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的四次国庆阅兵

2009-10-14何立波

档案天地 2009年7期
关键词: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

何立波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盛典,也是党和国家举行重大节日庆典的一种隆重仪式,在相当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一个政党或国家的威势和军事实力、一个民族的浩然气。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从1949年到1959年11年间每年都举行国庆阅兵。在这些阅兵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毛泽东参加了开国大典、国庆1周年、国庆5周年、国庆10周年四次阅兵。因国内外形势的不同,毛泽东的心情都不同,这反映了毛泽东心系民族和百姓的可贵情结。

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国大典阅兵式

开国大典上的盛大阅兵,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于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阅兵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根据会议决定,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阅兵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

阅兵式怎么搞和在哪里搞的问题,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搞好阅兵很重视。他说:“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重点围绕确定阅兵地点问题,阅兵指挥所的成员们进行了反复研究。

1949年8月的一天,华北军区的几位领导来到周恩来办公室,将他们经过反复论证的两套阅兵方案,交给周恩来。第一套方案:地点选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第二套方案:阅兵地点在市郊西苑机场。这两套方案分别标画了一张部队位置及行进路线图。对于看惯了作战地图的周恩来来说,方案图显得既简单又复杂。周恩来仔细看过地图后没有马上拍板。这两套方案都有优点,但也都有缺点。经过反复权衡,周恩来提笔写下了意见:

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

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闭幕后。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荣臻)担任,阅兵司令请朱德同志担任。

周 九·二

刘少奇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圈。毛泽东和朱德没有画圈,他们听取了周恩来的口头介绍和分析,同意在天安门前举行开国大典。

10月1日下午3时,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多位党中央领导人一道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大会司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会。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他在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时,早已准备就绪的礼炮兵,迅速熟练地打响了礼炮。顿时,礼炮轰鸣齐放28响,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诞生,把开国大典推向了高潮。升旗结束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完毕,开国大典的重头戏——阅兵式开始。只见朱德身着军装,走下天安门城楼,乘敞篷车威风凛凛地通过金水桥。迎候在桥南的聂荣臻致军礼并报告:“受阅的陆海空代表部队均已准备完毕,请总司令检阅!”

在聂荣臻总指挥的陪同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检阅了各兵种部队。回到天安门城楼后,朱德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检阅式完毕,分列式开始。受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组成的方队,分列通过主席台前,威武雄壮地由东向西行进。以海军方队为先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伴随着受阅部队的行进,军乐队依次演奏《八路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队和老百姓》、《骑兵进行曲》、《炮兵进行曲》、《坦克进行曲》及《军队进行曲》,为阅兵增添了和谐高昂的气氛,阅兵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华彩迭现。

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仰望着高空,举起左手,手心朝向天空,用力地挥动着。在整个阅兵式中,全场掌声像波浪一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看着受阅的三军部队井然有序地一个一个通过了天安门前,毛泽东脸上的表情忽然凝重起来。毛泽东此刻的心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又愉快又不愉快”。他后来解释道:“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

毛泽东看到,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检阅的装备有日制九七式“老头坦克”、150毫米“花炮”、德制七九步枪、捷克式轻机枪……这些受阅的“万国牌”武器出自十几个国家,多是别国淘汰的旧品。检阅途中有一辆装甲车驶到天安门西侧,还因机械故障熄了火,多亏后面装甲车里的战士急中生智,开上前去把开不动的装甲车顶到西长安街上。城楼上的毛泽东对眼前的这一情景看得清清楚楚,不过,他没有责怪任何人,因为他知道,这就是我军手中最好的装备。

当时中苏两国摄影师在天安门城楼上都拍下了新中国开国大典阅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然而遗憾的是,苏联人拍摄的彩色胶片随后在北京饭店因吸烟失火而不幸烧毁。如今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目睹的只是中国摄影师拍的那些黑白画面。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足足站了6个小时,没有休息片刻。当新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时候,天安门广场和城楼上长时间地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千千万万的人们群情振奋,阅兵达到了最高潮,这时毛泽东的脸上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阅兵式进行了近3个小时,结束时天色已晚。这时,长安街上华灯齐放,群众游行开始了。毛泽东一直精神抖擞地站立在天安门城楼上,与广大群众共享着这欢庆的美好时刻,直到晚上9点25分游行结束。回到中南海住地,毛泽东对身边卫士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胜利来之不易!"毛泽东在说这句话时意味深长,说了多遍。

尽管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还很落后,但全体受阅将士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威武雄壮的阵容出现在国人面前,并向世界发出了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信心、有能力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正因为如此,开国大典阅兵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国庆一周年阅兵,毛泽东的心情并不轻松

1950年10月1日,毛泽东又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第二次检阅了国庆阅兵队伍。当时,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还没有来得及换装,参加阅兵的部队只是换上了新军装和大檐帽,所携带的仍是战争年代缴获的各式轻兵器。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驾驭的1900匹白马以6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这次阅兵,毛泽东的心情并不轻松。此时,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朝鲜战局由于半个月前美军实现了仁川登陆而迅速恶化。炮火眼看就要烧到鸭绿江边了,新生的共和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就在国庆这一天,毛泽东收到了朝鲜领导人发来的请求中国出兵救援的信。而此时,国内残余反动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国庆节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报告,破获了一起国外特务图谋在国庆庆典时炮轰天安门的案件,并搜到一门解放前遗留下的旧迫击炮。可是,经历了血雨腥风的革命洗礼的毛泽东,此时虽然日夜思考对策,却仍镇定自若。在上天安门城楼前,毛泽东半诙谐半认真地对周围的人说了句“如果真遇到打炮,谁也不许跑”的话,耐人寻味。

检阅结束之后,毛泽东回到中南海颐年堂住所,随即召开关于是否出兵朝鲜的会议。经过反复讨论,10月中旬,毛泽东果断作出了震惊世界的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

国庆5周年阅兵,毛泽东心情愉快

1954年的国庆阅兵,是在全国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结束的形势下举行的。国庆节当天,与毛泽东一起阅兵的外国元首有金日成和赫鲁晓夫。苏联最初确定的代表团团长是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此时苏联党内正围绕继承人的问题展开激烈斗争,为得到中共中央的支持,赫鲁晓夫积极推动向中国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决定亲自带团来华。他除了承诺从旅顺提前撤军,还把对华援建项目增加了15项,一共156项。这一切都让毛泽东心情非常愉快,笑容洋溢在脸上。

此次阅兵与开国大典阅兵相比,在部队编成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国大典的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编成,海军和空军数量很少。而这次的受阅部队由诸军兵种编成,反映出海军、空军和陆军特种兵的迅速发展。开国大典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是杂式的,型号、口径、出产国籍不统一,而这次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则基本上是苏式的。航空兵由三机按三角形编队,从几个机场起飞,要求低空、小间距、逐队跟进,准时到达指定空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高度为600米,航速每小时为400至650公里,这对中国年轻的飞行部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0月1日上午10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以及应邀参加我国国庆典礼的各国政府代表团主要贵宾们登上天安门检阅台。这时,广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和掌声。北京市长彭真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五周年国庆典礼开始!

国防部长彭德怀在阅兵总指挥杨成武的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部队。接着,分列式开始。军事学院的学员方队最先列队进入天安门广场。跟进的是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兵学校、坦克学校、航空学校、海军学校等方队。水兵方队在院校方队之后进入广场。接着,公安部队和步兵师各个方队相继通过天安门广场。在步兵方队后面的骑兵受阅部队,来自内蒙古草原,功臣模范占50%。他们共编成6个方队,每个方队都骑着毛色相同的军马,侧面看,骑兵和战马各成一直线,队形整齐。三轮摩托车团、摩托步兵团、伞兵部队、炮兵部队、坦克部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

站在检阅台上的毛泽东,放眼展望新中国成立5年来发展壮大了的各兵种受阅部队,内心感慨万千。每当一列列队伍走近检阅台,毛泽东都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向他们招手致意。在炮兵部队通过检阅台前的同时,航空兵受阅部队飞临天安门广场上空。飞在前面的,是由1架图-4重型轰炸机和2架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护航的带队机群,接着是4个轰炸机团和2个歼击机团。受阅的航空兵编队,由111架作战飞机组成。毛泽东仰望翱翔在蓝天上的战机队列时,不禁开怀大笑。

国庆10周年阅兵庆典,毛泽东下定决心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弹

195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纪念日。为此,党中央邀请苏联等11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率领的党政代表团和日本、印度等60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团参加中国国庆活动。这次国庆阅兵的规模远远超过了此前任何一次国庆阅兵。

这天上午10时,北京天安门广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群情振奋。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林彪在阅兵总指挥杨勇陪同下检阅各部队。这次阅兵与5周年国庆阅兵相比,受阅武器装备基本上是国产的,标志着中国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大大拓宽了的天安门广场上,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组成的阅兵队伍共11018人接受了毛泽东等的检阅。受阅部队官兵身着新式军服,佩戴军衔,英姿飒爽。

整个阅兵历时58分钟。最令人兴奋的是,人民解放军“五”字开头的新式武器——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59式坦克、歼5型歼击机等新式武器纷纷亮相,这些武器基本都是中国自行生产的。不过,在世界范围内,此时一国国防科技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已不再是新型坦克和喷气式歼击机,而是美苏英等国已经装备的核武器和远程导弹。在阅兵时,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并排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从彩色纪录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虽然偶有笑容挂在脸上,却比较勉强,看得出并非全是发白内心深处的笑意。

实际上,国庆庆典虽然空前隆重,但是毛泽东的心情却不很愉快。原来,这时候,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正处于十分困难时期,而另一方面原本答应给予中国核武器技术援助的苏联却突然变卦。1959年6月,苏联通知中国,在核武器技术援助方面要“推迟两年”。但在这次国庆阅兵的时候,赫鲁晓夫却再次变卦。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毛泽东说准备撤回在华专家,并不再提供核技术帮助。毛泽东听到这话,只是淡淡地回答了一句“那也好”。随后,毛泽东便同身边的另一位外宾胡志明谈笑去了,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毛泽东当时已经下定决心,中国要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弹。他随后在一次党内会议上说道:“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由于“文革”的干扰,1984年前,中国连续24年未举行国庆阅兵。1959年国庆节以后,毛泽东再也没有检阅国庆阅兵。国庆十周年阅兵,也就成了毛泽东辉煌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一次阅兵。

猜你喜欢

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
作战时间横跨开国大典的是哪一次战役?
10月历史大事记
一封信推动天安门城楼开放
天安门城楼开放30年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正式开放
胜利日大阅兵
三月的北京
陈氏父子的上海往事
(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