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2009-09-10盛万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动画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

盛万增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现在农村中学也逐渐配备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平台等教学资源。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还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具有信息量大,传递方便等特点,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设计应用多媒体才能达到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易学易懂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生物课中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作了粗浅的尝试。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多媒体

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方面等知识的学科。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学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选用的原则自然也必须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因此,在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决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做到多媒体展示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如在介绍生物的种类、生物的多样性、植物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时,采用图片展示、视频素材播放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在一些演示实验中,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心脏的结构等实验中,笔者采用实物投影仪工具,通过实物标本的如实放大,会让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更有真实感,而且有兴趣。若是在种子的萌发、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方面的知识的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动画课件来突破重难点,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在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节中,利用动画形象地模拟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课件,对人体血液的循环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易教易学易懂的良好效果。

根据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适时、适当,适度选择多媒体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因而具有声、光、电综合听觉视觉刺激的多媒体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心理学也表明,初中生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也容易使身心疲倦,过多地使用电脑,也容易使学生的听觉和视力下降。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必须做到“适时、适当、适度”。此外,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上的使用,还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媒体界面要柔和自然,切忌过于花俏、鲜艳、杂乱;二是放映时间一定要适时适度,让学生有休息的时间,切忌整堂课都频繁滥用,否则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一样会给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

根据生物实验课的性质正确选择多媒体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具体分为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学生课外家庭实验。通过实验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凡是可以用实物实验展示的实验现象或实验过程,一般都不适宜选用多媒体来替代。即使要使用,也应该结合实验本身的特点少用,只有在一些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如光合作用的过程,病毒的感染过程等)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实验,还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过程来实现,以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课堂类型正确选择多媒体

讲授新课时媒体的使用要注意做到“精而少”,应用多媒体教学能通过计算机将生物的声音和图像综合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教师导入新课很有帮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复习课,则可选择用教师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来扩大容量,浓缩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的科学认知体系,强化重点和难点。实验课中多媒体的使用则应侧重于通过播放实验过程的内容,详细展示实验的操作要领,或对无法在实验室里做的实验的补充。如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模拟实验,则有利于对生物学的结构原理知识的分析和归纳,教学效果会非常明显。

综上所述,正确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且还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必须做到“适时、适当、适度”,真正做到恰到好处,锦上添花。多媒体的正确应用,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生物教师只有通过对多媒体课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充分发挥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动画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动画迷,变身
动画总动员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