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9-30邱启洋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4期
关键词:圆柱体圆柱长方体

邱启洋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地改革。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不但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需要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首要条件,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平等、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积极思维状态,以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抓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特征,加以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思维,发展能力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课不但是教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数学。在课堂尽量给学生去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如在教“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先引导学生想象,把圆柱体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再指导剪、拼、推理、归纳。首先,把圆柱从直径经过分成两部分;其次,每个部分再分成若干份,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即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圆柱的高。这样的教学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配合默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三、激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才有思考、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米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小米1750千克需要几小时?”不少学生列出1750÷(250÷5)。交流评议时有个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要先求每小时磨小米多少千克?不先求它行吗?”我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认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火花竞相绽放。有的提出可以先求1750千克里有几个250千克,再求需要几个小时,即5×(1750÷250)。也有的提出可以先求磨每千克小米需要几个小时,再求磨1750千克需要几个小时,即5÷250×1750。

总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置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新知识,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去想象,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作者单位:贵州省思南县岩门小学

猜你喜欢

圆柱体圆柱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圆柱的体积计算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找出圆柱体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