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这样的训练为我们的未来增添砝码

2009-09-18

职业·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凤梨丹丹素质

在参与试验的学校,记者采访了几位参加通用职业素质训练的学生,他们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描述了这门课带给他们的改变。

能学到比专业知识更有用的东西”

采访对象:王焕宇,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高级技师学院07数控班学生

跟记者谈话时的王焕宇显得很稳重,而在同学眼里,活泼开朗的他算是比较“疯”的。闲暇时跟同学踢足球是王焕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捣鼓计算机更是他的最爱。他告诉记者,自己课余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上网看新闻和研究新软件的使用了。“我学的是数控专业,但我很希望将来能做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比如做网站。”

谈起中学时的学习经历,焕宇似乎有点烦躁,“当时都是老师讲什么自己就学什么,从来没想过主动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学习成绩自然也不会很好。”来到现在就读的学校学数控,他觉得很多人在学专业课时还保留着中学时的学习习惯。而学校新开的《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让他们眼前一亮,因为这门课,让他们不得不打破原来的学习方式。

最有意思的活动——穿越电网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那个‘穿越电网”,提到具体的活动,焕宇便来了兴致,“这个项目是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老师依托两根豎着的杠杆,用绳子结的四边形组成一张立体的网,让我们把它想象成‘电网,我们的队伍19个人,大约有24个网孔,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这张‘电网,每个人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触碰到绳子,不然就被电死啦。”焕宇开心地为我讲述当时的情形:“因为在这之前做过其他的一些活动,我们做这个项目时就会有一些计划,根据网孔的大小来安排谁过哪个孔。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先让比较健壮、动作灵巧的同学挑选合适的网孔自己钻过去,然后两边合作,帮助其他同学通过电网,很多人都是被大家抬过去的。对了,我们还安排了专门的人观察,防止队友无意间触网。”

别被第一印象所欺骗——课程并非游戏

焕宇第一次知道这项课程,是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实习时看到一期试验班的学生在外面做活动。当时听到他们发出的唏嘘声和欢笑声,还以为这些人仅仅是在做游戏。直到自己的班级从五月初开始上这门课时,他才发现这些貌似游戏的活动其实有着很多的内涵。“我们还是孩子,爱玩是特性,这个课就能吸引我们,使我们通过一些活动进行情感体验,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提升我们内在的素质。” 焕宇坦承在没参加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之前,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够,上这门课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在思维方式和与人沟通的技巧方面,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这几次的活动,我思考问题比以前全面了,跟别人交流时有了商讨的意识,觉得大家合作互助,才能把一件事情做的更好。”

课程还在进行,焕宇也在不时地总结自己。作为队长,他在决定实施一项决策时没经过更多人的表态就付诸行动,现在他认为这是件很冒失的事情。“将来去企业工作,无障碍的交流尤为重要,这次的培训课,开发了我们思考、交流的潜质。以后发表意见时我会有意识地做一些考虑,不会再脱口而出、不听他人意见了。”

这个乐观的男孩,对职业素质训练课程自有看法,“这门课程虽不能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但这期间积淀的品质在步入社会后会比所学的专业知识更有用。”

“一根筋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变化”

采访对象:刘占琳,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高级技师学院08数控班学生

记者:你觉得这门课怎么样?

刘占琳:这门课太有意思了!用做游戏的方式(心理行为训练)让学生参与体验,我们知道了与人交流、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些应该是我们走向社会岗位时拥有的基本职业素质,我们可以在这门课上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并慢慢培养这些素质,这是在其他课上无法体会到的。

记者:通过这门课的训练,你哪方面进步最大?

刘占琳:这门课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拓展了我的思维方式。你能想象一个小球经过21双手时只用了一秒二吗?“传球”这个项目就是在挑战思维的极限。当时老师给我们一个小球,要求这个球从传球者的手中经过每个队员的双手再传回传球者手中,越快越好。我们接到任务,就开始想办法,大家一起讨论,最终找到了最合适的方法,传球的时间从最初的三秒,第二次的两秒多一点儿,最终只用了一秒二。

占琳每说到自己对某一种能力的新体验,就会用相应的心理行为训练项目来解释给我听。我怎么也无法将这个开朗健谈,说话很有逻辑性的男孩和他的指导老师原先说他“有点内向”、“不是很活跃”这些评价联系起来。

“这门课会用一些活动来挖掘我们潜在的能力,我记得做‘苹果凤梨这个项目时,我们队21个人围坐成一圈,由其中一个人把苹果和凤梨分别向两侧传递,当他把苹果传递给左侧的人时,接收者会问‘什么,然后他回答‘苹果,同时他将凤梨传递给右侧的人,接收者也问‘什么,他回答‘凤梨,然后接到苹果和凤梨的人又像第一个人似的把东西传递给自己身边的人,接收者再问‘什么的时候,他们得回头问传递给他们的人,然后告诉下一位是什么,又转回头向告诉他答案的人说‘谢谢......这个特别麻烦,不停地询问,不停地传递,直到凤梨和苹果重新传到第一个人手中才算结束。因为我和传球的第一个人坐对面,两个球同时传到我手里,当时我就懵了,反应不过来,都不知道怎么询问怎么回答了。”

占琳开心地笑着,似乎又回到了做这项活动的时候。“第一次传递失败后,我们都提高了注意力,做第二次传递时,我们成功了,把苹果和凤梨顺利地传递到第一个传递人的手中时,我就觉得我们完成了一项浩大的工程。”这项活动,在无数个“什么”、“谢谢”中,考验着学生的耐心,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在与人交流时一定要认真地倾听对方,这个活动能很好地训练人的反应能力。

现在,占琳是学校“口才协会”的一员。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上欢乐的课堂气氛,以及大家回顾总结时幽默的语言深深地感染了他,他想通过这类社团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与人交流。说到这门课给他的总体感觉,他毫不犹豫地告诉记者:“通用职业素质训练,用互动的方式代替死板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学到了以后步入社会时所需要的一些能力,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我们的内心。我最大的收获是,原来一根筋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转变。”

“待人接物时成熟了不少”

采访对象:张腾,北京市实用高级技术学校08高级影视班学生

听张腾的朋友说,腾腾是个认真、随和的女孩子。跟同学们一起拍片时,某些镜头不合她心意,她就会半认真半严肃地对当事人说一声“你这人怎么能这样啊”,时间久了,大家都把这话当作她的口头禅了。在和腾腾的谈话中,记者也感受到了她不愠不火的性格,面对我在某些细节上不停的追问,她仍会耐心地解释。

没想到会这么吸引人

“刚听说要开‘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时,我以为会像一些拓展训练似的,让我们做一些很累很辛苦的活动。”带着这样的忧虑,腾腾迎来了这项课程。当老师介绍了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并安排心理行为训练活动项目时,腾腾紧着的心总算放松了,她没想到这项课程这么有意思。“大家一起想办法,为完成任务而努力,一起总结,一起交流,越来越离不开彼此。”

腾腾说她们班是去年11月参加了这项课程培训,“那会儿作为新生我们来学校已经两个月了,可是大家彼此都不熟悉,女生之间还稍微好点,但女生跟男生之间则几乎没怎么说过话。”经过一周的培训,男女生之间的隔阂完全打破了,现在大家交流很多,这也为她们专业课的学习带来了方便。“我们是影视班,有时候需要分成几个小组做作业,拍一些短片,大家熟悉之后,做作业的效率都提高了,因为沟通没有问题。”

多了耐性,更有勇气

因为是课程试验班,学校只安排了一周的时间做集中训练,这让腾腾和同学们多少有点遗憾。她坦诚地告诉记者,“由于时间短,上完这课虽然还没有感觉到有特别大的提高,但对我们还是有帮助的。”在腾腾看来,几天的职业素质培训不可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素质,但是有些东西自己亲身体验了,就会在脑海里停留很长一段时间,促使自身行为发生改变。腾腾说,她最大的收获是现在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会有意识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结果,遇到麻烦事多了耐性,也更有面對挫折的勇气了。

和腾腾的谈话临近结束,这个活泼的女孩忽然好像很有感触地说:“在没好好了解一个人之前,千万不能过早地下结论,说他这人怎么样怎么样。”她笑笑,继续说,“刚开始跟男生不是特熟悉,有些男生看着比较邋遢,平时学习也不是很认真,我就觉得他特笨。但在做活动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有好点子,在关键时刻想出妙招解决问题。真没想到他们会是这样的。”这是腾腾切身的感受,她用自己的体验告诉我们,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技校学生待人接物的方式。

“这门课让我找回了自信”

采访对象:郭少丹,北京市实用高级技术学校08高级影视班学生

丹丹是个有主见的女孩,她的朋友们都这么说。约丹丹做采访时,她正忙着和同学一起拍摄专业课老师布置的班级原创短片。活泼、开朗,这是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在一所私立中学读高中时,丹丹就知道自己并不是非要上大学,都认为动手能力强更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高中毕业后,丹丹来到北京市实用高级技术学校,选择了自己比较喜欢的影视制作专业。

思维方式大不一样了

“我们的‘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只进行了一周就结束了,期末的总结活动我又没能参加,所以挺遗憾的。”丹丹说当时刚要开课时还以为这门课只是一个让班里同学增进了解的活动,不过课程结束后发现,除了使大家很快熟悉,彼此增进了了解之外,这项课程也让他们有了些意外的收获。“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以前想问题特简单,自己觉得怎么好就怎么来,但现在在做事之前会想想别人会怎么做,我做了之后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我的思维方式和原来大不一样了。”

发掘潜力

丹丹说自己很喜欢这门课程,因为这门课让她找回了自信。她记得去年刚入校时,学校安排了专门的课程对新生进行心理调适。“当时老师讲的理论比较多,有时会要求我们这些心理学知识匮乏的学生用正反两方面的视角看待自己。比如,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任性、不喜欢别人帮忙,我们认为这是独立,是好的方面,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却成了我们的短板,是我们无法和别人很好交流的表现。这让我觉得,像我这种特别独立的女孩,别人会认为我很自负,不容易亲近,在我真正需要时也不乐意帮助我。”这种忧虑困扰了丹丹很久,她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自信。直到参加了通用职业素质课程训练课程,做了心理行为训练活动后,丹丹才发现自己并不是真正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而仅仅是没有发掘出这方面的潜力。现在专业课上要求学生用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丹丹觉得大家沟通顺畅,都做得很好。

最后,这个个性的女孩真诚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其实那一周的‘职业素质训练课还是比较像拓展训练的,但它不完全是拓展训练,至少到现在,我还记得大家做活动的场景,有些东西已经印在脑子里了,我希望它能定期地、长期地开展下去,这样会比集训的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凤梨丹丹素质
相距多少米
高中数学之美
登云
登云
林丹丹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温室盆栽凤梨标准化生产技术
冬瓜和凤梨酥的“恩恩怨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