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信息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2009-09-10陈雪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行为习惯小学生

陈雪萍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我国的网民数已高达1.5亿,其中未成年人占80%以上,小学生也逐渐成为网民中不可忽视的群体。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网络在带给小学生便利的同时,也对小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我们应该探索和思考网络传播对小学生行为习惯产生的影响,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

扎根农村小学教育八年来,笔者见证了农村网络信息技术从零到起步到逐渐走向普及的变化,清楚网络信息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并对此作了以下粗浅研究。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的五、六年级100名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现状解析

1学生上网现状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你接触网络有多久?

(2)你为什么去上网?

(3)你通常在什么地方上网?

(4)你上网首先打开哪些网页?

(5)你都利用网络做些什么?

(6)一次一般上网多长时间?

(7)父母对你上网的态度如何?

(8)网络对你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学生有上网经历;20%的学生接触网络已有两年以上历史;上网的这些学生当中80%在网吧上网,最喜欢的是QQ聊天和网络游戏;只有一个学生表明自己利用网络查资料学习课外知识;其余学生都表示在网络上喜欢和网友聊天以及玩各种游戏;90%的父母反对子女上网,但并没有极力阻止;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利大于弊。

而对于为什么去上网这个问题,参与调查的40名学生中有26名学生的答案都是“喜欢上网”,说不清楚具体原因,而13名学生则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还有一名学生则是盲目跟别人去的。这些学生一般一次上网时间在半个小时至两个小时之间,周末会长一点。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没钱和担心被父母发现,所以一次只上十来分钟,更有甚者在别的同学上的时候插上一手过过瘾。

2学校网络信息教学现状

笔者所在的农村只有一所小学,而且小学教学设备简陋,全校只有一台电脑,仅供教师使用,并且学校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在校学生无法接触任何网络信息和与之相关的知识,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知识一片空白,这使学生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学生在校外上网基本上都是自学或向别人所学,所以虽然很多学生上网打游戏技术纯熟,但是却不能很熟练地正确使用电脑。这也是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网的一个原因。

(二)网络对学生行为习惯影响分析

1网络信息对小学生行为的积极影响

(1)拓展学生的视野

农村小学生的世界就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这导致了农村小学生的视野狭窄,知识面狭小。而网络就像是一个魔术师,变换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来,使学生见识了一个个现实生活中所无法接触的领域,拓宽了视野。

(2)健康网页的促进作用

农村小学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环境简陋,小学生们对于学校里老师那些枯燥的说教缺乏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反感。而网络信息里提供的少儿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老师。学校里所教的和网络提供的相同的内容,后者学生更容易接受。

(3)增强了自信

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少有机会获得成功,而无论在网络游戏还是在网络学习探索中,学生们获得成功的机会都更大,学生们能充分体验这种成功的喜悦。正是一些在学习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从网络中发现自己胜过他人的一面,从而走出自卑的阴影,提高了自信心。

2网络信息对小学生行为的消极影响

(1)黄毒信息的侵害

现在的网络上黄毒泛滥,小学生的利弊识别能力薄弱,根本无法抵制这些黄毒网页的侵蚀。他们对任何网络信息都充满好奇,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被老师和家长严令禁止接触的黄毒网页肆意进入他们的视野。这些对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极其不利,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暴力信息的侵蚀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充满打斗场面的网络游戏是男学生的最爱。这些游戏中暴力场面多,声光画动感刺激,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对这些游戏中接触到的暴力场面和动作熟记于心,并乐于模仿。

(3)世界观人生观的误导

因世界观的不同,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集团组织仇视中国,常会利用网络对中国进行歪曲和攻击。小学生善恶识别能力差,对这些言论和行为只能被动接受。这对我们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都会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和伤害。

研讨解决,明理导行

1谈心导行。和学生谈心时,不可急躁,要有耐心。在谈心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讲清网络的利弊,告诉学生如何识别网络世界的善恶,对待网络信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学校可以适当地开设网络信息课,对学生灌输一些基础的网络知识,对如何正确使用电脑设备和如何正确识别好坏网络信息进行教育。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选择性地吸收网络信息,让网络信息为其所用。

3投其所好。学生对网络信息乐于接受,班主任可用网络上的正面的人物言行来引导学生,对学生提出短期目标和阶段性行规训练目标,定期反馈,并及时导行。

总之,在农村网络起步时代,我们应把握时机,因势利导,让小学生走出深情的“迷网”,合理地运用网络信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设一个和谐的新农村网络信息教育平台。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行为习惯小学生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利用网络社交平台 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帮助学生走出习作低谷的有效策略探析
我是小学生
他已作了“交代”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