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的正确运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一得

2009-09-10李兴宝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语文

李兴宝

随着农村远程教育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水平日益提高。教师不能再只靠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学,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共同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通道和载体,作用特别重要,最佳的媒体选择可使教学质量达到最优、教学效果达到最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音像设备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和手段。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标志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结合的结果,也是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教学系统走进课堂,对于实现教学的现代化、顺利实施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高品味的语文情景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为演示型多媒体设备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两种形式。演示型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利用多媒体设备,主要提供教师教学演示,教师课按需要通过视频、音频切换,使一切视频信息均在大屏幕上投影显示,适当伴以解说和音乐声。既能在学生面前立体展现教学内容的背景,又能创设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也可播放普通话教学光盘,在图文光影像声色齐全的语文情景环境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在感官的审美享受过程中增长语文知识、激发强烈的语文学习的兴趣。汉语词汇掌握多了,字读准了,自然能拾回语文学习的信心。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及多媒体演示型教学系统与传统教学相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我可以把自己屏幕上的演示文稿或声像传到学生屏幕上,也可监察学生的屏幕,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还可以把自己屏幕上一名学生的屏幕画面传给全体学生进行示范。学生的语文学习情趣异然高涨,不再是以前的被动学习,而是自主的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学生减负

减负,谈何容易,要想减负,必须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制约,浪费不少时间才能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文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而今,我们用现代化技术制作的光盘,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学生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以及虚拟现实的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因其图文声象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信息的传递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营造了一种充满情趣的教学气氛,作为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理想的学习环境,能观其形、听其音,又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妙趣横生、思维活跃,语文学习激情高涨,易于接受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训练。运用现代技术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地进行教与学活动,节省课外做题量,才真正做到课外减负。

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技能

目前我们已进入知识(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信息)爆炸,其特点就是接受和传播手段的信息化及知识更新的加速化。况且,电脑应用技术日益广泛和重要,农村学生随时都想学练电脑,渴望掌握一门实用电脑应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因特网是知识的汪洋大海,在网上搜寻查阅知识十分方便有效,每个上网的学生都可以方便的进入这一超级图书馆,并可获得各方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更多的教育信息资源为我所用,为我们自己的学习服务,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学习思维空间。

那么教师应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于现代教学中呢?我认为应把握好四个“度”。

1多与少

教师借助多媒体的传送,丰富了许多教学信息,并且将知识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声像相结合的活动“语言”,直观性强,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但一节课的信息量不宜太多,太多学生会顾此失彼。不宜过多倡导主题多元化,会让学生奠衷一是,也不宜设计太多的题,使学生失之朗诵生成记忆的训练,失之书写默记积累的机会,太多的提问,只能让学生开口便说,离“经”叛道者有之,肤浅之言有之,大多疲于奔“题”,图个热闹,哪管对与不对。教师按鼠标少些,省得学生看的眼花缭乱,摸头不着边,教师自问自答少些,感悟式的表达要多些,方能使语文教学“固本扶正”,决不能借助多媒体在课堂让学生放纵式无目的地浏览。把握好多与少的度,才能使语文教学如鱼得水。

2传统与现代

一堂成功的多媒体课,应是学生学得轻松快活,教师也轻松愉快,并且成功完成三维目标的训练。传统的一些肢解文章解剖式的阅读教学已经落伍,现代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从写作,阅读答题,基础题的解答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书写水平表达水平亟待提高,抓住问题关键的能力不足,把握重点的能力不够,更不容易突破难点,连常用字也错不少,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语文界曾经流行的“听说读写”训练,少儿时期最好的机械识记汉字的机会若一旦全被“热闹”取代,识字量不足以后的教学将会事倍功半。目前,不少学生字写得很难认,回答的工夫还不错,但语文考试至少目前几年内还是恭手亲写而并非上机操作。若是教师为了省时省手写板书,全部由多媒体显示,那学生又怎么仿写,又如何这么快就抄得下来,哪里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机会呢?有的老师喜欢赶时髦,课件设计看似精彩,却是个空架子,没血没肉没感情,教师忙于表演,而忽视了了解思维的过程,不顾学生天南海北,胡扯一通,更不注意表达的训练。因此,一定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会相得益彰。

3动与静

正确把握教与学过程中的动与静,方显得自然从容,得心应手,才不至于有人为的矫揉造作,东拼西凑和牵强附会之感。现代的教学手段随着新课标的颁布,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进入了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下来,往往热热闹闹,一会儿听听音乐,一会儿看看历史传真相片,电影,演戏,并且唱歌画画也可以全部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学生掌声不断,笑声不断,一大套练下来,下课铃响起,师生哗然大欢喜,整堂课让学生处于动的状态,无暇静下心来写几个标准的汉字,有感情地念几段文章的工夫没了,板书设计上的点拨内容要点学生无法摘录,很是遗憾。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容易使身体疲倦,怎能有空暇静思默记呢?因此,要把握动与静的度,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

4主体与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的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满堂点鼠标,学生只能被动地视听,依然体现不了学生学习主体的特点,更谈不上合作、交流与探究。教师要设计交互性强的课件,要能让学生深入各个环节,尽量变被动为主动,尽量做到看、说、做结合,手脑并用,避免教师满堂操作、提问,学生忙着说不停,忽视学习主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当学生面对异彩纷呈的信息时,不能加深记忆。不少作家的复杂思想、意识流程、感情走向我们都只可意会,难以言说,更难复制并克隆昭示出来,必须通过文字的表达,用心去读,去体会。回顾过程中,最需要学习主体去贴近文章人物,思索感悟作者及人物思想动态。通过以宁静的心境去默读,去除浮躁的大众的浮躁的心理,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四个“度”,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这就是本人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语文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