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信息技术 激活创新思维

2009-09-10谢作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活化动画信息技术

谢作平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通过实践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作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心得。

整合信息技术有利于协作交流和个性化学学习——为活化创新思维提供开放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所以教育要针对个性,因材施教。由于班级授课制的约束,一个班级中50多位同学在教师一堂面向全体的主导授课中,不可能人人有机会、有时间真正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及时向老师提问,或和同学直接探讨。而有了信息技术后,就大不相同了,同学们听课时如有疑问,则马上可在BBs或聊天室内完成疑难问题上传,全班同学包括老师都能及时看到,并很快作出回答,完全可以做到“一师对一生”模式,实现教学的个性化。

另外,在以往的授课模式中,对于课堂上老师提出的某些问题一般只能让几位同学举手表述,无法惠及全班,借助网络就可以让每一个同学的回答都发表出来,并能得到最及时的交流。如,叫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到透镜的例子,除了有眼镜、显微镜、放大镜之外,还有水滴、酒瓶等几十种生活种的例子,五花八门。如果没有借助网络,哪怕学生想到的例子再多,也无法有足够时间让他们表述出来,展示给全体同学知道。利用互联网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没有空间、时间限制的协作交流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开放空间。

整合信息技术有利于自主探究和实践真知——为活化创新思维提供检验平台

美国的一个图书馆上挂着三句话“我们听见了,就忘记了;我们看见了,就记住了;我们做过了,就理解了”,这说明自主参与有助于增强理解和记忆。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老师精力所限,上课时间所限,老师不可能将所有知识点的相关发散材料都一一告诉给学生,更无法一一将它们全部演示出来。但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搜索功能和资源优势,教师可以将大量的能开启思维、容易进行实践真知的生活中的好材料展现给学生。学生们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如果信息技术能与学科进行良好的整合,它一定会为活化创新思维提供很好的检验舞台。

整合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认知和启发思维——激活创新思维提供构建基础

《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及运动规律的学科。由于初中教学条件的诸多限制,学生难以直观认知微观粒子,宏观天体等,部分危险实验也无法在实验室或课堂上直接完成演示,而借助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师便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营造出全新的学科教学氛围,用声音、图象、动画乃至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有利于多角度让学生认知对象、启发思维,这样既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认知特征,又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在《科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优化认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微观粒子扩大直观化

讲授金属导体借助自由电子导电过程时(见图1),当开关闭合时,正电荷不动,负电荷(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电解质溶液导电(见图2)则是正、负电荷向着相反的方向各自运动形成电流,形象而有强烈对比。

2宏观天体微缩可视化

讲授地球绕太阳运动,导致阳光直射点的移动,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年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改变时,做成(如图3)动画,当阳光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当往北移动时,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逐渐进入夏季,直到阳光直射点刚好射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正好是夏至日,之后直射点南移。动画清晰而逼真。

3远古材料模拟再现化

讲授生命起源,原始地球时,无法感受当时场景,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出来。

整合信息技术有利于共享资源和拓宽视野一激活创新思维提供信息源泉

互联网的显著特点是知识的海量化和形势的多样化。利用它,可以随时随地查找任何材料,另外,利用信息技术,不仅与时代绝对同步,还可以博取众家之长,欣赏到各种观点之间碰撞的智慧火花。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学生视野,解除了学生思维容易受教材、教师束缚的惯性,为活化创新思维提供了信息源泉。

如,在讲授“化石”内容时,教材由于篇幅限制,往往只放几张经典的图片,文字介绍也很精练,学生们的认知感受不强。而在“化石”的相关网站上不仅详细展示了很多化石种类、名称、图片、挖掘地,而且还将化石的发现形成过程、历史背景、现实意义、当地文化等全部一一列出。为了让人更容易理解,有些科普网站还将上述材料做成了动画、声音格式,既让人感到真实,又让人大大拓宽视野,再配上化石挖掘的现场录相、图片和专家评论,真是仿佛让学生直接进入考古现场和生物博物馆。另外,上网还可以欣赏到全国各地名师网上上课风采,浏览到全国各地优秀科著实验展示,了解网上对学科某些疑难问题的解答,领略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等等。

总之,信息技术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教学的必需手段。它不仅能成为教师的演示工具,而且也能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为活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具体、切实的帮助。

猜你喜欢

活化动画信息技术
大别山精神在红色小镇打造中的传承与“活化”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
动画迷,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