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歌唱中三个方面的调节

2009-09-14

艺海 2009年8期
关键词:基音假声女声

陈 静

我们声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演唱出美妙的歌声。人的美妙的歌唱需要各发声器官相互协调、保持一种和谐而科学的状态。所谓和谐而科学的状态是在日常的发声训练中需要我们去进行适当的调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体验。

一、歌唱中气息的调节

古之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息支持是歌唱的原动力。它是美妙声音的载体,教学中许多同行经常说:“要唱在气流上”、“叹在气上唱”、“声音要在气上走”等,也就是这个意思。常常听到一些初学声乐的学生说自己的气息不够,其实不是气息不够,而是在歌唱中没有掌握好气息调节的问题。歌唱中的气息如何调节呢?

首先,要根据发声的具体情况(唱一个元音或一个乐句的长短)吸入适量的气息,并把它贮存在横隔膜以上的胸后背至软口盖后方的一个“囊中”。声门就是控制胸廓中气息量的“阀门”一样;喉器以上的气用完后,才能根据歌唱的具体需要进行供气。然后,声乐训练遵循着“边吸边唱”也就是“吸着唱”的感觉。假如我们唱一个元音或一个乐句吸入100毫升的气体量,那么其中演唱过程中耗去70毫升,在演唱过程中漏掉一部分,而在演唱中又会自然“回收”进来大约10-30毫升的气量。那么这一句唱完、大约还可以剩余10-20的气量,这些气量主要支持胸廓,这样就保持了一个正常的呼吸状态。其次,歌唱中的呼吸调节不是一个静态的公式化的东西,而是在歌唱的动态中进行的,需要我们在训练中寻找一个协调平衡的比例。那就是吸气时根据歌唱的需要适量吸入,不要有吸得越多越好的错觉。呼出时根据歌唱的需要把握力度与气息释放量的均匀平衡,歌唱时始终有气息的支持,才不会出现“有头无尾”毛病。

二、歌唱中共鸣的调节

声乐训练中共鸣在整体发声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整体共鸣调节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声效果。

共鸣体主要包括:胸廓、喉咽腔(喉、口、鼻、颧等)及头声混合而成,其中喉器是主要的共鸣器官。咽音学派认为:经过咽部直到软腭的后方所形成的管状发音管(咽音学派称之为“基音管”),不会有“金属感”,也不会具有集中的穿透力,可以,通过对“基音管”调节以及气息的协调控制来调节音高、音色和音量。另外,进入管内振动的还有声带分段振动后所产生的泛音及相关的基音元音。歌唱时的声音(音高、音色、音量等)及咬字吐字等都由声门调节。如何调节这些歌唱共鸣比例,是唱好歌的中心环节。就好象吹口琴,吹气的用力控制气息,力大气息集中簧片振动的幅度大音量就大。平时训练中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状况以及所演唱的作品风格特点,及时调节自己的“基音管”的长短。通常、美声唱法比民族唱法所采用的“基音管”要长。此外,每个人在歌唱时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转换时,“基音管”也必须适时调节,平时训练要注意调节,歌唱时才会心中有数,张口即来。

三、歌唱中真假声的调节

在声乐教学和声乐训练中,合理利用假声就是对人的自然声区的延伸和补充。长期以来声乐教育专家及同仁,为了使真假声和谐统一在歌唱中,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如何使真假声和谐统一在歌唱中,仍没有一个非常明确而规范的技术手段,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调节真假声的比例是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重要内容。

在声乐教学中,男声所用的假声成份相对女声来说要多得多。一般而言不论男女声,在换声区过渡中对母音的改变,都要适当地掺进假声,只有掺进假声才能很好地使声线连贯、圆润和协调。就象我们做一道菜一样,要适量地加盐这道菜才能可口。如果我们用数字比来显示这种比例关系,一般而言男声的真假声比例大约是8:2的比例。当越往高音时假声的成份越高,一般到小字3组C以上的音几乎都是假声了。比如在一些风格性很强的民歌中,在高音区几乎就需要纯假声。而女声的情况稍有不同,女声在以真声为主的低音区,为了保持头声的高位置,越往高音掺入假声的量越多。到高音区全部由假声取代了。对民族唱法的女声训练而言,要考虑风格的需要,声带相对“变短”假声成份相对增多。我们可以用大致的数字比来说明,那么女声的真假声大约是1:9的比例。

当然,以上所述的比例只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声乐艺术是一门风格多样、流派各异的艺术形式。各种情况、各种学说观点不尽相同,不是可以用一个数字比能够解释得了的,这就需要我们声乐教师、学者在教学和演唱实践中去亲身体验,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和训练方法。

以上是笔者在长期的声乐教学中,对声乐教学中三个方面问题的点滴体验和感悟。歌唱艺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客观物质存在的听觉艺术。它的质由声音的物质属性(音的长短、高低、音色、音量)所决定。声乐教学是教与学的双方共同将这些质的方面的诸要素,根据歌唱时的具体情况适时调节使歌唱艺术更加完美和谐。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黄晓利

猜你喜欢

基音假声女声
呢喃(古风,女声)
谈声乐“真声”与“假声”演唱技巧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
爱在山水间
基于基音跟踪的语音增强研究
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假声的有效利用
假声男高音的鉴别与训练
一种改进的基音周期提取算法
一种高效的基音估计算法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