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合唱现象 探寻发展之路

2009-09-14刘德波

艺海 2009年8期
关键词:合唱团作曲家比赛

刘德波

真正意义上的合唱艺术对于中国来说属于“舶来品”,它在中国这块特殊的土壤上经过 了百年的发展历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特别是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巧妙的结合,不但丰富发展了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进一步向世界推广中国民族音乐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近年来,中国合唱团体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屡获佳绩,在世界合唱比赛的竞技场上掀起了“中国风”,一些中国作曲家创作、改编的优秀合唱作品在欧、美、日等地不断出版,并被当地合唱团竞相传唱,中国合唱艺术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 。但是这些成绩只能成为推动中国合唱艺术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为与世界总体合唱水平相比,中国的合唱仍然较落后,这种局面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制约的因素。

一、合唱创作方面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十几万合唱团,而我们合唱创作却微乎其微,人员少、作品少,远远被演出实践甩在了后面。从全国范围看,专攻合唱写作或热爱合唱写作的专业作曲家屈指可数,尤其是年青作曲家、音乐学院的年轻学子们,很少对合唱创作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是经济报酬少;二是有点瞧不起合唱创作。由于专业作曲家介人较少,造成大量的作品仅仅停留在为旋律配上和声,配上声部,而很少有全方位的立体性思维的合唱作品。另外由于合唱艺术作品的创作难度高、耗时长而回报少,社会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也导致现有词曲作家创作合唱歌曲的动力不足,最终造成长久以来中国合唱界缺乏原创的、富有新意的合唱艺术作品。使大部分合唱团在排练、演出和比赛中,只能一年又一年,一遍又一遍重复中外经典名曲了。经典名曲流芳百世,是精品,是典范,但听多了总觉得有点泛味。因此,鼓励、提倡、吸引更多的专业作曲家,尤其是年轻的专业作曲家加入合唱创作,对发展合唱事业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合唱作品创作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有些作曲者不太了解合唱艺术,在旋律的创作和其他声部的织体音型以及整个作品的调式调性转换上都表现得过于器乐化;不了解合唱各声部的音域、最佳声区以及换声点和演唱技法;创作过于规范化,传统的合唱模式至今未能突破,结构上以规整的再现性三段体见多;不少仅限于旋律创作的“作曲家”惯以写独唱歌曲的感觉来写合唱,作品基本上是独唱式旋律加多声部而无法步入真正合唱创作的领域。因此,所有正在从事合唱创作的作曲家们要更新观念,要多学习外国作品和民间音乐。观念更新,并非是表面的语言和技法问题,而是需要从加强人性思维、民族思维、本体思维、现代思维、立体思维等根本问题上下功夫。现在国内合唱艺术作品仅有五十来首,但世界各国的合唱艺术作品却有六万首之多。此外,有志于合唱写作的作曲家要直接走进排练场,聆听合唱音响的各种组合,倾听各种声音的表现手法,这样才会有新颖的追求和更高水平的作品。

合唱艺术要发展,就必须有新作品。中国曾经有优秀的合唱作品,黄自于1933年写的《长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水准之高现在也无国人能超越。瞿希贤根据蒙古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把原曲的艺术内涵与价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半个多世纪以来,演唱经久不衰,已成为我国无伴奏合唱的经典作品。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既有民族音调又有新鲜手法的现代合唱作品,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无伴奏合唱。纵观国内和国际各种合唱比赛获得大奖的合唱团,对自选曲目的选择都十分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也有极其深厚的东西可供挖掘,与许多别的国家相比,我们又是得天独厚。在创作中应该尽可能探撷民族的多个音调的精华,融汇贯通于一体,不但要使其他民族感到耳目一新,还必须使本民族也觉得既地道又新鲜。这样的作品才更具有民族的代表性,也新得更加出奇。因此,民歌合唱的创作和改编是发展我国合唱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第一线的指挥、演唱者与作曲家共同努力合作开发,也需要有关部门予以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当然,作曲家创新、探索、学术性的原创合唱作品,也不能忽视。没有探索创新的实验,就不会有合唱艺术的进步。无论用何种写作技法(如十二音体系、无调性合唱以及流行音乐合唱等)或何种演唱方式方法的实验,都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帮助解决排演的机会。百花齐放,是我们合唱艺术发展的硬道理。

二、合唱表演方面

1、合唱赛事之利弊。近年来,我们不断地听到一些中国合唱团在各种国际合唱比赛中获奖的消息,这既是一件令人兴奋、激动的事情,同时又是让人担心、忧患的事情。因为在这背后许多人被获奖冲昏了头脑,自满自足于自己的一点成绩,认为我国的合唱可以与世界媲美了。甚至有音乐界的某些领导人,在意识上也不承认我国整体的合唱水平低于西方的现状。就像青歌赛合唱比赛时,有一位评委在回答基层文化工作者提问时,训斥提问者不该提“西方先进的合唱理念”一说。这些导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事实上,当我们的合唱与其他国家的合唱作整体的比较时,就能清楚地感到对合唱艺术的理解与理念上是大不相同的;在声音的运用、音准的把握、演唱的状态、多声部的默契合作与整体的表现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在中国,专业合唱团可能要1个月才能排好一部像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这样的大作品,而英国的职业合唱团只需1个星期左右就能排好并进棚录音了。在欧洲其他国家,许多教会合唱团每天演出30分钟的音乐只须一个半小时的排练就能上场,并且大部分作品都是用原文演唱,合唱队员可以不会外语,但依然唱得字正腔圆。当我们仔细聆听他们的演唱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声音非常清晰、轻松,弱声、假声的控制非常自如,声音始终保持在高位向前移动上,饱满清新的和声浓郁醇厚。这对我国的合唱团来说,是难以想像和无法比拟的。这些都是他们具有悠久合唱传统形成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合唱理念首先是一种美的陶冶和享受,而不像我们国内团体那样仅仅意味着奖杯和奖状。由此使我们深深感到,只有把艺术的美放在第一位,才能避免把合唱当作无趣的工具;只有让比赛与演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才能让合唱回到它纯粹的初衷。我国个别合唱团体水平高,在比赛中获得了大奖,并不能说明一个国家合唱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沿,只有国民合唱水平的整体提高了才是国家水平的体现,只有普及上去了中国合唱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合唱之林。

除了国际比赛,国内群众性的合唱比赛也越来越多,班与班比,校与校比,行业内比,行业外比,市一级比完省一级比,全国还有各种比赛。的确,比赛刺激了各类合唱团不断兴起与壮大,但赛后能坚持下来的却廖寥无几,一些单位每次比赛耗尽人力、物力、财力,追求的仅仅是一点点虚名而已;一些单位第一次参赛还主动积极,第二次再请他就不一定参加了。当然这些个别现象不足为奇,也不影响大局,但若把“功利”作为追求目的,就会成为阻碍合唱发展的一个问题。比如,人们过分的功利思想,使得合唱团在选择作品时,有追求“异、大、难”的现象;由于功利心重,得奖心切,造成合唱团内部、合唱团之间、指挥之间关系紧张,甚至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向专业团体和院校借人充数。这些都是比赛的弊端,怪现象,对合唱团的建设极为不利,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2、音响风格的变革之路。合唱音响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审美意识和发声技术两方面因素影响,在这两方面因素中,审美因素是第一位的,发声技术的应用则受到审美意识的制约。近年来,我国合唱的音响质量的确有了很大进步,在一些较高层次的合唱演出、比赛中,喊唱的现象己很少听到了。也就是说从过去的“高、亮、响” ,发展到今天讲究合唱的艺术性、追求音色优美和声部的和谐统一,注重深刻细腻的音乐表现等,合唱的审美追求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但从合唱艺术的发展本质上看,真正能够反映时代风格的合唱音响却不多见。按理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合唱的音响风格也应随之轻快起来。可惜现在还有很多合唱团仍在沿用厚重的合唱音响来表现轻快的时代风貌,其合唱的音响风格已明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和提高,寻求现代合唱音响风格的多样性理应成为中国合唱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专业团体的存在价值。与蓬勃兴起的群众合唱团相比,我国专业合唱团日益衰弱的现状令人痛心疾首。作为合唱事业的领头羊,专业团体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不少高难度的合唱作品需要专业团体来试唱,专业团体的消亡不仅意味着合唱水平失去标杆,也间接导致合唱作曲家不再创作高难度、高质量的合唱作品。专业和业余两支合唱队伍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自的功能与作用是不能替代的。尽管一些条件较好、训练有素的业余合唱团,在优秀指挥的指导下有可能演绎好某些较高难度的合唱作品,并与专业合唱团相媲美,而成为准专业性的合唱团,甚至在国际上获奖,但仍然无法与全面完善的专业合唱团相抗衡。这是众所周知、无可争议的事实。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想方设法、大力扶持、组建高水平的专业合唱团。国家级应建风格各一的多个专业合唱团,省级至少建立一个地方专业合唱团。这是一个关系我国合唱事业能否健康、平稳、持续发展的大计。

三、合唱指挥方面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深入, 中国合唱事业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各种规模的合唱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合唱活动丰富多彩,合唱比赛层出不穷, 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 在这数以千计的合唱团指挥中,只有少数受过专业训练,众多合唱指挥其实就是在合唱队前划划拍子,而没有真正起到指挥的作用。这些指挥大多出身于声乐,没有作曲基础,中外音乐史也不够精通,对多声部的视唱水平较低,甚至有些指挥连五线谱也不识。这种较为狭隘的审美品味限制了他们的眼光,对曲目的选定往往是听别人唱了才敢唱。我们虽然不能对业余合唱团指挥的水平太过苛求,但至少他的水平要接近专业,是个‘准指挥。因而提高业余合唱团指挥整体水平,培养指挥的创新意识,以及对新作品的兴趣感,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第二个迫切的任务是,由于种种原因, 优秀合唱专业指挥从七八十岁到年轻一代之间已青黄不接,断档严重。对此,中国合唱协会秘书长智颖文指出:“我们急切地希望在全国的青年指挥当中能够出现一些优秀的人才充当领军人物,从而以点带面,辐射全国, 带动全国合唱指挥水平的全面提高。” 的确,指挥是合唱的灵魂,合唱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专业基础和专业水平的优秀指挥。目前众多年轻指挥虽然和过去比有较大的提高,但与合唱团队实际要求比,仍有较大差距。合唱团队的基础训练、和声演唱的音色音质、合唱作品的分析把握、合唱技巧的发挥和运用等问题都有待提高。作为合唱团灵魂的指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就是对合唱团的负责,也是对自身指挥生涯的有效延续。年轻指挥家要敢于发现和承认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成为优秀指挥家。

没有好的合唱指挥,就不可能有好的合唱团,更谈不上对合唱事业的推动。蒙古青年合唱团(业余合唱团)之所以会成为我国合唱界中的一支奇葩,与指挥家娅伦•格日勒(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合唱指挥家马革顺教授)的长期严格训练分不开。中央乐团附属少年合唱团之所以会成为世界一流的童声合唱团,是因有中央音乐学院杨鸿年教授。广州的合唱水平之所以普及广、水平高,除了政府的重视外,与老一辈指挥家赖广益、徐瑞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一个好的合唱指挥不仅能带好一个合唱团,更重要的是他能撑起一片艺术蓝天,带动整个地区合唱事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专业音乐艺术院校,虽然有培养指挥的系科,但大多培养的是乐队指挥,合唱指挥廖廖无几,师范院校也极少有合唱指挥主修课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完全是官方机构、专业音乐机构对合唱艺术认识不足,甚至一些音乐界的权威人士也没有认识到合唱艺术普及的重要性,认为合唱只是群众歌咏活动,而根本没有认识到合唱是提高群众艺术素质最直接最便利的艺术活动,是一门全方位塑造人的艺术。在欧美每座中等城市都普遍有数十所学校在传承合唱艺术。在培养指挥方面,除音乐艺术院校指挥系科有合唱指挥专业外,还有专门的合唱指挥学校,培养大批层次不一的合唱指挥专业人才。曾来中国演唱的“美国理发师合唱团”(业余合唱团),其水平之高不亚于我国一流的专业合唱团。据该团长介绍,在美国高水平的合唱团大概有两千多个,合唱团员大多是业余的,而指挥是音乐院校合唱指挥专业毕业的。这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我国有十几亿人口,约有十几万个合唱团,我们需要各种层次的合唱指挥人才。因此,笔者建议:其一,在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中开设合唱指挥专业,培养众多专业化、高水平的合唱指挥人才;其二,在全国高师音乐教育中开设合唱指挥主修课程,培养有合唱指挥特长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满足学校合唱团的需要。其三,要充分发挥各级合唱协会的作用,常规性地举办各种合唱指挥的讲座、培训及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各层次合唱指挥的业务水平。

四、合唱理论方面

中国的合唱事业要想获得较大的发展,必须在合唱创作与表演实践的同时,全面深入地开展合唱艺术理论的研究,这是合唱艺术发展的基础。合唱艺术理论研究对于开拓合唱艺术思维和视野、对于创作演出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多年来在合唱理论研究方面显得匮乏,远远落后于合唱创作与表演实践。这既表现出对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研究的不足,也表现出对中国合唱艺术作为自己独立的艺术风格界定、美学特征阐释等方面研究的缺乏。目前在有关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大多以心得体会、排演有感、观摩报道等居多,真正关于合唱艺术探讨的文章较少,而在一系列权威音乐杂志上发表的合唱艺术研究论文更少,像“桂子山”全国性的合唱理论高峰论坛也仅一次。总之,国内音乐界对于合唱艺术理论的研究在整个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研究合唱的论文著作很少,研究合唱理论的理论家也不多,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更是凤毛麟角。像马革顺老先生这样的指挥家,把毕生的精力用于合唱指挥及合唱理论的研究,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也是中华民族合唱艺术之大幸。

合唱理论的研究范围应包括:中外合唱发展史,中外合唱作品文献的分析研究、介绍(音响、乐谱的出版),关于国内外合唱指挥家的研究,发展趋势的分析,世界各国民族民间多声合唱以及现代技法合唱(作品及演唱)的研究与引进,不同合唱类型以及各个声部的研究,国内外著名合唱团的演唱风格的研究。在理论上,要着重研究现代中国音乐的特征,研究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合唱艺术观念的结合,更新观念,创造中国现代合唱的多样性。只有不同学术理念的碰撞、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晓芳

猜你喜欢

合唱团作曲家比赛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难忘的合唱团
选美比赛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