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化学课堂现状的反思

2009-09-30王淑芹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4期
关键词:油条探究性化学

王淑芹

初中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作为重要的理念,所以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教师的教学,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对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浅析

1.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由于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

2.贪图管理方便,便于操作

传统教学模式提供给教师一套现成的教学程序,并规定了每一步骤的活动内容。这就为教师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操作方法,这样教师既有权威的强制力又有控制的具体方法,什么时候讲解,什么时候练习都由教师决定,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全面控制,是“指令──服从”的管理模式,学生所扮演的是“遵从者”的角色。教师按照预定的步骤进行讲授,学生亦步亦趋。教师权威的确立,教学阶段的清晰划分,使教师的管理有条不紊,操作易行,而这种严密控制却带来了鲜明的强制色彩,使教学机械死板,流于形式。

二、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改变——问题探究

1.通过化学试验创设探究情景

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主要途径。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可以通过调整试验顺序增补或改进试验、改进实验、变验证性试验为探究性实验等方法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如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实验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使气球吹大,这个实验因为产生的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而很难做成功,笔者见有教师作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

2.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景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紧密,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实例作为探究性教学的切入点,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例如,在“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前,用常作为早晨食品的油条展示给学生,问油条是如何制作,为什么体积会膨胀,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引出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还可以通过摸过油条后,手上的油腻如何去除,引出Na2CO3的热水溶液显碱性,可以除油污,非常自然。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油条探究性化学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