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动画角色设计的审美新趋势

2009-09-14

艺海 2009年8期
关键词:史莱克类型化怪物

杨 林

一、从史莱克到功夫熊猫

2002年《怪物史莱克》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2004年的《怪物史莱克2》票房收入高达1.08亿美元,打破了曾经风光一时的另一部动画大片《海底总动员》创下的票房纪录;2007年《怪物史莱克3》不负众望,首映第一个周末的票房收入就达到1.22亿美元,一举登上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宝座。而2008年憨态可掬的《功夫熊猫》上映,仅周末3日,在美加影院以60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超过了梦工厂动画大片《怪物史莱克》和《马达加斯加》当年上映时的票房收入,仅次于《怪物史莱克2》和《怪物史莱克3》。从史莱克到功夫熊猫,相貌丑陋的平民英雄何以大行其道,开创出其独特而丰富的戏剧人生,在人们的掌声与欢笑中收获无数的荣誉与财富?

二、审美新趋势诞生的原因

从史莱克与功夫熊猫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与传统动画形象形成强烈反差的角色塑造。从迪斯尼第一部长片动画《白雪公主》起,动画片就展开了其奇幻而漫长的历史旅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迪斯尼为主的传统动画始终无法打破其固有的情节模式与角色性格塑造,因此,动画一直以来被误解为儿童的专属品。无论是早期的《美女与野兽》,还是90年代的《风中奇缘》,虽然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始终都无法摆脱固有模式的束缚。从动画造型设计上看,该类型动画影片继承了迪斯尼的传统风格,主要角色从比例到细节都是传统审美中美的化身,除非取材于童话中的经典角色,例如《美女与野兽》中的野兽,但野兽最终也恢复了其英俊王子的本色。主角完美无缺,结局皆大欢喜,这也许是对传统动画最精炼的概括。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资讯传递的便捷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这一改变所带来的结果是人们对于信息的敏感度逐渐降低,一般的信息刺激已无法引起注意、激发兴趣。传统媒体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动画来说也同样到了关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赢得市场与观众的核心就是颠覆传统。《埃及王子》与《玩具总动员》在这此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直到史莱克的出现,动画片的主角依然可以归类为造型接近一般人审美的形象。《怪物史莱克1》到《怪物史莱克3》都是作为常规统合的搞笑版出现,它彻底颠覆了一切伴随我们成长的童话故事,丑化了许多最受人喜爱的童话人物。这部影片是极具颠覆性的,一只相貌丑陋、行为邋遢的怪物成为拯救公主的英雄,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看似奇特的角色塑造,实质上存在其出现的必然性,笔者个人认为,除了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审美疲劳以外,还有以下两点:

1.个人意识的放大。在现今的社会文化思潮中,关注个人内在的意愿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人们对于自身的评价不再仅仅将自己放置在客观现实中去实现,而是开始关注内在的声音,对内在的深层次发掘使人更倾向于回归自然的本性。这种倾向性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动画的情节设置与角色塑造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一项。角色造型的不完美甚至是丑陋,以及性格行为上人性化的反应都使人觉得更有亲近感,更接近现实生活,主角从此不再高高在上,这样的方式能与观者达到共鸣。

2.受众的成人化。与传统动画相比,《怪物史莱克》与《功夫熊猫》这一类动画影片的受众定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青少年、儿童,而把受众面扩展至各个年龄阶层,尤其是20-30岁的青年人。据研究表明,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观众会将自身与电影中的角色相联系并由此产生相关联想。对于成年观众来说,低龄化的角色形象无论从性格还是形象上都无法与自身找到共通点,因此也极难引起共鸣,产生兴趣。人性化的角色性格、成人化的比例,再加上不完美但逗趣的外形,自然能赢得成年受众的喜爱。

三、动画角色设计的创作新法则

以《怪物史莱克》与《功夫熊猫》等影片为例来分析,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感知近几年大卖的商业动画长片中的角色设计有其规律可循。下面就其共同特征寻找几点创作法则,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就此类动画角色设计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一、角色个性;二、角色造型;三、动作设计。

首先,角色性格是赋予该角色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角色性格的塑造无法与故事情节的设置相剥离,为角色赋予适当的性格对于故事情节有着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在动画角色设计中,角色性格的塑造分为类型化的性格与非类型化的性格(发展着的性格)。一般类型化的性格是指在生活中具有广泛认同性的人物性格,例如《功夫熊猫》中的龟长老,睿智而和善;《怪物史莱克》中那只聒噪而啰嗦的驴子,从影片开始到结束一刻都没停过嘴,甚至在第二、第三部中依然延续了它固有的性格。这一类的角色性格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人物。另一类是非类型化性格,也就是发展着的性格。近年来的几部商业动画长片,片中主角的性格都可以称之为非类型化的性格,他们的性格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怪物史莱克》的主角史莱克就是这种成长性格的典型,从一开始的自我封闭、自卑,成长为敢于面对现实并主动追求生活的勇者。《功夫熊猫》中阿波的性格演变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成长是动画角色性格塑造中永恒的主题。在性格塑造上,除了前面提到的成长性,还包括被典型化的人性赋予。怪物史莱克的自私自利、固步自封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性格的写照,这类性格的赋予让角色具有更强烈的生动性。

其次,角色造型设计是传递角色性格最直观的条件。角色造型在角色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无需赘述。通过分析相关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动画影片中角色造型设计的趋势。造型设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型,而是颠覆传统并具有一定个性特色的角色造型。例如史莱克的形象非但不美而且面容丑陋。看过该片的观众肯定对片头位置史莱克用泥浆洗澡、拿虫子刷牙的镜头记忆犹新。史莱克的啤酒肚、小眼睛、大嘴巴与绿色的皮肤,无一不在向观众描述着这是一个丑陋的家伙。这种看似丑陋的外形反而使角色从众多矫情的完美中跳出来。不美好的外型配以美好的内心,似乎才是人们对于这个世界上其他人或者自己最现实的期待。功夫熊猫阿波的造型与史莱克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成人化的造型比例,形态憨厚、笨拙。

第三,角色动作设计是配合角色性格使之踏上成功巅峰的关键。以上列举的《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等影片,除了静态造型从比例、色彩以及形态上具有独特的审美性以外,角色动态的设计同样与角色性格相呼应,并能以动作塑造角色。这也许就是表演者所追求的高境界——不需要任何台词就能让观众体会到表演所要传达的意思。肢体语言能很好地传达其性格特点。笨拙的角色配以相应的幽默动作,既能使角色性格直观呈现,又能带给观者无限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动画角色设计因社会经济状况、意识形态、文化艺术水平以及受众年龄结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量有别于传统审美习惯的角色形象。这一类角色形象的出现,反应了一种新的审美思潮,在这股潮流的引领下,动画角色设计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史莱克类型化怪物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逃走的“史莱克”
失踪的怪物等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越狱”羊的传说
怪物史莱克
Women in the Workplace, Fighting Spam, Money in the Museum, and the Mood for Food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
新都市爱情电影的类型化分析
曾被误认为怪物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