,能够准确代表和体现一定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的政治倾向、政治要求和愿望,能够形成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他们的思想亦代表了政治思想发展的高度。

政治思想作为人类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有着明显的历史继承性,每一个新兴的政治思想都是对以往的政治遗产和精神财富取其精华,剔其糟粕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政治思想的生成也离不开前人成果的继承和扬弃。

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努力目标,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基本导向。这个光辉思想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中蕴涵的政治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站在战略的高度,高屋建瓴、全面准确地分析总结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政治生活实践,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超凡的政治胆略,冲破思想禁区,进行理论提炼和理论创新所形成的。在新时期政治思想生成与完善过程中,党的领导人、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遵循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实践论的要求,深入分析我国的国情,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重新认识和总结,既牢牢把握了正确的理论航向,又针锋相对地同错误思潮、敌对思想做斗争,既积极借鉴和移植各个领域新的思想成果,又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结出了丰硕成果。总之,社会主义新时期政治思想的发轫和构建契合了政治思想生成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并充分体现了一个成熟稳健的政党和执政力量在把握理论导向,开掘理论新境界上的能力和魄力。

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生成机制

道德的产生经历了从道德动机到道德目标到道德行为的发展历程。在特定的社会下环境社会个体不断接受着来自外部的多样性、多层性和复杂的刺激信号,通过接收、处理和反馈,催生出不同的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括道德兴趣、道德意图、道德信念三个层次。道德兴趣是道德动机的初级表现形式,道德意图是道德动机的中级表现形式,道德信念则是道德动机的高级表现形式。这三个对道德主体的影响程度逐次加强,支配着人们按照一定的理解和信仰去行为处事。道德主体在一定道德动机驱使下,结合自身知识、态度和意志倾向,形成较为固定的道德目标,并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着价值辨认和取舍,进而决定行为手段。

通过揭示道德生成的一般过程就能够抓住了纷繁复杂的道德现象的基本脉络,为探索道德运行的规律找到了一把钥匙。在道德的建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社会成员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道德需求因素对症下药,抓好道德认知过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一是要加强对输入社会个体的道德环境变量的监控、过滤和干预,对道德动机实行正向强化。二是激励道德主体产生道德理性,把道德目标上升为坚毅的道德意志。三是引导道德主体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重视义利统一,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四是提倡道德主体自觉不懈地进行道德修养,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变成内在需要和内在道德素质。

一定社会条件下的道德是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的集合体,两者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统治阶级把符合本阶级利益和价值观的个体道德进行筛选、架构、培育,提升为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社会主流道德。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政策、舆论、法律、宣传教育等手段,采取不同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长期、渐进地建设。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的培育强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建设的着力点,体现反映了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上旗帜鲜明、思路清晰、定位准确。针对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利益冲突增多,影响人们道德动机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道德主体进行道德修养难度增大的形势,党和政府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在道德的培育过程中注重理论探讨的先行性,强调引导、促进手段的实效性,还重视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道德思想的生根发芽,繁荣茂盛。党和政府还相继出台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及时反映了新时期道德的发展变化,指明了道德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策支撑。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传统美德相衔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成机制的研究和有效运用,争取早日形成系统完善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梁艳霞,女,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教师,管理学硕士。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政治思想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神奇婚姻故事深层叙事程式探析
青年信仰的生成机制、发展规律与危机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