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苇笔随心巧划沙

2009-09-14苏美华

艺海 2009年8期
关键词:毛笔书法艺术书法

苏美华

新春伊始。

一帮子酒朋诗侣肆无忌惮地涌入书斋。

书柜,书案,典雅的横幅,特大的马尾笔,以及淡淡的书香、淡淡的墨香,这就是著名书法家、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的书斋。

几巡茶过。

目赏了周先生的佳作,耳闻着周先生的趣事。不经意间,眼前幻化出周先生少儿时练习书法的场景:静静的软软的沙滩,细细的沙子隐隐地放射着一种令人心动的光芒,斜插的那一竿芦苇,已被岁月摩挲得渐渐发亮。苇管上那斑斑点点的花纹,深沉而美丽,苇笔下,是一道道深深浅浅曲曲折折的笔痕。

一、 划沙:划一道道儿时的憧憬

安乡黄山头,湘北典型的湖滨之乡。澎湃的湖水,蜿蜒的大堤,十里荷花,千顷苇浪,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这是文人笔下再美不过的湖山,周用金就生长在这里。

不知道是地域传统的熏陶,还是对书法艺术的敏悟,儿时的周用金虽然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耍耍三棒鼓唱唱渔歌,却特别喜欢写写画画,而且出手像模像样。这使得老师特别高兴,而父母却难免喜中有愁:在为一星油水一点盐巴精打细算的岁月里,谁还能为孩子买什么笔墨纸砚呢?!好在周用金自有他的办法,没有纸,到处是沙滩;没有笔,哪里没有芦苇;没有字帖,就把人家写得好的字默记在心里。放牧时,在沙洲上写;出工时,在泥地上画;上学时,对照老师的字在空中比划在桌上手书。后来灵机一动,干脆挑几担沙子堆在茅屋一角浓缩成沙滩,折几枝芦苇或柳条学古人的锥划沙。划了抹,抹了划,就这样不声不响划成了小学校公认的写字高手,划成了村里乡里能写会画的小能人。有人请号斗笠,有人请写对联,单位则请写标语,写大字报。虽然没有报酬,但淳朴的乡亲或送几张纸一瓶墨,或送两本旧帖一方瓦砚,而这正是最高的奖赏和最好的礼物。

原动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远了。

二、 划沙:划一道道亮丽的风光

机遇从来只赐予有准备的人。

周用金自己也没有想到,苇笔划沙,居然划进了学府的门庭,划进了艺术的殿堂,划进了政府的公文,划进了美国府邸的白宫!

久旱逢甘霖。

1977年金秋,终于恢复高考了。在沙滩上沙盘里书写惯了也运算惯了的周用金,坐在高考的教室里,胸怀天下笔走游龙,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优异的成绩跨进了湖南农学院的大门。在这里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学海的浩瀚和竞渡的桨声!

教室里,是学习专业的竞技场;

图书馆,是追求卓越出航的起点和停泊的港湾;

寝室里,是完善自我陶冶个性的好地方!

终于可以从伙食费里挤两毛钱买本字帖了。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翻着字帖,那该是怎样的舒心惬意;蘸着宣传部门的墨汁,写着系里供应的报纸,又是怎样的激情满怀!就在这充溢着友情与豪情的寝室里,周用金刻苦临习了王羲之、颜真卿和苏东坡,然后精心搬上学校的黑板报,演绎成一道道师生翘首赞叹的风景。

走出校门,那一封毛笔小楷手书的自荐信摆在领导的案头。领导不能不惊讶那一份真诚那一份执着那几分难能可贵的才气。就这样他走进地委机关,就这样用毛笔起草着文稿批阅着文件,就这样一步一步将自己锤炼成县长、县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和厅长,也就这样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登堂入室!老实说,在似乎已远离毛笔文化的现实生活中,还能用毛笔办公的领导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一定是极为罕见的。这在周用金先生看来,不仅仅是他个人对书法艺术的酷爱与执着,更重要的是他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这朵民族艺术奇葩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传承发扬民族艺术的沉甸甸的责任。

是的,艺术的生命正在于它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原本就没有国界。书法不仅使周用金先生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使他的朋友与知音遍布五洲四海。他的作品被海内外广为收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友人和博物馆、图书馆就更不用说了。最有意思的是,2005年,他率团去美国加州招商,当地的市长郑重其事地向他索取墨宝后,一直陪同他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把本州珍藏的美国独立时期的国旗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回馈。一位美国国会的议员得知此事后也主动邀请周用金先生到家做客,并诚邀即兴挥毫,在欣赏到周先生优美的书作后,欣然答应让代表团在政府最高级的宴会厅举办答谢宴会,使招商活动圆满成功,也成就了书法艺术外交的美谈。

三、 划沙:划一道道历史的辙痕

面对砚海,摩挲毛笔,周用金先生固然要总结要颖悟如何用笔用墨,如何结构布局,如何提升档次完善风格,而他思考得最多的则是如何更好地传承书法艺术,如何更快更有效地让书法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在常德工作期间,他和他的班子成员,和他的书法朋友们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严格遴选,巧妙施工,使一座现代最高水平的碑林——常德诗墙傲立于沅水大堤之上。这是一座固若金汤的防洪大堤,更是一座当代书法的艺术宝库。这无疑是一个创举,更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善举。此举蜚声海内外,并成功申报吉尼斯记录。走至诗墙,作为华人,谁能不为之自豪与骄傲!

当得知中国书协因种种原因没能出版大事记时,周用金先生肩挑道义主动请缨,组织专门班子于2007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大型书法研究性文献——《2006年中国书法大事记》,得到广大书法家和文化工作者的交口称赞。正是这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使他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地担此重任,并且一如既往地担承下去,顺延下去。

为了总结前人宝贵的经验,为了让青少年方便简捷有效地学习书法,2004年以来,他夜以继日潜心编创,耗时四年,一本体例全新、印刷精美的行草书学习宝典——《周用金行草书字汇》由荣宝斋出版社权威出版。沈鹏先生题写书名,张海先生激情作序。此书的亮点,不仅在于编排科学,检索方便,书写规范、美观,更在于它英汉对照,前所未有。《字汇》的出版是书法界的一件大事,更是周用金几十年书法实践的一次小结,一座里程碑。怪不得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全国各大图书馆及国外孔子学院均已收藏。

……

谈及这些,周用金先生只是淡然一笑。

是啊,那管苇笔几十年不在手上了,又何时不在心上呢?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文键

猜你喜欢

毛笔书法艺术书法
竹简和毛笔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所谓书法艺术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