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取教育的主动权

2009-09-18邝红军

师道 2009年8期
关键词:讲道理张老师生气

邝红军

师生关系是一个“热门”话题。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并不是因为师生关系好得不得了,而是因为师生关系出了

问题——出了大问题。

教师怪学生“捣蛋”“不听话”“跟老师对着干”。学生说老师“专制”“没有爱心”“没有耐心”。“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如以前了”,“教师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一些老师在抱怨。“现在的老师水平越来越差了”,一些家长有如“九斤老太”,说教师“一代不如一代”。教师与学生互相“仇视”,家长“火上浇油”,这些现象并不少见。

一些专家把师生关系分为“工作关系”“情感关系”和“伦理关系”,或者分为“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进行所谓的专门学术研究。然而,与之相反,媒体的报道、公开的讨论以及私下的议论,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这些严格的分类和研究,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冲突”与“和谐”来观照现实的师生关系。

面对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一些专家认为问题更多地出在教师一边,他们站在学生一边,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求老师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些教师指责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反唇相讥:“有本事叫他们来教教看!”对于专家与教师之间的这种分歧与不和,很多人都不陌生。

到底谁是谁非?为什么会出现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和冲突?如何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张和冲突、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仇视和敌意、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分歧与不和?教师如何由“被动”变为“主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选取一例“教育事件”(或者说“教育故事”),围绕案例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此深化对各种冲突和对立的理解,探索缓解冲突和对立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下面是一则由某中学教师叙述和提供的真实案例。

一天下午,初中二年级的小明与张老师发生了争吵。

事情的原因是这样的:小明平时很爱动,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理想,又爱欺负同学,所以,是让老师很头疼的孩子。这天,他又在教室和同学聊天。张老师站在讲台上说:“小明,你能不能不说话啊?你自己不学习还不让别人学习,你这不是损人不利己吗?”

听到老师这样一说,小明立刻火起来了,站起来就说:“我就说话了,你能怎么样?你有本事把我开除啊?你有那个权利吗?你别忘了咱们国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我还处于‘义务阶段呢!”看着他歪着脖子瞪着老师的样子,张老师就更加生气了。她走下讲台,走到他身边,用手指指着他说:“就你这样的,也能算是一个学生吗?就你这样的,一辈子也就是个痞子,一辈子都这德性了,你给我出去,赶紧出去!”

小明不紧不慢地歪着脖子看着老师说:“你让我出去我就出去啊?你以为你是谁啊?你以为我是小孩子啊?你以为我什么也不懂吗?现在整个社会都知道什么是‘平等,我和你是‘平等的,都是人,你凭什么管我啊?”

就这样,争吵继续着,后来教导处主任来了,把小明同学带走,张老师在一旁一直气愤至极,一直在那里数落着小明……

在上述案例中,小明是个爱“捣蛋”“不听话”“跟老师对着干”的坏学生吗?张老师的表现如何?她是不是很专制?是不是没有爱心?是不是没有耐心?小明和张老师之间的争吵为什么会发生?从这个案例出发,我们怎么来解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说法?我们该怎么看待“平等”,特别是“教育中的平等”?

有人说:“不焦虑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一个老师产生焦虑,一定程度上表明他心里想着学生,为学生而焦虑,因教育而焦虑。相反,一个从来不焦虑的老师,很可能心里没有学生,不为学生操心,不为教育费心。基于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个从来不生气的老师,我们似乎很难说他是个好老师。但是,我们能不能由此反过来说“能生气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当然不能!一个只会条件反射式地生气的老师,一个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任由自己的情绪随便爆发的老师,一个缺乏耐心、不懂得正面引导学生的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好老师。

在本案中,张老师很生气,但她不懂得怎么跟学生生气。张老师试图阻止小明在课堂上和别的同学聊天,她的主动干预和维持课堂秩序的行为表明:她没有忘记教师的职责,她有一颗“教育心”。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还可以说张老师很“敬业”。可是,我们不能说她是个好老师。假如换作一个很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假如他只是跟小明“假生气”,而不是像张老师那样“真生气”,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也许老师和学生之间反而能够教学相长,并使师生关系和谐起来。

当张老师说小明“一辈子也就是个痞子”“一辈子都这德性了”时,她忘记了人的“可教性”这一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在这种情境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对张老师是个很重要的提醒:作为教育者,要相信学生是能变好的,身为教师,应该自觉地反省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当张老师气愤地说“你给我出去,赶紧出去”时,她在诉诸教师的威严和暴力,严重“失态”了。学生的表现让张老师怒火中烧,张老师的表现激发和增加了学生的不满。如此恶性循环,冲突很难不升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当经常以此检讨和要求自己。

在本案例中,虽然小明和同学聊天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在现有的评价规则和体系下,小明的行为可能是不恰当的,而且确实如张教师说所的,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但是,好动和喜欢说话,这是一个孩子很自然的生命力的表现,这些不能成为“损人不利己”的证据。小明被戴上“不让别人学习”和“损人不利己”的帽子,张老师则无形中让自己处于道德高地的位置,小明因而说了“我就说话了,你能怎么样”的话。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对抗性和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也就不难理解。如此看来,小明不像是在“无理取闹”。

如果我们不以挑剔的眼光来看,而是带着欣赏和“发现美”的态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小明还具有理性、机灵和反应灵敏的特点。相反,张老师反而显得过于情绪化,甚至因为过于激动而使自己处于情绪失控状态。尽管小明的辩解可能错漏百出,但是,他能引用“义务教育法”和“平等”的规则来质疑的教师的个人权威,自觉地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大有“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样子,则表现出了很多学生所不具有的优点。学生给老师讲“权利”“平等”的道理,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起点和机会,但是,身负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却不仅不以理相待,给学生辨析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运用“义务教育法”和“平等”原则,反而激愤地以“你给我出去,赶紧出去”来回应学生。这位老师应该好好反省。

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应该争取和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教师所做的工作是“长善救失”和“长智救愚”。人们常说“善者为师”,“智者为师”,“能者为师”。只有“善者”“智者”和“能者”,才能真正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张老师的反应和表现乍看起来似乎很“主动”,其实她已经使自己置于“被动”之中。她的行为表现很不明智。从“教育崇善”的意义上说,虽然她有教育和规训的意识,但她缺乏足够的善意。从她处理整个事件的过程来看,她离“能者为师”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在这一次师生交往中,她一步一步使自己丧失了教育的主动权。

小明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很值得我们去琢磨和思考:(1)“你让我出去我就出去啊?”其潜台词很可能是“你得给出让我出去的理由!”“你能以理服人吗?”(2)“你以为你是谁啊?”其潜台词很可能是“你是老师吗?那就拿出老师的样子来吧!”这也是在提醒身为教师的人:“教师”意味着什么?一个人该怎么做才符合教师的身份?够得上教师这一称谓?(3)“你以为我是小孩子啊?你以为我什么也不懂吗?”其潜台词很可能是“我不再是任人摆布的三岁小孩了”,“你再也不能像对待小孩那样对待我了”,“我已经是个讲道理的人了,你也得讲讲道理!”(4)“你凭什么管我啊?”其潜台词很可能是“就你这样,要能耐没能耐,要善意没善意,要智慧没智慧,一边歇着去吧!”

像小明这样的学生确实会让一些老师很头疼。对于这样的孩子,简单粗暴的方式不管用,你得跟他讲道理。他很自以为是,讲得头头是道,你可能拿他没辙。但他要拿出剑来,你就跟他比剑;他要耍棍,你就跟他比棍法,让他“输”得心服口服。当小明说“现在整个社会都知道什么是‘平等”时,教师应抓住教育契机,跟他讨论究竟什么叫“平等”,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下“平等”意味着什么。

小明说他和张老师“都是人”,因而是“平等”的。这话说得多好!这里的“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平等——只要是人,其人格都应该得到尊重,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假如说“人都应该讲道理”,那么,你跟我讲道理,我就得跟你讲道理。我跟你讲道理,你却使用暴力,动用武力,这显然不平等。既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那么,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学生则应该尊重老师的教。老师应该拿出善意、智慧和才干,诲人不倦;学生应该虚心好学,应该尊重其他正在学习的同学。小明既然提到了“义务教育”,老师大可以趁机说明义务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义务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所有儿童和青少年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强制教育”,教师有“管教”学生的职责和义务,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主动”还是“被动”,这是个问题!卓越的教师会因其爱心和专业的态度、知识、技能而在教育过程中掌握教育的主动权,不断化解教育中的矛盾和冲突,充分创造、发现、利用各种教育的契机和条件,实现其“长善救失”和“长智救愚”的教育理想。

(作者单位:广东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赵霭雯

猜你喜欢

讲道理张老师生气
别让“讲道理”毁了孩子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讲理的八大戒律
生气汤
讲道理等
学会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