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2009-09-10代小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电教音乐教育

代小飞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是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主要通过表演使接受者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忽视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形象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这给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质量。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形成怎样的趋向意境?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是最佳的选择。

理论与实践基础

1近年来,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教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被广泛使用,普及电化教育是必然趋势。

2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他们直接感知到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能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形成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

3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特点,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把视、听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发掘其内在的潜力,能充分发挥学生们感官的作用。

4运用多种电教媒体进行的电化教育又称视听教育,是利用高科技的现代视听工具作用于人的感官,特别是视觉和听觉器官,以增强表现对象的形象性、直观性,使活动主体在兴致勃勃的情况下主动接受它们所传播的信息,这些形象易于转变为容易接受的理性认识层面。

5现代教师大部分具备操作电教媒体的能力,并能自己制作一些教学课件,如投影片、录像、动画等,这为普及电化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将幻灯、投影,录象以及音响等电教媒体相结合,运用到歌唱,音乐欣赏及节奏活动中

1利用投影将歌词内容直观化。低年级学生识字少,直接读记歌词有很大的困难。如歌词: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将太阳、花儿、小鸟、小朋友、学校组合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前一节课都记不住的歌词,现在用半节课就能记下来了。

2利用可视图片将音乐内容直观化。学生以前听音乐,就是听个热闹,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一点也不理解。如果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图片,二者结合,就易于学生理解。

3利用录象、vcD将音乐游戏、舞蹈直观化。

4化解音乐教育的难点,利用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歌血特点及情感。

5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加强欣赏,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风格,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6进一步挖掘电教媒体的内在潜力,促进其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优化作用。创造是现代教育的主题,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学目标上就有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因此,利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7音乐能深化德育和美育。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8音乐教育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各种途径获得音乐知识。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都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使用这些媒体来学习。因为这些媒体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家庭中,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那将是又一片广阔的天空。

当前音乐教育中使用电教媒体存在的问题

1存在电教设施浪费的问题。有的学校,虽然电教设备齐全,但得不到恰当的应用,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设备只能在角落里存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部分教师的素质急需提高。一些老教师还滞留在80年代的教学水平上,对现代教育的认识不够,他们对电教媒体的使用情况是表面上的敷衍,没有落到实处。

3电教媒体的使用存在硬件和软件不配套的问题。很多教师都反映,缺少电教资料,自己动手制作的数量太少,也太费功夫与材料,希望教育部门能尽早尽多地提供教育用的软件。

猜你喜欢

电教音乐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音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不算看
音乐
秋夜的音乐