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2009-09-14徐立翔

艺海 2009年8期
关键词:效能音乐能力

徐立翔

近年来,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日益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师信念的核心,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正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师德水平的提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改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源起及概念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许多研究者将其引入到了教育领域中对教师效能感的研究,从而开启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视角。有关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两项教育评价报告(Armor,1976;Berman,1977),Armor和Berman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估研究”的课题中,得出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这一结论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在教育学中,教师的教学是一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和规范性的行为。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不仅包括知识、经验、技能的传授,也涵盖了教师对学生人格、理想、情操和道德的训练,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成功的教学除了受学校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教师本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便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关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Ashton(1985年):“教学效能感是教师自己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的信念”; Hoover,Bassler和Brissie(1987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的一种信念,即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影响和帮助学生的信念,它表明了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程度。”;Woolfolk和 Hoy(1990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学校教育力量、学生学习成败的责任、学习的功用、一般的教育哲学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的信念。”;Hall(1992年):“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的信念”。综合上述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教师教学效能感定义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的直觉和信念,它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认为即使在显著受到外在环境(家庭因素)的限制下,教育仍有能力改变学生。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即教师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信念。

教师效能感是教师教育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信念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学效能感强的教师能够自觉的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对教学过程能够及时的做出总结和反思,及时处理和反馈教学信息以及预测突发事件,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二、 高校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析

由于社会因素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音乐教学有认识上的偏差,认为音乐就是简单的唱歌跳舞,教学没有太多的难度和深度,技术含量不高。因此,音乐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使得音乐教师的心里负荷增大,教学效能感降低。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将会直接影响音乐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终身追求。

音乐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音乐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它集教师的德、才、智、情于一体。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来透视和探究音乐教学,从中寻求教与学的契合点。音乐教师的任务是要当好“设计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融入音乐,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心灵朋友”。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机敏的耳朵去聆听音乐;用深刻的头脑去思考音乐;用纯真的心灵去感悟音乐。为了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合理性,教师必须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实践。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所以音乐教师不能无视一般教育研究的总趋势和成果,而应该打破音乐与教育专业分割的局面,主动学习和钻研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具有广博性、超前性、敏感性的特质,对形成良好教学效果具有强烈的信念。而这一点恰恰是广大高校音乐教师普遍缺乏的素质。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对教师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专业的教师在学生时期接受的教育往往是“重技术轻理论”、“重师范轻学术”,大多数教师都有一项过硬的专业技能。但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确是令人担忧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音乐教师面临着提高学历的困难、晋升职称的困难、科研压力的困难等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音乐教师信心不足,认为前途渺茫,倾向于维持现状的情况非常普遍。

三、影响高校音乐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学历、教龄、教学能力等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个人因素。辛涛等人(1994年)的研究表明,学历因素是独立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唯一教师特征变量,即学历较高的教师有更强的教学效能感(辛涛.申继亮.林崇德.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4(10):16-22.),他们更相信自己有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高校音乐教师的学历状况普遍偏低,有相当部分老师的第一学历为本科,甚至是大专。而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以本科为主,很多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同时高校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道路也是不平坦的,外语、专业理论知识薄弱等因素,使得音乐教师进一步提高学历变得困难重重。

学校氛围是影响教师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辛涛等(1994年)的研究发现,师生关系、学校风气和教育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等因素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有独立显著的影响;(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1).)而学校的支持系统和教育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则对教师的一般效能感具有独立显著的影响。在整个高校的教育体系中,音乐教学常常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学生没有太多的压力,不会在音乐学习上下太多的功夫,对学习音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上会遇到师生不同步、课堂混乱的情况。另外,学校对音乐教育在资金上投入不到位,造成了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使音乐教师的工作压力过大,从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学生家庭的社会背景以及家长的管教态度也会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倘若家长对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表现得漠不关心,教师的努力和付出得不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则会产生挫败感,进而导致教学效能感降低。

四、高校音乐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1、 加强反思,提高音乐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我国学者申继亮等于1985年提出的,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王建华.张睿.现代开放教育模式浅谈[J].教育研究,2000(3).)。因此,音乐教师应该重视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强化反思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创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2、增强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已成为共识。教师要求继续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予以端正,不能盲目追求学历和学位,造成局限性的专业教育。教师应立足于教育教学专家这一主方向,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通过继续教育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从而更有效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立足教学工作,确立长远规划。音乐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从事音乐教学,但音乐绝不仅仅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等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音乐学习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内涵的具体现状,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偏向音乐基础学科的学习,重视教育理论课以及人文学科的学习,重视音乐教学法、教材法、音乐的科学研究方法等相关研究类课程的学习,把音乐教学当作事业去追求,作为艺术去创造,作为人生的幸福去实现,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感。

3、唤醒音乐教师的自我教育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应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抱负水平,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提高战胜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以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迎接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挑战。

4、促进音乐教师间的合作学习与经验交流

教学经验的分享和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知识的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的教学知识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会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学校应多为音乐教师提供观察学习的环境和机会,多组织音乐教师集体讨论和交流,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实际的教学观摩,学习专家和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增强自信心,提高教学效能感。

5 、认识掌握音乐教育的心理规律

音乐的艺术特征决定了在音乐教育中所传授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和所培养的音乐能力,有别于其他的一般能力的特殊能力。音乐教育必须体现出其特有的规律和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和运用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探索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更好地为音乐教育服务。

6、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特征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特征和科技进步的成果已经全面反映和渗透到音乐艺术时间中的各个领域。音乐教师应从教育观念、内容、教学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去适应现代社会,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为“主体教学”,要求教师迅速吸收、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扩大教学信息的容量。学校可以对音乐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进行集体培训,使音乐教师能够自如地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创造性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并将其运用到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去,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此增强音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培养音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引导和帮助他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学生观、知识观和学习观,使音乐教师真正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从整体上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素质。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晓芳

猜你喜欢

效能音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