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9-09-30傅宝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15期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傅宝玉

摘要:农村的信息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支持。通过信息化,农业将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分流出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用以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复兴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助于离土不离乡,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阐述了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043-02

一、引言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从城乡协调互动角度看,信息化是促进以城带乡战略、以乡促城战略实施的需要。通过信息化,农业将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分流出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用以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复兴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助于离土不离乡,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有利于消除农村信息贫困。中国信息化发展快速,而在农村相对落后,消除农村信息贫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目前,农村的计算机平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不但发展程度低,而且显现出城乡发展的差距和不公平,农村成了信息社会的落伍者和边缘化地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正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比如,中国农村耕地资源有限而各地物产资源不一,即便农村有再好的土特产,苦于没有信息也难以走出去。“让信息走进来,让产品和劳动力走出去”成为农村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变巨大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同时依靠信息化对农村传统产业的改造,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快速转移和合理的配置,使产业结构向着更有效益、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改造农村现有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降低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消除农村的信息贫困,缩短城乡间的数字鸿沟,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事业信息化建设,改善农村社区的面貌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信息化能够使文化传播的形式更丰富,速度更快捷,通过向群众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当代文化,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3.有助于提升新农村农民的素质。新农村建设需要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人才。在没有更好的教育投资的情况下,搭建一个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平台,就地培养农村人才势在必行。通过信息平台,让农民看到、听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东西,在广大农村传播先进文化,使农民改变观念,拥有健康的文化活动,了解政策法律,树立道德观,最终整体提升农民素质,使之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创造主体,是目前最适合国情、既经济又高效长久的可行方法。

二、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大部分地区农村信息化程度低。虽然农村信息化提了好几年,也大力发展了好几年,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信息化还只是体现在配置基本的通讯设施的层面上,既没有形成农村的“信息高速公路”,也没有依托信息化来从整体上改变农村风貌。此外,信息资源及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行行政体制的制约,大量投资建设的信息网络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和“面子工程”。

2.农村信息意识相当薄弱。很大部分农村地区不论是干部还是农民对信息化不是不了解就是一知半解,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问题是一个地区发展的软环境,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区位因素可能无法改变,但软环境则是人的观念、意识的集中体现。由于农民得不到正面的信息交流或信息资源不足,导致不少地方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使得各种不良习惯乘虚而入,尤其到冬闲季节,赌博在农村极为普遍,打架斗殴、封建迷信等不法活动也格外猖獗。看武打和色情录像成了部分农民文化娱乐的主流生活。

3.农村信息教育的简单化。虽然中国现在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很多地区也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但由于培训一般都是公式化,教程形式化,这就造成了很大部分农民虽然参加了政府组织的电脑知识培训,掌握了一定的上网知识,但也只晓得电脑的基本操作,浏览的网页也是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的少量网站,至于如何查找其他网站、利用搜索工具查找有用信息则不知从何下手。由于电脑技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范围较小。

4.农村地区信息来源不足。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信息方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自觉地把信息资源配置分层定位为社会阶层中所谓经济地位高的“强势人群”、“主流人群”,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很多网站在发布信息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农业网站过时的信息较多,缺乏第一手信息和第一时刻发表的信息,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在内容上宣传本地农业、宣传服务的信息较多,而指导经营者生产营销、真正适用于农业的信息太少;还有很多网站只是提供简单的文字信息,而农民最容易接受的则是讲解和演示等视频信息。

三、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的主要措施

1.发挥政府对信息化的推动作用。一是不仅要努力创造基础的硬件环境,同时也要完善金融、法律和技术标准方面的公共产品,特别是要加大技术标准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力度,加快网络安全、网上信用、网上支付等方面的立法速度,尽快营造一个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软环境;二是中央、省级政府优先扶持投资,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农村县乡的转移支付,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各级政府要分层负担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专业化人才教育,特别是农村信息化普及教育的费用,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信息体系。同时,要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规范城乡信息市场,整合部门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农村居民获得方便、快捷的市场信息提供保障。

2.落实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各级政府应该注意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需要,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各地实际需要,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落实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避免搞“面子”工程。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把推动农业生产的各类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信息化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农村居民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农民懂得信息技术对于自身的好处。电脑培训应该注意教会农村居民如何去学习电脑技术,而不是简单的教会其使用电脑。

3.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农村信息化建设,从投入上看,单靠政府投入难有大发展;从管理上看,单靠计划或行政手段也难以奏效。而以目前中国的情况看,信息服务还不具备企业化经营的条件和能力,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推进市场化进程,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鼓励高科技公司、社会中介组织特别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人等参与,帮助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获信息技术的果实。一是注重市场化运作方式,可以允许和鼓励非政府部门竞争性参与电子政务网络、数据库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创新融资手段,降低运作成本。二是遵循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依照法规,鼓励竞争,规范企业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水平,网络是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要环节,是分析处理以及快速传播各类信息的必要条件。要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以市场信息开发工程为主要内容,重点是八个系统,即信息采集、发布与管理系统,农业办公业务与资源管理系统,农产品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粮食储备安全监控系统,农产品网上促销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系统;要用工程化带动信息化,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力争把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到村,最终延伸到农户。

5.创新农业信息服务主体。改变目前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单一的局面,加快信息服务主体社会化进程,在强化政务信息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支撑的同时,要确定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多元参与的农业信息服务主体构成模式,允许各类经济实体进入农村信息服务领域,采取灵活的措施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加快信息服务主体的社会化进程。

在信息时代,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增强农民自我创造的能力,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方华,顾海英.新农村新思路新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梅方权.走向2010—2020年的农业信息化战略选择[Z].2005-05.

[3]陈良玉.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技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Strategy in New Rur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FU Bao-yu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zation has provided essential aid for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which, the agriculture will realize intensified management. Thus, the labor force, fund and land will be divided to furthe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uch as developing non-agriculture industry, reviving the enterprises and services. After expatiating its importance and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 on how to reinforce the rur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

[责任编辑王建国]

猜你喜欢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寒露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