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话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2009-09-14

艺海 2009年8期
关键词:艺术人生鲁豫有约鲁豫

李 蓓

一、谈话类节目的现状

如今,中国的访谈类节目层出不穷,各省台几乎都有自己的访谈节目,或者以访谈为主的综艺节目。而似乎值得称道的只有以下五档: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光线传媒的《明星记者会》(现名《最佳现场》)以及李静和戴军的《超级访问》。

1、节目内容

纵观中国的访谈类节目,都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完成节目内容,嘉宾把自己所经历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遇到表述不太好的嘉宾,主持人就代其说出,嘉宾以作回应,反正就是讲故事,不讲故事的访谈就没有内容。这就造成了中国访谈节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对于这种情况,国内访谈节目的编导们其实非常清楚,并且也进行过改革,但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光线传媒《明星记者会》在初期就曾进行过革新,首创了国内唯一的多对一访谈模式(记者团8个记者加主持人群访嘉宾),在内容上他们选择了对发生在嘉宾身上的焦点事件进行连续不断的提问,问的问题非常劲爆,常常让嘉宾不知所措,却又不得不开口辩解。再加上主持人从中调侃,整个气氛火药味十足。除此之外,《明星记者会》记者团的记者还会使用方言提问,甚至于在录制过程当中直接跳出来跟嘉宾比拼演技或者舞技。这种节目内容的革新在初期也俘获了很多年轻的观众。但当它正式在北京2套播出后,便开始逐步走向“正轨”,落入了俗套,由此可见这种访谈的新形式在中国的媒体环境之下难以生存,改革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2、节目形式

除了节目内容极其相似,国内访谈节目的形式也基本相同。无论是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还是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都是以一对一的形式开始谈话。这种节目形式中,主持人的作用举足轻重。《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十几年如一日的腔调一点都没有改变,一上来就是当时您是怎么走上艺术道路的?等等。《艺术人生》已经很难吸引到年轻观众,《艺术人生》的收视群也已趋于老化,甚至于整个节目都给人一种夕阳西下的感觉。

而《鲁豫有约》在主持人一环上是做得很出色的,鲁豫具有强大的亲和力,跟嘉宾谈话循循善诱,很多嘉宾不愿意说的事在鲁豫的引导下会不自觉地说了出来。甚至于嘉宾实在不愿意说的故事通过鲁豫的口说出来也是那么的自然。这大概就是鲁豫乃至《鲁豫有约》最大的成功之处吧!

《背后的故事》主持人张丹丹其实跟鲁豫很像,具备亲和力跟出色的谈话技巧,但整体比较鲁豫,还是稍逊一筹。

相对于这种一对一的访谈形式,还是有两个节目做出了突破。其一是《超级访问》,他们模仿《康熙来了》,两个主持人戴军和李静也都是各具特色,一唱一和搭档得非常好。在节目里,李静、戴军用尽各种手段,让这些大碗明星们一个个为难、尴尬、流泪,有人被突如其来的惊喜弄晕了头,下了节目还没明白刚才的情形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被整得不知所措,恨恨地说“再也不上《超级访问》了”。 这些创新也让《超级访问》曾经一度成为国内最好看的访谈节目。

3、嘉宾源

除了节目内容与形式,国内所有的访谈节目其实都存在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那就是嘉宾源的问题。所谓僧多粥少,演艺圈有收视率的嘉宾就那么些,再加上几乎所有访谈节目的内容都一样,嘉宾是在这个节目讲完上那个节目讲,今年讲完这些明年过来几乎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讲,所以造成了嘉宾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这些访谈节目所遇到的嘉宾源的问题却又各不相同。

《艺术人生》依据央视这个平台,一直走的都是高端路线,所请嘉宾都是人生阅历丰富,资格老,辈分高的老艺术家们。虽然近年来由于老艺术家数目有限而做一些中生代的圈内知名的艺术工作者,如陈建斌等,但依然无法解决嘉宾不够的难题。

相对于《艺术人生》所遇到的嘉宾源的问题,两档日播类节目《鲁豫有约》与《明星记者会》所遇到的嘉宾源问题更为严重。虽然凤凰卫视和光线传媒都拥有排在国内前列的艺人关系部,但是一天一个明星,一年就是365个。还要考虑收视率,剔除二三线的小明星,能够访的明星就只有那么多,明星的经历就那么多,于是革新在这两个节目里体现得特别明显。

两个节目都曾经提出过泛明星的概念,行业精英,奇人异士,以及引起社会话题的人物(如网络小胖,侏儒女孩等)都曾出现在这两个节目上,但是《鲁豫有约》在这一点上执行得更好,经常会有一些特殊人物出现在《鲁豫有约》上,比如职业游戏玩家等等。让观众在看演艺圈明星讲故事的同时,也了解别的一些行业明星的故事,给观众带来一些新鲜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访谈节目如何发展,都几乎不能改变以讲故事为主的大势。毕竟在国内的媒体环境下,用嘉宾自身的故事来激励观众才属正道,也只有故事,才能让观众沉下心来倾听,而后才有所得。

二、谈话节目的发展前景

1、拓展谈话话题,重新细分受众

频道专业化和受众细分是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节目的分化已不仅仅是满足和迎合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更是用个性特色培养以提高受众的“定点约会”意识。我国《对话》、《相约夕阳红》、《半边天》等对象性、专题性谈话节目的出现是适应受众时代的结果,随着适应受众时代的来临真正各取所需、雅俗共赏将成为现实。

好的话题是谈话节目成功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着不足。从选题来看,目光往往停留在一些社会性热点上,缺乏对个体深层次的探寻和关怀。即使涉及到个案性的题材,侧重的也是个体间冲突的消解,以便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整体的和谐统一。这些与我国国情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舆论环境也变得很宽松。因此,电视谈话节目话题的进一步拓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深度方面,话题将充分地在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分析力度不够、浮于表面的现象将会减少;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碰撞渐趋激烈;主流观念之外,还能听到多种声音。这样的电视谈话节目将使人们开拓视野,深受启迪,消除和减少困惑,进而领略到思辨智慧和魅力。

2、与国际接轨,促进节目成熟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要与国际接轨,必须拥有全球化的宏大视野和广阔胸襟。要以人类共同的理性来讨论问题,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拉近节目与国内外受众的距离,同时还要体现中国特色。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就做了有益的尝试,它通过话题的设置,引领中外嘉宾谈论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感受和认识,并为此提供了一个相当自由平等的对话空间,采用同声传译的技术手段,消除语言障碍。

3、经营节目品牌,提高竞争能力

电视谈话节目的品牌经营包括节目形象识别系统,如片花、主持人、演播室的设定和包装,节目题材、风格、样式的稳定,以及案头策划、话题选择、挑选嘉宾、后期制作等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机制。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还缺少这种品牌意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面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着打造品牌的压力。谈话节目实施品牌战略,要以提高节目的质量为根本,同时加强节目的整体策划和包装。无论是谈话节目的理念、栏目的标志,还是主持人的服饰、风格都应该纳入整个形象识别系统。

(作者单位:湖南电视台)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艺术人生鲁豫有约鲁豫
乔瑜:雕皮留青的艺术人生
书画家任玉良的艺术人生
徐震时艺术人生
张显盛艺术人生
包容女儿的梁家辉
对话《鲁豫有约》制片人许小浒:《鲁豫有约》是能量传播的黄埔军校
浅析《鲁豫有约》访谈节目的特色
从话语分析角度浅议访谈类节目的语言特征
从《鲁豫有约》看陈鲁豫的柔性访谈
真实的鲁豫,鲁豫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