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比较教学模式中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

2009-09-30马春花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4期
关键词:三峡题材蚂蚁

马春花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比较的过程是事物间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比较、归纳、揣摩、体会”是我们进行比较教学的基本步骤,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有比较才有区别课文各自特色的能力;有归纳才有找出文章共性的能力;有揣摩、体会,才有鉴别、欣赏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践着比较教学的教学模式,现就北师大版语文教学中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举例做一介绍。

一、同一题材作品的主题比较

作家南帆的散文《蚂蚁》和马克·吐温的《辛劳的蚂蚁》,都描写了蚂蚁找食吃时的动作和搬食物时的表现,比较两文的主题,《蚂蚁》表现了作者眼中蚂蚁幸福的渺小,感受到主宰命运之手的强大,而《辛劳的蚂蚁》则借题发挥,借蚂蚁讽喻了人类的可笑行径,即执著于那些徒劳无益的蠢事。主题表达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同一题材作品的情感比较

比较刘白羽的《日出》和徐志摩的《泰山日出》两文,同为散文,都写日出,但两文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刘白羽写自己从小渴望看到“日出”,但几次与“日出”无缘,后终于在一次回国途中在飞机上看到了“日出”,万分欣喜中作者想到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用“日出”来象征新中国瑰丽的景象;徐文的《泰山日出》则一开篇就用绚丽的色彩来描写云海,写日出,想象瑰丽,用笔恣肆,表达对日出的赞美欢欣之情。同一景物写出了不同的经历和情感。

三、同一题材作品的表达方式的比较

《留学巴黎》和《心血凝成的作品》都以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留学巴黎的生活为内容,写他创作《风》的经历,但前文侧重书写经历,简洁而明快,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后文侧重描写当时的环境以及冼星海创作时的所思所感,联想丰富,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两文体裁不同,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也不同。

四、同一题材作品的描写角度比较

比较《静默草原》和《草原散章》两文,它们都是描写草原的散文,但角度和手法却不同。《静默草原》的作者鲍尔吉·原野是蒙古人,他写了蒙古人眼中的草原——辽远、苍茫,是饱经风霜的智者,有厚重的历史感,在草原,你会感到既自由又不自由;而《草原散章》的作者楚楚是都市人,她写了外乡人眼中的草原——鲜亮、美丽,在她的笔下,草原上的胖草、矮云、笑花、薄云、长歌是那样的可爱动人,令人难舍。同样的题材因作者的阅历和角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感受。

五、同一题材作品的表现手法比较

郦道元的《三峡》和余秋雨的《三峡》比较,郦的《三峡》重在绘景,写三峡四季的山水,运用对比,全文抒情唯美。余的《三峡》重在抒发过三峡的所思所感,在作者的笔下,三峡是中华民族的见证者,秀美的山川与深厚的文化相融,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手法,纵横古今,激情飞扬。

六、同一题材作品的人物形象比较

《百合花》与《山地回忆》都写战争年代的事,都表达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也都刻画了善良淳朴的女性形象,但两个形象又有所不同,《百合花》中的新媳妇羞涩含蓄,《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则泼辣爽直,一文一武,展现了不同的人性美。

七、同一题材作品的艺术风格比较

《黄果树瀑布》和《绿》同写水,都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但两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前文直抒胸臆,文风朴实浅近、粗犷豪放;后文用想象、比喻、拟人等手法,语言文雅细腻、清丽婉约。

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可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总校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三峡题材蚂蚁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春到三峡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