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2009-09-30汪宁漪

今日科苑 200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汪宁漪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群体也迅速膨大。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引起7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如何结合贫困生工作的实际,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快速扩大以及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群体迅速膨大。这一群体的学生在校期间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也没有经济保障,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学业、情感、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这些外在的特殊性孕育了这一群体独特的思想心理特征。贫困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贫困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莺要意义。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现状

高校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承受着比一般高校学生更多的压力。其中,一部分贫困生能够客观面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思想稳定、心态积极,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下能正确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有些贫困生自强、自立,通过打工、家教、学校的勤工助学等方式,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了贫困。但是,还有一部分贫困学生不能正确地面对生活的艰辛,不能正确理解生活中贫富差距现象的存在,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方面的问题,这对学生本人的成长、学校和谐与社会稳定十分不利。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陷入自卑情绪,否定自我价值

大多数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十分珍惜,学习成绩往往名列前茅,但由于经济贫困使得他们的生活拮据、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较差、自我发展受到限制等等,又容易使得他们产生自卑情绪,感觉即使很努力,也总是落后别人,很多目标自己也没有能力达到,转而否定自我价值。

(二)存在依赖思想,消极等待救济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社会资助、企业赞助、学校补助等帮困措施很大程度能帮助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有一部分贫困生以获得补助为理所当然,“等、靠、要”思想严重。他们不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旷课等违纪行为。

(三)封闭自我,脱离健康的交际圈

一些贫困生由于自卑心理,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情况,不愿意和同学、老师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甚至拒绝、逃避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脱离学校健康的交际圈。有的混迹于社会上的交际圈,思想开始扭曲,产生反社会行为和犯罪。

(四)在当前有压力感。对未来有焦虑感

高校贫困生总是为自己的学杂费而担忧,面对着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家人,面对着社会的关心求助,学习上压力也比普通同学的要大。同时,毕业以后还贷及就业压力,也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很多实际问题也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拼搏而解决,这就使他们面对未来感到迷茫悲观,前途无望。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如何进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辅导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引路人,是学校和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辅导员要充分尊重高校贫困生,建立和谐、平等、友好、信任的师生关系。通过和贫困生主动、坦诚的交流,辅导员要和贫困生在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孕育朋友的关系,让贫困生能够没有顾虑地倾诉他们的烦恼,吐露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从而掌握贫困生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实际情况。针对了解到的问题,逐一解决,保障贫困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其次,辅导员要注重对贫困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注重培养他们诚信友爱、自立自强、乐观自信、勇担责任、踏实肯干的优良品质,促使每一位高校贫困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再次,辅导员要和贫困生家长建立长久的联系。家庭和学校的联合教育是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法。辅导员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告知家长,也从家长那更多地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学生的成长背景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针对出现的问题一起商量教育对策。

(二)多渠道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贫困生由于现实生活的重压往往很容易产生心理矛盾、承受心理压力,这就需要有人去关心、理解和开导他们,让他们正视自己,逐步解除自己心理的各种障碍。因此,班级内部要设立学生心理信息员,经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学生心理信息员及时观察了解贫困生同学的心理状况。主动和他们进行思想沟通,获取一手的心理资料。如果心理信息员发现贫困生中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就要及时联系心理老师或者辅导员,采取有效措施来开导和教育贫困生。另外,可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贫困生懂得心理健康知识,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除此之外,高校需要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但由于部分贫困生对袒露自己的心声和隐私有所顾虑,也害怕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心理求助行为有想法,他们对心理咨询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及时性、广泛性、隐蔽性等特点,开设网上心理咨询项目。

(三)努力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它包括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应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让贫困生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成才。

促进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可利用以下载体:

1校风建设: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3建设贫困生社团。

(四)拓宽解决贫困生困难的渠道,引导贫困生自立自强

国家帮助贫困生的低息贷款已经全面启动,可以说,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学费的主要途径,同时针对贫困生发放的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社会资助、企业赞助、学校补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然而由于近年来高校贫困生人数逐年增加,单靠政府和社会的低息贷款、奖学金、助学金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困难。所以我们要努力拓宽解决贫困生困难的渠道,大力提倡贫困生要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变“输血”为“造血”。提倡贫困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多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让学生自己“造血”。高校可成立“勤工助学办公室”,派专人负责,努力拓宽渠道,结合贫困生所学专业,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家教、家政、翻译、促销、公关礼仪、博物馆讲解、文书、餐饮服务等勤工助学活动,不仅提高了贫困生社会实践能力,也缓解学校靠财政资助贫困生的压力。同时高校可制定相关辅助贫困生勤工助学的政策。高校也可将部分困难补助改成“特别奖学金”,对学习、工作特别努力的贫困生进行奖励。

高校在支持贫困生勤工助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扶贫”先“扶志”,让他们在思想上先要“脱贫”,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我们可以用身边的真人真事去说服教育他们,注重抓好典型,把那些有理想、有作为、努力学习、励志成才的贫困生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学校党团组织和学生辅导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个别谈心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让贫困生知道:只有拥有坚强拼搏的精神,依靠辛勤的劳动,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帮助,才能最终立足于社会。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