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解读:八大模块提升你的通用职业素质

2009-09-18

职业·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要素素质情境

刘稚颖,教授,高级心理治疗师,北京阳光易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长期从事心理测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近年来,专业从事心理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以及心理测评训练软件开发,远程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在职业群体心理健康及压力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7+1”——通用职业素质内涵解读

这种更高的能力不是通常的生产技术或专业知识,而是一种非技术、非专业的要素,这种要素能够跨岗位、跨职业甚至跨行业,正是这种特殊要素的存在才使得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具备了一种可转移的和普遍的适应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职业结构发生了升级换代的变化:一些传统职业逐渐从历史的舞台淡去,同时一些新兴职业也应运而生。职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使人们的工作岗位发生着变化,人们不能再在一个岗位上从一而终。面对就业市场上职业结构的变化、岗位的轮换,需要人们有更高的能力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这种更高的能力不是通常的生产技术或专业知识,而是一种非技术、非专业的要素,这种要素能够跨岗位、跨职业甚至跨行业,正是这种特殊要素的存在才使得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具备了一种可转移的和普遍的适应性。这种重要能力就是职业核心能力,它与职业理念一起构成了“通用职业素质”,如下图所示:

上图表明,通用职业素质由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理念两部分内容构成。其中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自我管理、与人交流、团队合作、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环境适应、信息处理7个要素。职业理念是人们从事职业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意识,职业的指导观念,包含了为什么而工作、怎样工作、怎样与企业共命运等内容,由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两个要素构成。

四合一——四种手段有机组合展开课程训练

具体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方式,这门课程主要凭借以下四种手段:理论介绍、行为训练、课堂分享和计算机训练。将这四种手段有机组合,是开展这项课程的有效途径。

手段一:理论介绍。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年龄都在16岁~22岁之间;由于在升学上的失利,缺乏自信,存在自卑心理;缺乏学习兴趣,厌学心理严重等。根据这些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简要向他们介绍心理行为训练课程的理论知识。

手段二:行为训练。各种职业素质的形成有一个由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习惯不断积淀的过程,行为训练依据这一认知改变和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把训练分为三大部分——“体验激发情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三者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行为训练的核心理念。

体验激发情绪,就是在行为训练中,根据所要增强和培养的素质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内容,让参加的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一理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创设体验情境、注重自我体验和注意情绪引导。

行为改变认知,其中认知是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行为是有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活动。贯彻这一训练理念,应注重三点:一是在项目设置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在组织训练中,要适时进行行为调控;三是在总结点评中,要帮助受训学生把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

习惯积淀品质,就是通过反复训练持续强化和巩固训练效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形成习惯。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逐步积淀内化为稳定的通用职业素质。

手段三:课堂分享。一般以团体的形式开展,是指导教师组织学生以团体形式进行辅导的过程。这一环节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学生间分享彼此的感受,“在游戏中品尝心理的愉悦,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感觉”。要求教师通过游戏、讨论等环节启发和引导学生,而非简单说教。课堂分享训练是一个多项沟通过程,学生之间互相支持、集思广益,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减少对指导教师的依赖。这种训练形式活泼、参与度高、效果明显,可以使学生从更多元的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手段四:计算机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实践,从而强化一些特定的职业素质。如通过记忆能力的特别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容量得到提高;进行注意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注意广度、注意分配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等。这一环节对训练一些信息处理的能力效果比较显著。

先行后知,点到为止

《通用职业素质训練课程》所倡导的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结合行为体验对不同人群进行素质训练的方法。它的内容蕴含着一定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目的,根据所要增强和培养的素质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内容,让受训人员在这样的情境中去体验心理上的变化,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和结束时进行相应的认知上的调试,最后通过反复训练使受训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最终积淀成其必需的基础心理素质。在这一培养中,受训人员有深刻的情绪体验,其心理素质的养成不仅有针对性而且牢靠。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先行后知的方式。

不过,由于这项课程针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是一个由学生自己体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带好行为训练活动,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非大段的理论介绍和说教式的课堂点评。希望学校开课时能够严格按照课程安排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体验,老师授课时的理论介绍和课堂点评可以点到为止。

永远不要指望因为老师理论讲得好、点评得很精彩,咱们的学生就成长了。

猜你喜欢

要素素质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